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59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其包括:多个发电侧监控终端,分别数据连接到每个发电单元的电流电压逆变器及/或风机;一环网双光纤以太网,分别与每个发电侧监控终端连接,以组成环网结构;一环网交换机,连接到环网双光纤以太网;一发电侧数据系统,设置于新能源电站的升压站内并与所述环网交换机数据连接,发电侧数据系统还分别与现有AGC/AVC控制系统、一次调频系统、全景监控系统、功率预测系统及风机/光伏监控系统数据连接,用于数据收发及/或转发。于数据收发及/或转发。于数据收发及/或转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更具体地是一种实现新能源电站(风电、光伏发电站)发电侧数据集中、转发与接收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新能源电站发电侧升压箱式变电站通常装有箱变测控装置,用以实现对新能源电站发电侧电流电压逆变器及/或风机数据的采集,并根据电流电压计算出有功、无功等数据,再通过通信网络(如光纤环网)送向新能源升压站,实现功率预测数据采集及集中管理、AGC/AVC系统数据采集、对风机/光伏进行监控等,其对逆变器或风机数据的采集与控制是通过每个箱变测控装置实现的,参见图1A。而传统的一次调频系统,是通过新能源电站发电侧的每个通信管理单元分别与不同的逆变器或风机相连,组成一光纤环网实现对电网频率变化进行监控和管理,参见图1B。
[0003]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存在巨大挑战,为了能够对新能源电站实现快速及精益控制,在每个新能源电站发电侧又增加源控终端,在新能源站升压站增加安全稳控子站及紧急态子站,以实现新能源站全景监控,全景监控系统同每个源控终端也需要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如图1C所示。
[0004]然而,由于图1C的全景监控系统、图1B的一次调频系统与图1A的数据采集系统分别采用了单独的光纤环网组网的架构(至少三个光纤环网组网),导致新能源电站的建设成本较大,且源控终端(图1C)本身还能够集成部分箱变测控功能,导致三组系统之间还存在着部分功能重复,各系统自成一体,这不但增加基础建设投入成本,还使系统运维变得复杂,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因此,将现有三个环网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通过将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集中接收,并分别转发给新能源电站AGC/AVC系统、一次调频系统、功率预测系统、全景监控系统及风机/光伏监控系统,同时还可以集中接收并转发以上各子系统数据、指令等信息,从而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集中管理、控制与收发。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其包括:
[0007]多个发电侧监控终端,分别数据连接到每个发电单元的电流电压逆变器及/或风机;
[0008]一环网双光纤以太网,分别与每个发电侧监控终端连接,以组成环网结构;
[0009]一环网交换机,连接到所述环网双光纤以太网;以及
[0010]一发电侧数据系统,设置于新能源电站的升压站内并与所述环网交换机数据连接,所述发电侧数据系统还分别与现有AGC/AVC控制系统、一次调频系统、全景监控系统、功
率预测系统及风机/光伏监控系统数据连接,用于数据接收、发送及/或转发。
[0011]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发电侧数据系统硬件为通用双电源服务器。
[0012]本技术的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势:
[0013]1)将现有分开采集与管理的多个系统整合,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的统一采集;
[0014]2)通过发电侧数据系统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集中收发及转发,从而能够更好管理各项数据;
[0015]3)通过环网双光纤以太网统一组网,降低现有技术中各系统重复采集数据和分别组网建设的投入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A为现有技术通过箱变测控装置组成环网的数据采集系统架构;
[0018]图1B为现有技术中的一次调频系统环网架构;
[0019]图1C为现有技术中的全景监控系统环网架构;
[0020]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系统组网架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01

发电侧监控终端;102

环网双光纤以太网;103

环网交换机;104

发电侧数据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手段的逐步完善,站内配置的不同控制和管理系统(如图1A、图1B和图1C的系统),均需采集发电侧的相关数据,而目前各系统自成一体的现状导致电站业主因功能需求的增加不得不增加对应配置设备,进而带来经济和资源的巨大浪费。
[00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系统组网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用于将现有多个各自的分开组网的系统进行整合,其包括:
[0025]多个发电侧监控终端101,分别数据连接到每个发电单元的电流电压逆变器及/或风机,用于获取对应数据;本实施例的每个发电侧监控终端101为整合现有源控终端与箱变测控装置的一体装置,其保留了原有终端装置中采集电流、电压、有功、无功、逆变器脱网、并网、高穿、低穿、光伏逆变器及风机数据等模块,并通过统一的通讯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发电侧监控终端101可选用现有型号的监控终端,例如选用申请号为202120631370.0中的边缘计算终端或申请号为202020478566.6的电力智能终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
需求在现有监控终端中增加次同步振荡、超同步振荡、谐波电流监测、发电单元精益控制等功能模块以实现更多功能,本技术不对其型号及所整合的模块进行限定,各模块的数据采集功能为现有发电侧各单元或模块的功能,故不赘述;
[0026]一环网双光纤以太网102,分别与每个发电侧监控终端101连接,以组成环网结构;
[0027]一环网交换机103,连接到环网双光纤以太网102;
[0028]一发电侧数据系统104,设置于新能源电站的升压站内并与环网交换机103数据连接,用于接收每个发电侧监控终端101上传的数据,发电侧数据系统104还分别与现有AGC/AVC控制系统、一次调频系统、全景监控系统、功率预测系统及风机/光伏监控系统等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数据连接,用于数据收发及/或转发。
[0029]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发电侧数据系统104硬件可采用通用双电源服务器,操作系统可采用Linux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但不限制,接口可采用北京奥德威特电力公司自主研发接口以与前述发电侧监控终端101进行数据收发,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站发电侧数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发电侧监控终端,分别数据连接到每个发电单元的电流电压逆变器及/或风机;一环网双光纤以太网,分别与每个发电侧监控终端连接,以组成环网结构;一环网交换机,连接到所述环网双光纤以太网;以及一发电侧数据系统,设置于新能源电站的升压站内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太华王信昌赵志元李鹏涛郝栋梁陈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奥德威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