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050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其中,包括输入模块、负荷预测模块、输出模块、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和数据收集模块,输入模块的输出端与负荷预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负荷预测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收集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的输入端连接,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的输出端负荷预测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预测系统的预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大数据平台,存储分类更加详细的所有用户用电数据;对新报装用户进行性质匹配,基于大数据分析求出负荷实用系数,进而计算出新报装用户的实用负荷,能够达到提高负荷预测精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电用户实用负荷预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及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在配网规划相关技术中,新报装用户实用负荷预测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其直接对配网规划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也就衍生了一系列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如中国专利CN108876019A公开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用电负荷预测方法及系统,以及CN106529747A公开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与系统等。这些预测方法大多都是基于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时间、天气、经济发展趋势等)的大数据来预测某个目标对象(小区、城市、省份等)整体的电力负荷,而并非是针对某一新报装用户的实用负荷进行预测。在现有的实际操作中,新报装用户实用负荷预测主要采用实用系数法,该方法首先按负荷性质将已有用电用户负荷粗略分为工业用电、商业用电、居民用电、农业用电和其他用电几类,对每一类负荷,选取几个典型用户,根据报装容量和年最大用电负荷求取相关实用系数。利用新报装用户报装容量乘以实用系数,即可得出新报装用户的实用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1)、负荷预测模块(2)、输出模块(3)、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和数据收集模块(5),所述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荷预测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预测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5)的输出端与所述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的输出端所述负荷预测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1)、负荷预测模块(2)、输出模块(3)、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和数据收集模块(5),所述输入模块(1)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荷预测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荷预测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模块(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5)的输出端与所述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的输出端所述负荷预测模块(2)的输入端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用户实用负荷预测系统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数据收集模块(5)收集某一固定区域现有用电用户的用户用电数据,并将其传输给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
S2.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根据接收到的现有用电用户的用户用电数据将现有用电用户进行分类;
S3.通过输入模块(1)输入该固定区域当前新报装用户的报装信息,输入模块(1)将当前新报装用户的报装信息传输给负荷预测模块(2);
S4.负荷预测模块(2)根据接收到的当前新报装用户的报装信息将当前新报装用户与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中现有用电用户的分类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成功的对应类别的用电用户在某一年的负荷实用系数计算出当前新报装用户在该年的实用负荷预测值;
S5.负荷预测模块(2)将计算出的当前新报装用户在该年的实用负荷预测值传输给输出模块(3)进行输出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现有用电用户的用户用电数据包括用户名称、用电性质、报装容量、用电时间以及第t年最大用电负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对现有用电用户进行分类的具体步骤如下:
S21.用户用电大数据平台(4)以每个现有用电用户的用户用电数据为基本数据,构成集合{用户名称,用电性质Xn(n=1,2,3.....,N),报装容量Qn(n=1,2,3.....,N),用电时间Tn(n=1,2,3.....,N),第t年最大用电负荷Pn(t)(n=1,2,3.....,N,t=1,2,3.....)},其中,N表示现有用电用户总数;
S22.根据现有用电用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炬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