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油藏降粘剂高效注入及降粘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工程
,涉及一种稠油油藏降粘剂高效注入及降粘方法。技术背景目前在全球常规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稠油开采技术前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世界上稠油油藏储量大,若能得到有效开采利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常规资源紧张的局面。近些年来随着对稠油资源的重视程度逐渐增长,稠油开发技术也日益成熟并且取得了较大突破,目前针对稠油油藏的开采方式大致分为两大类:稠油热采和稠油冷采。稠油热采的开采原理在于稠油黏度虽高,但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增加稠油的黏度也会下降,大大降低原油渗流阻力;而稠油的“冷采”是则是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其它不升温的方法,如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或者气体等技术方法达到降黏的目的。在现有的稠油冷采技术中,针对稠油油藏的开发方案大多为先注入降粘剂降低油藏稠油粘度,待油藏稠油降粘完成后再向地层注入N2、CO2或CH4等气体进行吞吐开采。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水溶性降粘剂注入同时还需要注入大量水与之形成降粘剂水溶液,如此一来增加了后续开采过程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油藏降粘剂高效注入及降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在直井底部的油藏内钻多个径向井,井筒使用套管固封,井筒底端使用水泥固封,径向井通过套管上的井眼与井筒底部连通;/n(2)前置气体段塞注入:首先向地层中注入8~1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油藏降粘剂高效注入及降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直井底部的油藏内钻多个径向井,井筒使用套管固封,井筒底端使用水泥固封,径向井通过套管上的井眼与井筒底部连通;
(2)前置气体段塞注入:首先向地层中注入8~12×104sm3气体,引导后续降粘剂注入;
(3)雾化降粘剂段塞注入:将油溶性降粘剂总量的一半和4~6×104sm3的气体混合注入至井底雾化器中,形成雾化降粘剂,雾化降粘剂通过径向井渗流通道注入至油藏深部;
(4)后置气体段塞注入:将8~12×104sm3气体通过油管注入井底,进一步将雾化降粘剂推至油藏深部,并引导后续降粘剂注入;
(5)雾化降粘剂段塞注入:通过井底雾化器向地层中注入剩余的油溶性降粘剂和4~6×104sm3气体;
(6)后置气体段塞注入:再次向地层段塞注入8~12×104sm3后置气体;
(7)焖井扩散:注入程序完成后,关闭井口进行焖井操作,焖井时长为10~15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岩,卢辰,胡智恒,吴明轩,李兆敏,李宾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