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0509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其包括: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监控终端和云端,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与监控终端、云端、电力调度机构以及移动设备中的APP连接,其中: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具有四核Cortex‑A53处理器、串口、工业以太网接口、ZIgBee/LoRa模块接口以及物联网卡,新能源电站内部的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串口、工业以太网接口、ZIgBee/LoRa模块接口与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连接,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微气象实时数据,微气象实时数据包括辐照度、温湿度、气压、风速,微气象实时数据通过物联网卡发送至云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并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
技术介绍
为实现新能源(风电、光伏)电站的功率预测,实现电力调度发电计划有序安排及新能源发电消纳,所有新能源站都装有功率预测系统。目前国内外新能源站功率预测系统将数值天气预报、当地微气象数据、变电站并网点实时有功数据、历史数据等接入新能源站预测服务器,利用物理与统计方法预测新能源站的功率预测值;因计算资源限制、算法复杂,计算工作量大,计算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存在预测时间长、精度低等缺点,给电网调度功率计划安排及新能源消纳带来较大困难,随着新能源站不断增加,要求新能源站功率预测精度大幅度提高,预测时间大幅缩短,才有利于提高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实现节能减排;目前功率预测系统精度、预测时间尺度难以满足新能源发展和提高电网消纳能力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监控终端和云端,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与监控终端、云端、电力调度机构以及移动设备中的APP连接,其中:/n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具有四核Cortex-A53处理器、串口、工业以太网接口、ZIgBee/LoRa模块接口以及物联网卡,新能源电站内部的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串口、工业以太网接口、ZIgBee/LoRa模块接口与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连接,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微气象实时数据,微气象实时数据包括辐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边协同计算的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监控终端和云端,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与监控终端、云端、电力调度机构以及移动设备中的APP连接,其中:
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具有四核Cortex-A53处理器、串口、工业以太网接口、ZIgBee/LoRa模块接口以及物联网卡,新能源电站内部的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通过串口、工业以太网接口、ZIgBee/LoRa模块接口与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连接,辐照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用于采集微气象实时数据,微气象实时数据包括辐照度、温湿度、气压、风速,微气象实时数据通过物联网卡发送至云端,
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内部的软件平台采用基于linuxEdgeXFoundry开放边缘计算平台,
云端根据新能源电站所在位置的经度与纬度,获取对应的电站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同时云端接收基于边缘计算功率预测终端发送的微气象实时数据,云端根据电站数值天气预报数据以及微气象实时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支持向量机、偏物理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华王信昌张晓彦周明辉郝栋梁陈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德威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