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
本申请涉及两栖跨介质航行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跨介质飞行器为了能够同时实现水下航行和空中飞行,通常采用的是刚性的变结构设计,在空中飞行时机翼展开,产生足够升力进行飞行,水-空过渡以及水下航行时,机翼收缩或者折叠,减小阻力以实现高效航行。这种变结构设计通常是由连杆等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的机械装置实现,结构复杂,体积重量大。传统的跨介质飞行器通常由螺旋桨提供水下和空中航行的动力,这种推进方式体积大,效率低,而且螺旋桨的功率密度较难实现飞行器从水体介质到空气介质的过渡。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申请内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能够自水中起飞并可实现空中飞行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能够自水中起飞并可实现空中飞行或水下航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包括:/n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推进出水孔;/n机翼(4),所述机翼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n尾翼(5),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的一端;/n气源(9);/n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推进装置以及排水管道,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壳体以及推进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装置液体,所述推进装置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孔以及进气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能够自水中起飞并可实现空中飞行或水下航行,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包括:
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部中空,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推进出水孔;
机翼(4),所述机翼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
尾翼(5),所述尾翼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外部的一端;
气源(9);
推进系统,所述推进系统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并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推进系统包括推进装置以及排水管道,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推进装置壳体以及推进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装置液体,所述推进装置壳体上设置有出水孔以及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源连接,所述出水孔与所述排水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推进出水孔设置;其中,
所述气源用于为所述推进系统提供气体,从而使所述推进装置壳体内部的推进装置液体经过所述排水管道自所述推进出水孔流出,从而为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提供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进一步包括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组件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远离所述尾翼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以可拆卸方式连接的第一壳体(1)以及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所述推进出水孔,所述推进出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临近所述尾翼的一端;
所述外壳体进一步包括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分布在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的接触面上;
所述对鳍组件(2)与所述腕鳍组件(3)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或所述第二壳体(12)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两种推进方式的仿生乌贼跨介质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
电机(7),所述电机(7)安装在所述外壳体上;
螺旋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浩鸿,蒋布辉,侯涛刚,张思洋,徐浩原,杨兴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