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功角支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939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功角支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用于解决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在发生暂态故障时功角波动大且存在过补偿的技术问题。包括:当陆上交流电网侧的暂态故障为小扰动故障时,采用系统故障后数据、稳态功角、暂态功角变化值和暂态功角动态补偿系数计算第一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采用储能主导场景有功出力和第一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计算第一储能有功输出值;当暂态故障为大扰动故障时,采用系统故障后数据、稳态功角、剩余陆上VSC暂态功角变化值、储能有功补偿值上限计算第二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采用储能主导场景有功出力和第二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计算第二储能有功输出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功角支撑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1、现如今,沿海地区正逐步形成含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的受端电网。然而,新能源支撑能力和抗扰能力弱易导致受端电网发生暂态功角失稳风险,同时,多电力电子装置与受端电网间的动态交互影响使得高比例新能源(如海上风电)受端电网的暂态功角响应特性愈发复杂,电网受扰后功角稳定问题日益凸显。在瞬时大扰动情况下,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系统由于无法快速响应电网变化,很容易出现功角失稳问题。

2、图1为海上风电并网图。海上风电场通过海上升压站后经过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传输至陆上电网。其中,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将升压后的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在海上通过电缆传输。岸上有陆上换流站(陆上vsc),里面包含了大量电力电子装备,用于将传输直流电变成工频为50hz的交流电,随后接入电网。因此,送端指的是海上风电场侧,而受端则是交流大电网侧。

3、在系统扰动、故障等极端情况下,仅通过调控新能源(海上风电)出力无法有效支撑电网暂态稳定运行,不利于新能源的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功角支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包括陆上交流电网侧;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故障后数据包括故障后电网电压、故障后陆上VSC输出电压、故障后等效线路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储能主导场景有功出力和所述第一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计算第一储能有功输出值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暂态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并网系统暂态功角支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上风电并网系统包括陆上交流电网侧;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故障后数据包括故障后电网电压、故障后陆上vsc输出电压、故障后等效线路阻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储能主导场景有功出力和所述第一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计算第一储能有功输出值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能暂态功角动态补偿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所述储能主导场景有功出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超杨振南刘宇明王延纬李诗旸陈奎烨刘梓宁陈兴华朱思婷苗璐谢宇翔王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