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82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步骤如下:S1: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抓斗缓慢放置地面,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将抓斗倾倒,使得与所述抓斗相连的主绳卸扣便于拆卸,然后人工拆卸抓斗的主绳卸扣;S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主绳升起至距地面70cm‑160cm,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然后调整各主绳高度,使得各主绳在同一水平线;S3:操作人员分别将各主绳向左右两侧拉开,人工指挥铲车面向起重机驶达指定位置,然后将各主绳缓慢放置在铲车车身两侧。该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省去了门座式起重机主绳卸扣安装吊钩和吊钩安装铲车吊具的时间,将铲车吊装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了约20分钟,减少了港口船舶在港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码头清舱车吊装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区域港口竞争日益激烈,港口船舶在港时间是否具有优势,是客户最关注的指标之一,对港口船舶的接卸货和清舱时长是港口船舶在港时间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港口码头多采用门座式起重机配合双瓣抓斗接卸散货,进入清舱阶段时,需要将铲车或挖掘机作为清舱车,吊装进入船舱内配合清舱。目前,普遍使用的铲车吊装工艺需要先将起重机主绳上连接的抓斗拆卸下来,再更换上吊钩,然后将铲车吊具安装在吊钩上,再将铲车吊具与铲车的各吊点连接进行吊装,仅铲车吊装过程所需时间约40分钟左右,吊装过程所需时间长,导致港口船舶在港时间长,客户服务质量感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该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省去了门座式起重机主绳卸扣安装吊钩和吊钩安装铲车吊具的时间,将铲车吊装过程所需时间缩短了约20分钟,减少了港口船舶在港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步骤如下:S1: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抓斗缓慢放置地面,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将抓斗倾倒,使得与所述抓斗相连的主绳卸扣便于拆卸,然后人工拆卸抓斗的主绳卸扣;S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主绳升起至距地面70cm-160cm,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然后调整各主绳高度,使得各主绳在同一水平线;S3:操作人员分别将各主绳向左右两侧拉开,人工指挥铲车面向起重机驶达指定位置,然后将各主绳缓慢放置在铲车车身两侧;S4:使用铲车上的安全销对铲斗进行固定,使得铲斗只能上下摆动,防止吊运铲车时铲斗左右摆动;S5: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支持绳调整至铲车的后置吊点位置附近,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置吊点,然后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左右两侧的后置吊点上;S6: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开闭绳调整至铲车前置吊点的合适位置,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置吊点,然后将铲斗升起至安全距离,随后操作人员将开闭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的两个前置吊点上;S7:将自制穿管及卸扣放置在铲车的司机室内,所述自制穿管一端为钢管,另一端为挡板,钢管固定在挡板上;S8:人工指挥起重机使各主绳预受力,查看各主绳与铲车有无摩擦接触,如主绳与铲车有摩擦接触,则在该主绳的卸扣上再加装一个卸扣;S9: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挡位切换到吊钩挡位;S10:人工指挥起重机试吊铲车,将铲车吊至距地面10cm左右,检查无异常后,继续起升将铲车吊运至船舱内;S11:铲车到达舱底后,操作人员将铲车的安全销拆掉并取出司机室内的自制穿管和卸扣;S1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挡位切换到抓斗挡位,操作人员将两根开闭绳的卸扣进行拆卸,然后指挥铲车将铲斗放至地面上,随后指挥起重机将开闭绳缓慢升起,待升到脱离铲车后,再将两根开闭绳拉到铲车两侧;S13:操作人员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进行拆卸,拆卸后,将支持绳与开闭绳一起向铲车两侧拉开,随后指挥铲车驶离该位置;S14:操作人员用自制穿管将各主绳依次进行串连,串连完毕后,将自制穿管的钢管端安装卸扣进行各主绳固定;S15:指挥起重机将各主绳缓慢升起,升到合适高度,然后下降,随后操作人员拆除自制穿管上的卸扣并取下自制穿管,再将各主绳上的卸扣与地面上的抓斗连接。进一步的,S1中,所述起重机为门座式起重机。进一步的,S7中,所述钢管一端设有刃口。进一步的,S7和S8中,所述卸扣为13.5t卸扣。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的有益效果是:(1)省去了将门座式起重机各主绳卸扣安装吊钩和吊钩安装铲车吊具的时间,直接将各主绳卸扣与铲车各吊点相连,同时保证铲车在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2)铲车吊装完毕后,采用带有刃口的自制穿管依次穿过各主绳,并用卸扣将各主绳固定在自制穿管上,各主绳固定所用时间短,固定效果好,操作人员可以轻易的将自制穿管抬起,同时保证固定后的各主绳在起升旋转下降过程中摆动量不会太大,进一步缩短了港口船舶在港时间。(3)经过多次试验,单次铲车吊装过程所需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20分钟,而铲车清舱后还需吊离船舶,故一次铲车清舱吊运至船舱及吊离出船舱共缩短了40分钟,有效减少了港口船舶在港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制穿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码头常用的门座式起重机主绳吊运铲车至18万吨级capesize型船舶为例,在制定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前,对该工艺所使用的主绳进行受力核算,其中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主绳规格为6*Fi(29)+IWRC-40型钢丝绳,其许用拉力:P=d2×R0×K/÷1000÷K=126KN其中:d——钢丝绳直径,40mm;R0——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770MPa;K/——最小破断拉力系数,0.356;K——安全系数,8。根据受力分析,当铲车重力一定时,主绳倾斜角度越大,受力越大,故当铲车起升至最高点时,门座式起重机四根主绳的倾斜角最大,此时四根主绳的受力最大。