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地下立交隧道节点结构共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结构
,具体为一种城市地下立交隧道节点结构共建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日益严重。而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时,就产生了城市隧道这一形式,城市隧道是指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车辆通行的建筑物。城市隧道具有以下优点:隧道建于地面以下,可充分利用了地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隧道与地面形成立体交叉,交通互相干扰少,可快速通过,实现快速化;隧道内行车受环境气候影响小;隧道对城市景观破坏小,对周围环境噪音影响小,尤其是城市居民住宅区。鉴于以上优点,隧道是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环保和景观要求比较高的地区。近些年隧道在城市互通式立交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一个互通中可以有多个匝道采用隧道的型式,在多个匝道的平面布置上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交叉点,一般在地面上的匝道交叉点多采用桥梁立交跨越,在地下的交叉点可通过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地下立交隧道节点结构共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确定结构共建的可操作环境,需达到其必要性,结构共建的重点是下层隧道的顶板兼作上层隧道的底板;/nS2:需要保证纵断面设计中标高受限,在满足下层隧道建筑限界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下层隧道顶板标高可下降,兼作上层隧道底板;/nS3:顶板下降位置应设置暗梁,形成框架结构;/nS4:局部节点的受力可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nS5:设置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和调节系统,并利用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对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和调节系统串联,并与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连接,并配合数据通讯传输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地下立交隧道节点结构共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确定结构共建的可操作环境,需达到其必要性,结构共建的重点是下层隧道的顶板兼作上层隧道的底板;
S2:需要保证纵断面设计中标高受限,在满足下层隧道建筑限界和功能要求的基础上,下层隧道顶板标高可下降,兼作上层隧道底板;
S3:顶板下降位置应设置暗梁,形成框架结构;
S4:局部节点的受力可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确定;
S5:设置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和调节系统,并利用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处理技术对数据库系统、信息系统和调节系统串联,并与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构连接,并配合数据通讯传输技术进行外部连接;
S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立瀛,李磊磊,夏至,朱纯海,施霄飞,蒋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