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754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包括:储能电站外壳;设置于储能电站外壳内的储能电池模组,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按照三维矩阵布设的多个储能电池;布设于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每一储能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每一储能电池在单位时间内的充放电电流;热管理控制模块,其中,热管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构建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且电池管理系统进一步根据温度梯度模型控制热管理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温度梯度趋于一致。从而温度梯度趋于一致。从而温度梯度趋于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短缺问题的突出,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点问题。新型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能等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相对于传统能源,新型能源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优点,因此,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势必会在电动汽车、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家庭储能系统、无电地区供电工程以及未来能源安全方面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0003]随着新型能源的大量应用,储能电站应运而生。储能电站中电池的热管理是关系整个储能电站安全性的重要环节。目前的,储能电站的热管理主要通过简单的外部降温为主,未考虑电池本身的影响,从而影响整体的控温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包括:
[0007]储能电站外壳;
[0008]设置于所述储能电站外壳内的储能电池模组,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按照三维矩阵布设的多个储能电池,其中,所述储能电池顺序命名为A
111
...A
xyz
号储能电池;
[0009]布设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
[0010]电池管理系统,分别与每一储能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每一储能电池在单位时间内的充放电电流;<br/>[0011]热管理控制模块,分别与每一温度传感器、每一储能电池电连接连接;其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用于获取每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构建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进一步根据所述温度梯度模型控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所述温度梯度趋于一致。
[0012]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8个角上以及中心位置。
[0013]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进一步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12条边线上,且等间距布设。
[0014]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进一步通过温度梯度模型获取每一储能电池的实际温度T
xyz
,并根据每一储能电池的温度对应调整其充放电电流,使每一储能电池的实际温度T
xyz
趋于一致,从而使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满足:20℃≤T
111
≌T
121
...≌T
xyz
≤40℃,且ΔT≦3℃,其中,ΔT为所述储能电池模组整体的温度差。
[001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储能电站外壳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四周的制冷单元,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超过设定值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控制对应位置的制冷单元进行制冷。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构建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并进一步根据所述温度梯度模型控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中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所述温度梯度趋于一致。该系统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而且,通过控制内部每一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电流,从而可以从内部准确的控制整体的控温效果,提高整体的控温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参照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包括:
[0023]储能电站外壳10,所述进一步包括设置于四周的制冷单元图中未画出。所述储能电站外壳10一般为规则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当然,所述储能电站外壳10可以为不规则的几何立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能电站外壳10为长方体。
[0024]设置于所述储能电站外壳10内的储能电池模组,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按照三维矩阵布设的多个储能电池12,其中,所述储能电池12顺序命名为A
111
...A
xyz
号储能电池。所述储能电池12可以通过电池支架进行三维矩阵布设。所述储能电池12分别与外部充放电电路连接,从而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0025]布设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8个角上以及中心位置处。进一步的,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温度分布情况,所述温度传感器11进一步设置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12条边线上,且等间距布设。更进一步的,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可以划分为多个长方体的立体区域,且所述温度传感器11进一步设置于该长方体的立体区域的每一条边线上,且等间距设置。可以理解,所述温度传感器11布设的数量越多,构建的温度分布情况更为准确,但是,成本也较高。优选的,以48V、100Ah的储能锂电池12为例,其体积一般达到440mm*410mm*88mm,因此,可以按照2~3*2~3*10~12的数量布设温度传感器11,即长、宽、高分别为1米的立方体区域为单元布设温度传感器11。这样,每一单元布设温度传感器的数量约为8个,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每个储能电池12都要布设温度传感器,可以大大节约成本。此外,每一温度传感器可以以最近单体储能电池12的位置进行编号,例如,当温度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电站外壳(10);设置于所述储能电站外壳(10)内的储能电池模组,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包括按照三维矩阵布设的多个储能电池(12),其中,所述储能电池(12)顺序命名为A
111
...A
xyz
号储能电池;布设于所述储能电池模组四周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1);电池管理系统(14),分别与每一储能电池(12)电连接,用于控制每一储能电池(12)在单位时间内的充放电电流;热管理控制模块(13),分别与每一温度传感器(11)、每一储能电池(12)电连接连接;其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13)用于获取每一温度传感器(11)的温度,并构建所述储能电池模组的温度梯度模型,且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4)进一步根据所述温度梯度模型控制所述热管理控制模块(13)中对应的储能电池(12)的充放电电流,使温度低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12)的充放电电流大于温度高位置对应的储能电池(12)的充放电电流,从而所述温度梯度趋于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管理技术的新能源储充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旭航张旻澍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醒狮福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