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122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采用套筒分段的连接方式且在筒体的外周焊接纵向筋板和环向筋板可以有效的保证接收钢套筒筒体的刚度,同时将该接收钢套筒应用于位于路面下方及所属地层为软土地层的隧道中,能够有效提高盾构接收时的密封效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便于安装,降低了工作周期和施工难度,且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城市地铁工程盾构法区间隧道施工中,盾构机接收是整个工程中的关键工序,也是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环节,特别是在容易产生涌水涌沙的透水地层中更是风险控制的难点。目前盾构机的出洞密封方式主要是采用洞门橡胶帘布和洞门压板对洞口进行密封;也有采用冷冻法对地层进行加固,以起到一定的密封效果。采用洞门橡胶帘布和洞门压板对洞口进行密封,由于密封板的分块布置,板之间的间隙多,导致密封效果差,并且施工繁琐,安装工程量大;采用冷冻法对地层进行加固,密封效果较采用洞门橡胶帘布和洞门压板对洞口进行密封的方式好很多,但其能源浪费严重,而且施工周期长,费用开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其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应用于位于路面下方及所属地层为软土地层的隧道的接收钢套筒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接收钢套筒安装;接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应用于位于路面下方及所属地层为软土地层的隧道的接收钢套筒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接收钢套筒安装;接收钢套筒分为四段,其中前端为加长环、后端为整体环、中间段分为上下两半圆;所述每段接收钢套筒筒体的外周焊接纵向筋板和环向筋板,且所述每段接收钢套筒结合面上均焊接法兰;/nS2:接收钢套筒连接;所述接收钢套筒须焊接于开洞特殊管片预留的洞门处,并从接收钢套筒内部将接收钢套筒前端与特殊管片预留洞门焊接成整体;所述接收钢套筒的顶部预留一个直径较大的厚浆注入孔和一个双液浆注入孔,下部预留一个卸压孔,所述厚浆注入孔、双液浆注入孔和卸压孔上均安装对应尺寸球阀;/n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应用于位于路面下方及所属地层为软土地层的隧道的接收钢套筒施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接收钢套筒安装;接收钢套筒分为四段,其中前端为加长环、后端为整体环、中间段分为上下两半圆;所述每段接收钢套筒筒体的外周焊接纵向筋板和环向筋板,且所述每段接收钢套筒结合面上均焊接法兰;
S2:接收钢套筒连接;所述接收钢套筒须焊接于开洞特殊管片预留的洞门处,并从接收钢套筒内部将接收钢套筒前端与特殊管片预留洞门焊接成整体;所述接收钢套筒的顶部预留一个直径较大的厚浆注入孔和一个双液浆注入孔,下部预留一个卸压孔,所述厚浆注入孔、双液浆注入孔和卸压孔上均安装对应尺寸球阀;
S3:接收钢套筒加固;接收钢套筒连接到位后,且支撑体系加载完成后,对所述接收钢套筒的外圈进行加固;
S4:接收钢套筒填充;在接收钢套筒组装完成后,向接收钢套筒内注浆填料,采用挤压泵泵送至接收钢套筒内;接收钢套筒初步填仓之后,打开接收钢套筒上预留的厚浆注入孔和双液浆注入孔,顶部厚浆注入孔和双液浆注入孔分别接入注浆管,采用砂浆车的挤压泵进行加泥加压,注入前密切关注仓内压力,保持30分钟未出现渗漏,即完成接收钢套筒的密封试验完成,可开始后续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钢套筒的长度为5105mm,内径为346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收钢套筒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钢套筒采用材料为30mm厚的Q235钢板。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东巫志农曹丹刘帅刘军钟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隆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