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0116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属于排水采气技术领域。包括外管,以及通过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同轴心,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内管的上部与外管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下方容纳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密封球封住所述内管的底部开口,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内管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喉管段下方的管壁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同心管在井下形成射流现象,来提高排液效率,可以根据井下液面深度调节工具下井深度,防止因液面而举升不动的情况;且井口流程简单,减少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排水采气
,涉及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排水采气技术中,以柱塞技术最为广泛,但柱塞技术对地面流程要求高,后期维护成本高,还存在着可能出现因为井底液面过高而举升不动的情况。泡排技术需要的人工成本较高,而且排液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期作业,后期投入较高。氮气气举对地面加压设备要求较高,注入压力太高,容易伤害地层,压力太低,可能会出现举升不动的情况,所以提供一种井口流程简单、排液效果明显的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及方法,以气井严重积液,最终导致减产或停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包括外管,以及通过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同轴心,所述支撑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外管之间;所述内管的上部与外管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下方容纳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通过密封球封住所述内管的底部开口,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内管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所述内管位于所述喉管段下方的管壁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多个所述射流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管上部管壁上。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内壁形成有螺纹段,所述支撑管通过所述螺纹段与所述内管相连接;所述支撑管通过丝扣与所述外管连接。所述支撑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呈环形,所述支撑管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件的环形槽。所述单向阀还包括挡板和缓冲弹簧,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内管内且远离于所述内管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缓冲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挡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球相连;所述密封球通过所述缓冲弹簧可收缩地设置在所述内管的底部开口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过流孔。所述内管外部、靠近所述单向阀的位置处套设有扶正器本专利技术还提出基于所述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的方法,包括以下操作:地面动力装备将气体增压后自所述同心管环空注入,然后经所述射流孔射入所述内管,形成高压介质流的同时使所述射流孔周围形成负压,所述单向阀的弹簧受气压推动收缩,所述内管下部积液经所述导流槽后被吸入所述内管中,所述积液与高压介质流混合并被带出,经喉管段加速后,积液被举升至地面外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包括同轴心的外管和内管,内管通过支撑管设置在所述外管内,所述内管下方容纳有用于防止井底积液回落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所述内管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内管的下部,所述内管的上部与外管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所述内管上部管壁位于所述喉管段的下方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本专利技术利用同心管在井下形成射流现象,来提高排液效率,可以根据井下液面深度调节工具下井深度,防止因液面而举升不动的情况;且井口流程简单,减少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管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单向阀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管、2-支撑管、21-螺纹段、22-环形槽、3-内管、31-喉管段、32-射流孔、4-单向阀、41-缓冲弹簧、42-密封球、5-扶正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参见图1,包括外管1,以及通过支撑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的内管3,所述外管1与内管3同轴心,所述支撑管2套设在所述内管3和所述外管1之间;所述内管3的上部与外管1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3下方容纳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通过密封球42封住所述内管3的底部开口,所述单向阀4与所述内管3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内管3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31,所述内管3位于所述喉管段31下方的管壁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32。本专利技术提供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包括同轴心的外管1和内管3,内管3通过支撑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所述内管3下方容纳有用于防止井底积液回落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与所述内管3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支撑管2位于所述内管3的下部,所述内管3的上部与外管1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31,所述内管3上部管壁位于所述喉管段31的下方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32。本专利技术利用同心管在井下形成射流现象,来提高排液效率,可以根据井下液面深度调节工具下井深度,防止因液面而举升不动的情况;且井口流程简单,减少了施工成本。为了均匀化输入的气体,提高携液能力,参照图2,多个所述射流孔32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管3上部管壁上。所述支撑管2的上部内壁形成有螺纹段21,所述支撑管2通过所述螺纹段21与所述内管3相连接;所述支撑管2通过丝扣与所述外管1连接。因为外输气体压力较大,故而所述支撑管2与外管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增强支撑管2与外管1之间的密封性。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呈环形,所述支撑管2的下部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密封件的环形槽22。另外,内管3和外管1之间的同心管环空下方的密封结构需进行35Mpa水压试验。以防止高压介质流进入井筒,造成井筒二次污染。具体的,所述单向阀4还包括挡板和缓冲弹簧41,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内管3内且远离于所述内管3的底部开口处,所述缓冲弹簧41一端连接在所述挡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密封球42相连;所述密封球42通过所述缓冲弹簧41可收缩地设置在所述内管3的底部开口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过流孔。为确保内管3与外管的同心,所述内管3外部、靠近所述单向阀4的位置处套设有扶正器5。现场使用的扶正器5多数为弹簧式、灯笼状构架。按结构又分为铆接式、铰接式;形式多样,使用更为可靠、安全。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的技术参数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以及通过支撑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的内管(3),所述外管(1)与内管(3)同轴心,所述支撑管(2)套设在所述内管(3)和所述外管(1)之间;所述内管(3)的上部与外管(1)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3)下方容纳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通过密封球(42)封住所述内管(3)的底部开口,所述单向阀(4)与所述内管(3)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内管(3)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31),所述内管(3)位于所述喉管段(31)下方的管壁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以及通过支撑管(2)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的内管(3),所述外管(1)与内管(3)同轴心,所述支撑管(2)套设在所述内管(3)和所述外管(1)之间;所述内管(3)的上部与外管(1)之间形成同心管环空,所述内管(3)下方容纳有单向阀(4),所述单向阀(4)通过密封球(42)封住所述内管(3)的底部开口,所述单向阀(4)与所述内管(3)内壁之间形成有导流槽;所述内管(3)上部管壁向内收缩形成有喉管段(31),所述内管(3)位于所述喉管段(31)下方的管壁开设有若干个射流孔(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射流孔(32)均匀分布在所述内管(3)上部管壁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的上部内壁形成有螺纹段(21),所述支撑管(2)通过所述螺纹段(21)与所述内管(3)相连接;所述支撑管(2)通过丝扣与所述外管(1)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同心管增压射流排液采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2)与外管(1)之间设置有密封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建春胡晓辉王立志黄海鸥王育锋郑建武王玉全石小雕雷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汇丰悦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