由于门座式起重机吊运铲车过程中主绳运动速度较慢,暂不考虑铲车超失重情况,选取铲车型号中最重的(CLG888型铲车)进行主绳受力分析计算:该铲车重力G=300KN,按照铲车的四个吊点均分铲车重力,根据铲车各吊点位置不同,对各主绳进行受力分析,得出:F开闭=75.25kN<PF支持=75.29kN<P均小于钢丝绳的许用拉力P,故常用的主绳规格为6*Fi(29)+IWRC-40型钢丝绳吊运各型号铲车,各主绳受力均在安全范围内。本专利技术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步骤如下:S1: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抓斗缓慢放置地面,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将抓斗倾倒,使得与所述抓斗相连的主绳卸扣便于拆卸,然后人工拆卸抓斗的主绳卸扣;S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主绳升起至距地面70cm-160cm,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然后调整各主绳高度,使得各主绳在同一水平线;S3:操作人员分别将各主绳向左右两侧拉开,人工指挥铲车面向起重机驶达指定位置,然后将各主绳缓慢放置在铲车车身两侧;S4:使用铲车上的安全销对铲斗进行固定,使得铲斗只能上下摆动,防止吊运铲车时铲斗左右摆动;S5: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支持绳调整至铲车的后置吊点位置附近,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置吊点,然后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左右两侧的后置吊点上;S6: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开闭绳调整至铲车前置吊点的合适位置,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置吊点,然后将铲斗升起至安全距离,随后操作人员将开闭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的两个前置吊点上;S7:将自制穿管及卸扣放置在铲车的司机室内,所述自制穿管10一端为钢管11,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nS1: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抓斗缓慢放置地面,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将抓斗倾倒,使得与所述抓斗相连的主绳卸扣便于拆卸,然后人工拆卸抓斗的主绳卸扣;/nS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主绳升起至距地面70cm-160cm,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然后调整各主绳高度,使得各主绳在同一水平线;/nS3:操作人员分别将各主绳向左右两侧拉开,人工指挥铲车面向起重机驶达指定位置,然后将各主绳缓慢放置在铲车车身两侧;/nS4:使用铲车上的安全销对铲斗进行固定,使得铲斗只能上下摆动,防止吊运铲车时铲斗左右摆动;/nS5: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支持绳调整至铲车的后置吊点位置附近,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置吊点,然后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左右两侧的后置吊点上;/nS6: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开闭绳调整至铲车前置吊点的合适位置,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置吊点,然后将铲斗升起至安全距离,随后操作人员将开闭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的两个前置吊点上;/nS7:将自制穿管及卸扣放置在铲车的司机室内,所述自制穿管一端为钢管,另一端为挡板,钢管固定在挡板上;/nS8:人工指挥起重机使各主绳预受力,查看各主绳与铲车有无摩擦接触,如主绳与铲车有摩擦接触,则在该主绳的卸扣上再加装一个卸扣;/nS9: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挡位切换到吊钩挡位;/nS10:人工指挥起重机试吊铲车,将铲车吊至距地面10cm左右,检查无异常后,继续起升将铲车吊运至船舱内;/nS11:铲车到达舱底后,操作人员将铲车的安全销拆掉并取出司机室内的自制穿管和卸扣;/nS1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挡位切换到抓斗挡位,操作人员将两根开闭绳的卸扣进行拆卸,然后指挥铲车将铲斗放至地面上,随后指挥起重机将开闭绳缓慢升起,待升到脱离铲车后,再将两根开闭绳拉到铲车两侧;/nS13:操作人员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进行拆卸,拆卸后,将支持绳与开闭绳一起向铲车两侧拉开,随后指挥铲车驶离该位置;/nS14:操作人员用自制穿管将各主绳依次进行串连,串连完毕后,将自制穿管的钢管端安装卸扣进行各主绳固定;/nS15:指挥起重机将各主绳缓慢升起,升到合适高度,然后下降,随后操作人员拆除自制穿管上的卸扣并取下自制穿管,再将各主绳上的卸扣与地面上的抓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舱车整体进出舱吊装工艺,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S1:人工指挥起重机将抓斗缓慢放置地面,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将抓斗倾倒,使得与所述抓斗相连的主绳卸扣便于拆卸,然后人工拆卸抓斗的主绳卸扣;
S2: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主绳升起至距地面70cm-160cm,该主绳包括两根支持绳和两根开闭绳,然后调整各主绳高度,使得各主绳在同一水平线;
S3:操作人员分别将各主绳向左右两侧拉开,人工指挥铲车面向起重机驶达指定位置,然后将各主绳缓慢放置在铲车车身两侧;
S4:使用铲车上的安全销对铲斗进行固定,使得铲斗只能上下摆动,防止吊运铲车时铲斗左右摆动;
S5: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支持绳调整至铲车的后置吊点位置附近,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后置吊点,然后将两根支持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左右两侧的后置吊点上;
S6:人工指挥起重机将两根开闭绳调整至铲车前置吊点的合适位置,所述铲车的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前置吊点,然后将铲斗升起至安全距离,随后操作人员将开闭绳的卸扣分别对应连接到铲车的两个前置吊点上;
S7:将自制穿管及卸扣放置在铲车的司机室内,所述自制穿管一端为钢管,另一端为挡板,钢管固定在挡板上;
S8:人工指挥起重机使各主绳预受力,查看各主绳与铲车有无摩擦接触,如主绳与铲车有摩擦接触,则在该主绳的卸扣上再加装一个卸扣;
S9:人工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进刘健张进孙超周秋军孙建波张柱彬王登奇
申请(专利权)人: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