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气加密井未波及区的压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116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加密井未波及区的压裂方法,其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S1、利用酸液预处理储层;S2、使用泡沫滑溜水对酸液预处理后的储层进行造缝,产生裂缝;S3、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微细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S4、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小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S5、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中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S6、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大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S7、利用压裂液进行顶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大范围改造井间未波及区,提高页岩气加密井分段压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页岩气加密井未波及区的压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页岩气加密井未波及区的压裂方法。
技术介绍
页岩气水平井经过分段压裂投产后,随着产量及井口压力的降低,有时井口压力甚至接近地面集输站的输气压力,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可采储量的动用率,有必要钻加密水平井,并实施分段压裂改造。近几年,我国第一个进入商业化开发的国家级页岩气产能建设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大幅度增加了页岩气加密井的钻井和压裂数量。由于加密井的邻井压裂后经过了相对较长的生产时间,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亏空区域。换言之,与原始情况相比,加密井经过的区域,含气性大幅度降低,地层压力也大幅度降低,就相当于目前尚未完全突破的常压页岩气,甚至比常压页岩气的含气性及地层压力都低。因此,加密井压裂要想取得突破,难度更大。主要原因在于,一是邻井压后生产,已采出了大量的页岩气,导致地层压力的大面积亏空。地层压力的降低,导致地应力降低及有效渗透率的降低,需要更加复杂的缝网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第二,邻井第一次压裂裂缝的存在,诱导应力在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上增加的更多,即使第一次裂缝导流能力降低甚至消失,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页岩气加密井未波及区的压裂方法,其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nS1、利用酸液预处理储层;/nS2、使用泡沫滑溜水对酸液预处理后的储层进行造缝,产生裂缝;/nS3、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微细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nS4、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小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nS5、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中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nS6、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大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nS7、利用压裂液进行顶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页岩气加密井未波及区的压裂方法,其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S1、利用酸液预处理储层;
S2、使用泡沫滑溜水对酸液预处理后的储层进行造缝,产生裂缝;
S3、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微细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
S4、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小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
S5、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中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
S6、向所述裂缝中注入携带大粒径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
S7、利用压裂液进行顶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滑溜水为二氧化碳泡沫滑溜水,优选在所述泡沫滑溜水中,二氧化碳质量为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细支撑剂的粒径为140-210目,和/或,视密度为1.05-1.25g/cm3;
小粒径支撑剂的粒径为70-140目;和/或,
中粒径支撑剂的粒径为40-70目;和/或,
大粒径支撑剂的粒径为30-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压前储层参数评价,并根据获取的储层参数进行裂缝参数优化以及压裂施工参数优化,下分段压裂管柱;
优选地,所述储层参数包括孔隙压力、最小地应力和综合滤失参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使用ECLIPSE进行裂缝参数优化,和/或,使用MEYER进行压裂施工参数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泡沫滑溜水的用量为80-100m3,和/或,排量为12-16m3/min,优选地,泡沫滑溜水中二氧化碳的质量由30%逐渐增加至5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携带微细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的砂液比由3%以2-4%的增幅阶梯式的上升至18%;
优选地,携带微细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采用段塞式注入,优选为长段塞式注入,优选每个砂液比的携带微细支撑剂的泡沫滑溜水的注入量为30-40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廷学卫然卞晓冰王海涛苏瑗李双明肖博左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