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0162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包括:外壳;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在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皮碗;底座,底座的端部紧固在外壳的端部将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及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解耦膜,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上下移动,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调整解耦膜的初始紧绷与放松程度,实现顶杆对解耦膜刚度的直接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车辆的主要振动和噪声源之一,汽车动力总成悬置一般指动力总成与车身或副车架之间的弹性连接部件,其性能对车辆的NVH性能及乘坐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性能优秀的动力总成悬置能有效减少发动机传递到车身的振动,从而提升车辆的乘坐舒适性,而影响到悬置隔振性能的主要特性是悬置的动刚度和阻尼这两项动态特性。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希望液压悬置能在不同的工况下表现出不同的动态特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隔振降噪要求。现有的半主动悬置由于需在悬置内部设计额外的独立空气腔,造成悬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布置空间要求高,解耦膜刚度调节效果不明显等缺点。惯性通道调整型半主动悬置由于需要利用外部驱动机构对浸满液体的流道进行调节,密封困难,容易发生液体渗出,对制造精度要求较高。液体粘度调整型半主动悬置中灌注的电流变或磁流变液体成本高,且液体中的颗粒容易出现沉降,造成悬置性能损失,耐用性一般。此外,现有的半主动悬置一般采用电磁阀作为驱动机构,仅能实现两种状态的切换,对要求悬置在多个不同工况下获得多种动态特性的要求无法满足,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主动悬置由于结构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同时需要对作动机构进行持续能量输入,能耗大,成本高,适用面较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调整解耦膜的初始紧绷与放松程度,实现顶杆对解耦膜刚度的直接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包括:外壳;与外壳相连,且紧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的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上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橡胶主簧上;流道下板,流道下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流道上板上,流道下板围挡流道上板,且在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流道下板的中部设有开孔;皮碗,皮碗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流道下板上;底座,底座的端部紧固在外壳的端部将橡胶主簧、流道上板、流道下板及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紧固在底座上,顶杆穿过开孔,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解耦膜,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上下移动,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其中,流道上板和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室;解耦膜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与上液室相连通的上液腔。其中,流道上板上开设多个通液孔,将上液室和上液腔相连通。其中,流道上板和流道下板之间形成与上液室相连通的环形流道。其中,皮碗和流道下板之间形成与环形流道相连通的下液室,其中:液体经由环形流道在上液室和下液室之间流动。其中,流道下板上开设有述第三密封槽,皮碗的内圈卡持在第三密封槽中。其中,皮碗为环形橡胶结构,皮碗的外圈压紧密封在流道下板和橡胶主簧之间。其中,驱动机构为能够控制顶杆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的步进电机。其中,解耦膜的内圈硫化连接在顶杆的第二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可随顶杆上下移动,以调整改变解耦膜的绷紧和放松程度。其中,动力总成连接座和外壳通过橡胶主簧硫化连接为一体。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流道下板和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驱动机构紧固在底座上,顶杆穿过开孔,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中,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第二密封槽中,其中:驱动机构联同顶杆在多个位置保持固定,顶杆联动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的刚度,通过对解耦膜刚度的多状态切换可实现对液压悬置动态特性的多状态切换,满足车辆在多个不同工况下对悬置动态特性的不同要求。第二,将解耦膜直接连接在顶杆上,密封性好,通过单个驱动机构实现悬置的多状态切换,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易于布置,适应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包括:外壳1;与外壳1相连,且紧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T的橡胶主簧2;流道上板3,流道上板3的端部3a密封连接在橡胶主簧2上;流道下板4,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密封连接在流道上板3上,流道下板4围挡流道上板3,且在流道下板4和流道上板3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K1,流道下板4的中部设有开孔4b;皮碗5,皮碗5的端部5a密封连接在流道下板4上;底座6,底座6的端部6a紧固在外壳1的端部1a将橡胶主簧2的端部2a、流道上板3的端部3a、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及皮碗5的端部5a依次压紧密封。连接有一顶杆71的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紧固在底座6上,顶杆71穿过开孔4b,顶杆71上设有第二密封槽K2;以及解耦膜8,解耦膜8的外圈8a密封卡持在第一密封槽K1中,解耦膜8的内圈8b卡持在第二密封槽K2中,其中:驱动机构7联同顶杆71在多个位置保持固定,顶杆71联动解耦膜8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解耦膜8的刚度。具体实施时,动力总成连接座T和外壳1通过橡胶主簧2硫化连接为一体。外壳1为两端设有开口的环形筒状结构,橡胶主簧2呈柱状,其紧固连接在外壳1的内壁上,外壳1的端部1a和橡胶主簧2的端部2a密封相连。进一步的,流道上板3和流道下板4分别为异形板状,呈圆形。橡胶主簧2的端部2a、流道上板3的端部3a、流道下板4的端部4a依次密封相连。流道上板3上开设多个通液孔31。流道下板4围挡流道上板3,且在流道下板4和流道上板3之间形成用以固定解耦膜8的第一密封槽K1。流道下板4的中部设有用以供顶杆71穿过的开孔4b。此外,流道下板4的底部还开设有用以连接皮碗5的第三密封槽K3。皮碗5为环形橡胶结构,皮碗5的内圈5b卡持在第三密封槽K3中。皮碗5的外圈5a过盈压紧密封在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和橡胶主簧2的端部2a之间。此外,皮碗5的下表面与底座6之间具有下气室95,下气室95的作用是:为皮碗6提供膨胀变形空间。底座6为一端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底座6的端部6a为一翻边,该翻边端部紧固在外壳1的端部1a上将橡胶主簧2的端部2a、流道上板3的端部3a、流道下板4的端部4a及皮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与所述外壳相连,且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的橡胶主簧;/n流道上板,所述流道上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橡胶主簧上;/n流道下板,所述流道下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流道上板上,所述流道下板围挡所述流道上板,且在所述流道下板和所述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所述流道下板的中部设有开孔;/n皮碗,所述皮碗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流道下板上;/n底座,所述底座的端部紧固在所述外壳的端部将所述橡胶主簧、所述流道上板、所述流道下板及所述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n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紧固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开孔,所述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n解耦膜,所述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中,所述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所述第二密封槽中,其中:/n所述驱动机构联同所述顶杆上下移动,所述顶杆联动所述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所述解耦膜的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与所述外壳相连,且固连有一动力总成连接座的橡胶主簧;
流道上板,所述流道上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橡胶主簧上;
流道下板,所述流道下板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流道上板上,所述流道下板围挡所述流道上板,且在所述流道下板和所述流道上板之间形成第一密封槽,所述流道下板的中部设有开孔;
皮碗,所述皮碗的端部密封连接在所述流道下板上;
底座,所述底座的端部紧固在所述外壳的端部将所述橡胶主簧、所述流道上板、所述流道下板及所述皮碗的端部依次压紧密封;
连接有一顶杆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紧固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顶杆穿过所述开孔,所述顶杆上设有第二密封槽;以及
解耦膜,所述解耦膜的外圈密封卡持在所述第一密封槽中,所述解耦膜的内圈卡持在所述第二密封槽中,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联同所述顶杆上下移动,所述顶杆联动所述解耦膜在多个不同的紧绷状态间进行切换,以改变所述解耦膜的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板和所述橡胶主簧之间形成上液室;
所述解耦膜和所述流道上板之间形成与所述上液室相连通的上液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状态切换半主动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上板上开设多个通液孔,将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冼鸿威邓雄志刘泰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