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001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8
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配置合理成分和组分的原料;将纯铁和石墨占用80%质量份数的石墨以及上述配备原料中的硅、铬、钒和锰先后投入熔炉熔炼为钢水;将得到的钢水浇注成铸锭;先后对得到的铸锭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得到锻造体备用;将得到的锻造体进行拉丝和裁剪,得到弹簧钢丝;将得到的弹簧钢丝卷成弹簧状的抗拉折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方面通过精心选用原材料,合理配置这些元素的组分,从而为制造高强度的抗拉折部件把好了原材料选用这一道关;另一方面,在制备阶段,通过对熔、淬火和回火等工艺的改进,使得最终的抗拉折部件不仅具有强度高,而且韧性也较强,能够满足社区矫正腕带对抗拉折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社区矫正通常是采用带通信功能的定位终端,例如腕带与被矫正人员绑定来完成。对于带通信功能的腕带,只要腕带一直佩戴在被矫正人员身上,那么腕带的位置就是被矫正人员的位置。腕带的表带内置有两个抗拉折的部件,例如,钢丝绳等,该部件嵌入腕带的长、短边表带,与腕带置为一体,可以增强腕带的抗拉抗折的强度。关于这个抗拉折部件,现有的制造材料和方法与普通的钢丝绳差别并不大,都是使用具有一定延展性能的钢材,打造成抗拉折部件。然而,上述现有的抗拉折部件及其制备方法,因为材料本身选用有问题,加上制备工艺的落后,导致这个抗拉折部件质量还是欠佳,例如,抗拉折部件的强度达不到腕带的抗拉折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及其制备方法,以合理的原料制备高强度抗拉折部件,满足腕带对抗拉折的要求。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所述抗拉折部件由含以下化学成分及其相应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折部件由含以下化学成分及其相应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n碳:0.55~0.60%、硅:1.30~1.55%、锰:0.55~0.76%、磷:0~0.01%、镍:0.2~0.45%、铬:0.55~0.76%、铜:0~0.20%、钒:0.17%~0.23%、钛:0.026~0.045%,余量为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折部件由含以下化学成分及其相应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
碳:0.55~0.60%、硅:1.30~1.55%、锰:0.55~0.76%、磷:0~0.01%、镍:0.2~0.45%、铬:0.55~0.76%、铜:0~0.20%、钒:0.17%~0.23%、钛:0.026~0.045%,余量为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中包含非金属夹杂物:硫化物、氧化铝、硅酸盐和/或球状氧化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内抗拉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钒与钛以碳化物或氮化物的形式存在。


4.一种腕带内抗拉折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步骤S101: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配备冶炼所需化学成分的原料:碳:0.55~0.60%、硅:1.30~1.55%、锰:0.55~0.76%、磷:0~0.01%、镍:0.2~0.45%、铬:0.55~0.76%、铜:0~0.20%、钒:0.17%~0.23%、钛:0.026~0.045%,余量为纯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步骤S102:将纯铁和石墨占用80%质量份数的石墨以及上述配备原料中的硅、铬、钒和锰先后投入熔炉熔炼为钢水;
步骤S103:将经步骤S102得到的钢水浇注成铸锭;
步骤S104:先后对经步骤S103得到的铸锭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得到锻造体备用;
步骤S105:将经步骤S104得到的锻造体进行拉丝和裁剪,得到弹簧钢丝;
步骤S106:将经步骤S105得到的弹簧钢丝卷成弹簧状的抗拉折部件。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丹钟颖锋钟裕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润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