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3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现场测试系统和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现场测试系统包括现场测试装置和智能配变终端,现场测试装置和智能配变终端通信连接,智能配变终端设有若干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有测试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现场测试平台和现场测试环境的搭设实现自动测试,可在台区现场对智能配变终端进行包括功能、协议一致性等性能整机测试,满足智能配变终端多种现场测试模式需求,在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记录,并将测试记录上传至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测试系统对智能配变终端测试种类较少、测试完成后需要人工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电能质量治理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物联网智能配变终端作为配电物联网核心设备,具有数据采集、电能计量、数据处理、终端事件记录、配变监测、电能质量管理、台区拓扑识别、设备状态监控、低压故障快速研判及上报、台区分路分段线损分析、分布式能源管理、多元化负荷管理等几大核心功能。因此,需建立智能配变终端的性能评价测试平台,以此评判智能配变终端是否满足配电物联网就地化研判和处理能力,同时提供模拟配电物联网台区运行异常工况,有效的测试智能配变终端、分支箱监测单元、多功能负荷控制终端(智能配变终端)、户表箱监测单元相互配合与执行能力。针对智能配变终端的功能与性能,以及复杂异常工况处理能力的测试问题。目前的配电物联网智能配变终端测试平台,测试种类较少,主要是三相电压、电流等电参量等测试。同时,测试完成后需要人工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并且普遍存在使用操作繁琐不便的问题,不同设备需要临时编辑,不同测试方案难以共享,测试工作及报告不能方便的信化流转,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测试系统对智能配变终端测试种类较少、测试完成后需要人工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包括现场测试系统和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所述现场测试系统包括现场测试装置和智能配变终端,所述现场测试装置和智能配变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设有若干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有测试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通过现场测试平台和现场测试环境的搭设实现自动测试,可在台区现场对智能配变终端进行包括功能、协议一致性等性能整机测试和操作系统及容器内基础功能APP、高级业务APP的测试,满足智能配变终端多种现场测试模式需求,在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记录,并将测试记录上传至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测试系统对智能配变终端测试种类较少、测试完成后需要人工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实现共享。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输入端口包括交流模拟量输入端口和直流模拟量输入端口,所述交流模拟量输入端口连接有程控三相功率源,所述直流模拟量输入端口连接有直流信号源,所述输出端口包括控制输出端口,所述控制输出端口连接有控制执行指示器,所述输入端口还包括状态量输入端口和通信端口,所述状态量输入端口连接有状态量
模拟器,所述通信端口连接有模拟表,所述模拟表用于模拟输入通信信号。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主要由硬件测试装置和配电物联网智能终端高级数据分析功能的测试系统构成。现场测试系统的硬件支撑主要由便携式现场测试装置、三相标准表、程控三相功率源、直流标准表、直流信号源、状态量模拟器、控制执行指示器等组成。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包括应用层和系统层,所述应用层包括若干测试模块,所述系统层包括若干数据库和管理中心。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主要通过配合智能配变终端进行现场测试,依据相关测试规范和测试流程设计,实现硬件系统的控制与通信,进行虚拟和仿真系统的模拟,与功能测试相配合进行数据及结果的处理等。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还包括内核层和硬件层,所述硬件层包括核心板和基础外设,所述核心板集成有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读写存储器,所述核心板还集成有通讯接口。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测试模块实现对台区监测、低压集抄、模拟量采集、台区拓扑识别、通信协议一致性、低压故障进行快速测试及上报,所述数据库包括异常工况数据库和应用基础数据库,所述异常工况数据存储记录测试的异常数据,所述应用基础数据库存储系统日志和系统所依据的标准协议。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可针对台区监测、低压集抄、模拟量采集、台区拓扑识别、通信协议一致性、低压故障快速研判及上报、操作系统及软件等台区智能配变终端基本功能和业务功能进行系统级的检验和检验结果数据处理分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还包括安保系统,所述安保系统包括监控模块和身份验证模块,所述监控模块包括若干监控摄像头,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人脸识别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所述人脸识别单元和指纹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测试者的身份。测试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监控和身份验证,这既能防止外部的非法破坏,也能阻止来自内部的蓄意攻击,以保障测试装置的安全运行。
[0010]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完成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的应用层、系统层、内核层和硬件层的构建,完成现场测试系统的现场测试装置、智能配变终端和测试设备的物理连线;S2:确认被测试设备支持测试系统中的通信协议,在现场测试装置中配置通讯地址与测试参数,并为测试设备选好测试模式,启动测试任务;S3:、创建测试逻辑设备,建立测试设备与现场测试装置的通讯连接,并初始化现场测试装置,现场测试装置通过测试系统连接被测试设备,并获取被测试设备的数据;S4:现场测试装置通过通讯协议和通讯接口调用系统中相应的测试模式进行测试任务,完成测试后生成测试记录,并将测试记录上传至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断开被测试设备与现场测试装置的连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方法,适用于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通过台区智能融合终端技术、配电终端设备测试技术、电力信息采集技术、通信协议、智能电表信息交换安全技术等的融合,提出现场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案的设计,便携式配电物联网智能终端测试装置和测试系统的功能包括台区监测、低压集抄、模拟量采集、台区拓扑识别、通信协议一致性、低压故障快速研判及上报等,针对所设计的框架及功能进行现场功能测试,经过主要功能测试,实现便携式配电物联网智能终端测试系统的有效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测试模式包括电表数据采集测试、状态量采集测试、字符交流模拟量采集测试、直流模拟量采集测试、数据处理测试、电能质量数据统计测试、设置和查询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和对下接入设备功能测试。本专利技术包含多种测试模式,测试种类多样。
[0012]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现场测试平台和现场测试环境的搭设实现自动测试,可在台区现场对智能配变终端进行包括功能、协议一致性等性能整机测试和操作系统及容器内基础功能APP、高级业务APP的测试,满足智能配变终端多种现场测试模式需求,在测试完成后生成测试记录,并将测试记录上传至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测试系统对智能配变终端测试种类较少、测试完成后需要人工记录测试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测试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测试数据和测试方案可以通过测试系统实现共享。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现场测试系统和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所述现场测试系统包括现场测试装置和智能配变终端,所述现场测试装置和智能配变终端通信连接,所述智能配变终端设有若干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所述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连接有检测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输入端口包括交流模拟量输入端口和直流模拟量输入端口,所述交流模拟量输入端口连接有程控三相功率源,所述直流模拟量输入端口连接有直流信号源,所述输出端口包括控制输出端口,所述控制输出端口连接有控制执行指示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输入端口还包括状态量输入端口和通信端口,所述状态量输入端口连接有状态量模拟器,所述通信端口连接有模拟表,所述模拟表用于模拟输入通信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包括应用层和系统层,所述应用层包括若干测试模块,所述系统层包括若干数据库和管理中心。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级数据分析测试系统还包括内核层和硬件层,所述硬件层包括核心板和基础外设,所述核心板集成有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读写存储器,所述核心板还集成有通讯接口。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配变终端的测试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测试模块实现对台区监测、低压集抄、模拟量采集、台区拓扑识别、通信协议一致性、低压故障进行快速测试及上报,所述数据库包括异常工况数据库和应用基础数据库,所述异常工况数据存储记录测试的异常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利武沈红峰陈超吴韬张炜钱伟杰赵飞卫徐克胡雷剑吴佳黄悦华于正平王义夫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