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678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涉及陆相页岩油的勘探技术领域,能够定量表征页岩原始含油性。本申请通过冷冻热解获取页岩原始含油性参数S1,同时结合常规测井分析获取常规测井系列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明确表征含油性的关键参数。建立依托关键参数的S1计算函数公式。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针对页岩原始含油性参数的计算,并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未开展冷冻热解的区域,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更加精准的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属于陆相页岩油勘探。


技术介绍

1、含油性是页岩油选区评价与甜点优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资源量的计算及目标层段的评价,所以获取准确的页岩含油量直接影响着页岩油勘探开发进程。目前岩石热解方法凭借其操作简易和分析快速的优势,逐渐成为表征页岩油含量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同时基于热解s1(游离烃)参数建立的地化指标,如含油饱和度指数(osi),是评价页岩可动油含量和识别页岩油可开发层段的主流方法,已在众多泥页岩层段推广和应用,促进了页岩油勘探评价研究。但s1轻烃损失是普遍存在的,与样品岩性、有机质含量、烃类组成、存放时间等因素相关,不同条件的岩石样品损失量差异显著。冷冻热解通过对现场取芯进行液氮冷冻封存,进而在尽量保存原始含油性的条件下开展岩石热解,获取的冷冻热解s1更加贴近真实状态。但冷冻热解必须选取新钻井的取芯样品进行测试,这限制了其形成规模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获取更多的页岩含油量数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首先选取新钻井开展岩心岩石冷冻热解,获取s1数据,其次通过常规测井手段获取常规测井系列数据体。进而开展s1与不同系列测井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筛选能够有效表征含油性的测井系列,并确定各测井系列与s1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建立s1与测井数据间的综合函数关系,通过多元回归求取参数值,获取最终计算s1的公式。依托该公式,可以在单井实现垂向上s1的连续评价。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4、第一步,在研究区内选取新钻井开展系统取样工作,钻井现场密闭取芯,防止轻烃损失;

5、第二步,对现场密闭取芯样品采用低温处理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将样品粉碎至200目的粉末样品,全过程保持密闭,持续冲注液氮,尽可能的减少轻烃损失;

6、第三步,对所有粉末样品开展岩石热解分析,获取样品含油量s1数据,单位为mg/g,将其记为y;

7、第四步,根据所有开展热解分析样品深度,提取相应深度测井数据,测井数据包括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深侧向电阻率rd、浅侧向电阻率rs、声波时差ac、中子cnl和密度den,将其分别记为x1,x2,x3…xi,i为测井系列数;

8、基于上述过程,将同一深度的样品含油量y及其对应测井数据组成成套关联数据(含油性数据主要为含油量y,测井数据主要为x1,x2,x3…xi),可以进行下一步,开展相关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耦合,选取页岩含油量主控因素;

9、第五步,基于统计软件,开展含油量与常规测井数据间的相关性分析,即利用数理统计软件依次计算含油量与不同测井数据间的线性相关关系,记录不同测井数据与含油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计为r1、r2、r3…ri,r为相关系数,i为测井系列数;

10、第六步,单因素分析,根据记录的s1与测井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r,筛选相关性明显的参数定为可表征页岩原始含油量的表征参数,一般相关系数在0.7以上说明关系非常紧密,故认定r2大于0.5的为相关性明显,表征参数记为z1,z2,z3…zj,j为筛选出的参数个数;

11、第七步,多因素耦合,通过数理统计软件建立含油量与表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具体为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或上述不同类型函数的组合,以下式统代:

12、y=f(z1,z2,z3…zj,a,b,c…m)

13、式中a,b,c…m为函数关系中待定常量;

14、第八步,根据获得的所有组的含油量与表征参数数据,具体为y1,z11,z21,z31…zj1;y2,z12,z22,z32…zj2;y3,z13,z23,z33…zj3;…yk,z1k,z2k,z3k…zjk;k为数据的组数,建立方程组:

15、y1=f(z11,z21,z31…zj1,a,b,c…m)

16、y2=f(z12,z22,z32…zj2,a,b,c…m)

17、y3=f(z13,z23,z33…zj3,a,b,c…m)

18、…

19、yk=f(z1k,z2k,z3k…zjk,a,b,c…m)

20、迭代回归,求取函数中待定常量a,b,c…m,基于已知方程组,使用麦夸特法开展迭代回归,设置收敛判断指标为10-10,设定最大迭代次数为1000次,通过回归迭代求取方程组中待定常量,获取如下函数关系式:

21、y=f(z1,z2,z3…zj)

22、第九步,依托第八步确定的函数关系式依次将同一深度的不同测井数据代入公式中,获取该深度计算含油量s1计算1,s1计算2,s1计算3…s1计算k,k为数据的组数;

23、第十步,利用数理统计软件开展计算两列数据,含油量s1计算与实测含油量s1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验证函数的可靠性,相关系数>0.9为可靠性的验证标准。

24、优选的,第二步中,将现场取出的样品放置于便携低温保存箱中,箱内温度控制低于-40℃。

25、优选的,第三步中,将低温处理后的样品放置于rock-eval 6型岩石热解仪进行测试。

26、优选的,第五步中,统计软件为excel、spss数理统计软件。

27、优选的,第八步中,设置收敛判断指标为10-10,最大迭代次数为1000次。

28、本申请系统分析了含油性与常规测井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优选了能够表征含油性的测井数据来计算含油性,针对热演化程度(ro)基本相近的对象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不受ro影响,可以在单井上实现含油性的连续表征,而不仅是基于少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本申请阐释了如何通过建立含油量s1与常规测井系列数据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实现未取心段及未取心井的含油性连续测试。

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30、本专利技术通过冷冻热解获取页岩原始含油性参数s1,同时结合常规测井分析获取常规测井系列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明确控制含油性的主控因素。建立依托主控因素的s1计算函数公式。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针对页岩原始含油性参数的计算,并可以进一步扩展到未开展冷冻热解的区域,为页岩油勘探开发提供更加精准的参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将现场取出的样品放置于便携低温保存箱中,箱内温度控制低于-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将低温处理后的样品放置于Rock-eval 6型岩石热解仪进行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测井数据包括自然伽马GR、自然电位SP、井径CAL、深侧向电阻率RD、浅侧向电阻率RS、声波时差AC、中子CNL和密度DEN,将其分别记为x1,x2,x3…xi,i为测井系列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五步中,统计软件为EXCEL、SPSS数理统计软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步中,设置收敛判断指标为10-10,最大迭代次数为1000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将现场取出的样品放置于便携低温保存箱中,箱内温度控制低于-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将低温处理后的样品放置于rock-eval 6型岩石热解仪进行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相页岩含油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冯子齐肖俊杰黎阳明王维李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