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隙可调的水陆两用吸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吸盘及其外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间隙可调的水陆两用吸盘。
技术介绍
水下吸附技术与水下抓取技术是开展水下勘测与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地质勘测、资源勘探及矿产评估、深海打捞等诸多领域,完成诸如水下取样、水下打捞、水下吸附等多种作业。传统的水下抓取技术多采用机械抓取装置,存在设计复杂以及操作不便等问题,难以适应诸多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有可能对抓取物造成损伤,且在无水环境下无法进行吸附。随着特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水下爬壁机器人作为一种新的需求应运而生,设计用于在危险、恶劣环境下代替人工进行水下检查与作业的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核燃料池检测行业、船舶清洗行业以及水利大坝维护行业等,有效可靠的水下吸附技术是水下爬壁机器人得以广泛应用的先决条件。水下爬壁机器人最常见的吸附技术为铁磁吸附技术,利用磁铁或电磁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吸附力,仅适用于铁磁性壁面,较多应用于船舶工业。水下R0V或AUV多采用螺旋桨作为动力源,也有将螺旋桨产生的推力作为水下爬壁机器人的吸附技术,但由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隙可调的水陆两用吸盘,包括主要由吸盘外壳(13)、安装在吸盘外壳上的防水直流电机(4)、连接轴(3)和离心叶轮(9)组成的吸盘本体(24),吸盘外壳(13)底端开有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离心叶轮(9);吸盘外壳(13)顶部安装有电机支座(6)和轴承座(8),轴承座(8)位于电机支座(6)内,电机支座(6)上安装有防水直流电机(4),防水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支座(6)顶部后与连接轴(3)上端同轴连接,连接轴(3)下端穿过吸盘外壳(13)中心孔后与离心叶轮(9)同轴连接,并在连接轴(3)下端套接有用于将离心叶轮(9)轴向限位固定的轴端挡圈(10);/n其特征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隙可调的水陆两用吸盘,包括主要由吸盘外壳(13)、安装在吸盘外壳上的防水直流电机(4)、连接轴(3)和离心叶轮(9)组成的吸盘本体(24),吸盘外壳(13)底端开有中空腔,中空腔内安装离心叶轮(9);吸盘外壳(13)顶部安装有电机支座(6)和轴承座(8),轴承座(8)位于电机支座(6)内,电机支座(6)上安装有防水直流电机(4),防水直流电机(4)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支座(6)顶部后与连接轴(3)上端同轴连接,连接轴(3)下端穿过吸盘外壳(13)中心孔后与离心叶轮(9)同轴连接,并在连接轴(3)下端套接有用于将离心叶轮(9)轴向限位固定的轴端挡圈(10);
其特征在于,吸盘本体(24)位于桶壁(1)内,桶壁(1)顶端安装有密封的端盖(26),桶壁(1)底端安装有环状结构的桶底座,桶底座由上底座(11)和下底座(12)通过螺栓上下同轴连接组成,上底座(11)外侧面和下底座(12)内侧面所围区域形成环形空腔(16);
吸盘本体(24)通过多个工字型架(15)滑动安装于桶壁(1)上,工字型架(15)一端固定于防水直流电机(4)上,另一端滑动嵌装于桶壁(1)上设有的滑槽(2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隙可调的水陆两用吸盘,其特征在于,上底座(11)由安装层Ⅰ(28)、中间层Ⅰ(29)和锥面层Ⅰ(30)由上至下依次组成,下底座(12)由安装层Ⅱ(31)、中间层Ⅱ(32)和锥面层Ⅱ(33)由上至下依次组成,安装层Ⅰ(28)外侧面设有的凸缘Ⅰ嵌装于安装层Ⅱ(31)上端面开有的凹槽内实现上底座(11)和下底座(12)的连接;下底座(12)通过安装层Ⅱ(31)外侧面设有的凸缘Ⅱ与桶壁(1)底端通过螺栓相连;
中间层Ⅰ(29)外侧面和中间层Ⅱ(32)内侧面均为柱形面,中间层Ⅱ(32)下端高度高于中间层Ⅰ(29)下端高度;锥面层Ⅰ(30)外侧面和锥面层Ⅱ(33)内侧面为曲率相同的圆锥面,锥面层Ⅰ(30)外侧面贴近锥面层Ⅱ(33)内侧面但不接触;
环形空腔(16)包括上部空腔和下部空腔,上部空腔由中间层Ⅰ(29)内侧面、中间层Ⅱ(32)外侧面和锥面层Ⅱ(33)外侧面围成,下部空腔由锥面层Ⅰ(30)外侧面和锥面层Ⅱ(33)内侧面围成。
3.根据权利要求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