【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储能车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储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储能车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储能车是一种替代柴油发电机和汽油发电机的新型特种车辆,它能搭载较多的能源并且能够在使用的时候保持较为安静的状态,适应的场合更多,也更加的灵活耐用,多用于一些不断电抢修作业和医院银行等无法断电的场所。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新型储能车及其控制方法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比如:现有技术在运输时利用空调保持电池簇处于8℃的范围,当电池簇处于工作状态时,其表面会散发较多的热量,此时通过空调对其进行降温会导致其处于冷热交替的状态,冷气会抑制其散热的状态使热量只能留在电池的内部,不仅影响电池的安全性能,还会影响内部电子的活跃状态,使供电量受到影响,而通过散热风扇仅仅只能将表面部分的热量导出,大部分热量仍存在于内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储能车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运输时利用空调保持电池簇处于8℃的范围,当电池簇处于工作状态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储能车及其控制方法,其结构包括车身(1),还包括锁紧在车身(1)上的车厢(2),所述车厢(2)包括逆变器(20),还包括与逆变器(20)电连接在一起的智能监控区(21),所述智能监控区(21)包括PCS机、BMS系统、配电柜、本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控区(21)实时监控的能源储存单元(22)连接于车厢(2)内部靠近车后箱的位置,所述能源储存单元(22)包括电池簇,还包括活动贴合在电池簇极板处的导散结构(222),所述导散结构(222)可选择在电池簇的正极板或负极板或两侧极板都安装,电池簇的底部还连接有回流结构(223),所述回流结构(223)与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储能车及其控制方法,其结构包括车身(1),还包括锁紧在车身(1)上的车厢(2),所述车厢(2)包括逆变器(20),还包括与逆变器(20)电连接在一起的智能监控区(21),所述智能监控区(21)包括PCS机、BMS系统、配电柜、本地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控区(21)实时监控的能源储存单元(22)连接于车厢(2)内部靠近车后箱的位置,所述能源储存单元(22)包括电池簇,还包括活动贴合在电池簇极板处的导散结构(222),所述导散结构(222)可选择在电池簇的正极板或负极板或两侧极板都安装,电池簇的底部还连接有回流结构(223),所述回流结构(223)与导散结构(222)为电性连接关系。
2.如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结构(223)与外排风道(220)互相贯通,所述外排风道(220)与回流结构(223)的数量一一对应并且均固定在铝合板(221)内,所述铝合板(221)唯一的出口与车厢(2)的排气扇互相贯通。
3.如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风道(220)靠近电池簇的一侧连接有电流集合板(93),所述电流集合板(93)还包括与回流结构(223)供电端连接的导电头(94),所述电流集合板(93)靠近内侧的一端连接有若干个输出导热体(92),所述输出导热体(92)与接触导热体(90)的中间连接有热电模块(91),所述热电模块(91)引出的导线与电流集合板(93)电连接在一起。
4.如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导热体(90)与热电模块(91)、输出导热体(92)形成一个导通的闭合回路。
5.如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导热体(90)与电池簇贴合的接触面开设有一个凹槽,与电池表面的凸起贴合在一起,其两端还设有吸盘并且呈碗状,能使接触导热体(90)紧紧的吸附在电池上。
6.如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储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导热体(90)的覆盖范围为5*5,其纵格间的距离大于横格间的距离,中间3*3的区域采用的导热材料为铜,外侧16个接触导热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航,张旻澍,李晓丹,路密,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醒狮福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