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12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和换乘主通道,车站主体与换乘主通道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换乘小通道,换乘小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换乘主通道的宽度和高度。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S1:施工车站主体;S2:施工深孔注浆加固区,在深孔注浆加固区远离车站主体的一侧施作换乘主通道;S3:再次施工深孔注浆加固区,施作至少两个换乘小通道;S4:将换乘小通道与车站主体的侧墙连接口凿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保证与车站主体安全连接,同时缓解换乘通道与车站主体接口处拥堵的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PBA工法是将地下框架结构逆做法和暗挖法的有机结合,并发挥了两种工法的优势,该工法避免了对地面交通的干扰,减小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当两个PBA工法车站需修建换乘通道时,车站埋深较大,暗挖法换乘通道拱顶呈弧形,造成换乘通道高度过大,使得换乘通道与车站主体结构连接存在困难,且存在较大的施工风险。同时暗挖换乘通道接口单一,换乘通道口附近易产生客流拥堵现象,对车站换乘效率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与车站主体安全连接,同时缓解换乘通道与车站主体接口处拥堵的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包括车站主体和换乘主通道,车站主体与换乘主通道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换乘小通道,换乘小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换乘主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因为换乘小通道的宽度和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站主体(1)和换乘主通道(2),车站主体(1)与换乘主通道(2)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换乘小通道(3),换乘小通道(3)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换乘主通道(2)的宽度和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站主体(1)和换乘主通道(2),车站主体(1)与换乘主通道(2)之间连接有至少两个换乘小通道(3),换乘小通道(3)的宽度和高度分别小于换乘主通道(2)的宽度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换乘小通道(3)间隔连接于车站主体(1)的不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乘主通道(2)与换乘小通道(3)的连接处设置有深孔注浆加固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主体(1)靠近换乘小通道(3)的一侧设置有围护桩(5),围护桩(5)的顶部连接有冠梁(6);所述车站主体(1)上侧设置有用于方便施作围护桩(5)和冠梁(6)的临时导洞(7)。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主体(1)与换乘小通道(3)的连接处设置有环梁(8)。


6.一种PBA暗挖车站换乘通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施工车站主体(1),并在车站主体(1)上施工连接换乘小通道(3)的环梁(8);
S2:施工深孔注浆加固区(4),在深孔注浆加固区(4)远离车站主体(1)的一侧施作换乘主通道(2);
S3:待换乘主通道(2)施作完成后,再次施工深孔注浆加固区(4),分别施作至少两个用于连接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平曾理彬张健唐凯李果刘洋李冀伟刘春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