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71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机器人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外部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连接;触点电开关设置在外部壳体内部;前端盖上设置有顶杆导向孔,顶杆设置在导向孔内并能够沿导向孔延伸方向运动;顶杆一端接触触点电开关,顶杆位于前端盖外侧部分设置有限位凸块,顶杆位于前端盖内侧部分设置有轴用卡簧;复位弹簧安装在顶杆上;顶杆受力后向内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直至限位凸块接触前端盖的外端面;顶杆不受外力后,复位弹簧对顶杆复位,直至轴用卡簧接触前端盖的内侧面;水密接插件设置在后端盖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下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兴起,国内外水下工程服务越来越多,海上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可燃冰等开采,海上风电市场也是如火如荼的开展,这些都会有大量的水下施工作业,需要大量的水下工程设备。目前水下限位控制装置主要分为光电式、感应式与机械式三种,其中前两者存在作用距离有限,安装精度高,且在浑水中无法使用;现有的机械式开关存在结构复杂,安装困难等因数,因此,需要开发一款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的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申请号为201910370830.6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爬壁检测机器人,包括防水车身、透明罩、视觉模块、升降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防水车身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开口,所述透明罩安装于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视觉模块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端上,所述视觉模块的检测端朝向所述透明罩设置,所述行走机构安装于所述防水车身上并与所述防水车身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水下爬壁检测机器人在行走机构的行走时,视觉模块可以通过自身转动和升降,能够适应水下光线多变的情况,从而拍摄出清晰的图像,达到水下检测的目的。但是上述专利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包括前端盖、外部壳体、后端盖、顶杆、触点电开关、复位弹簧以及水密接插件,其中:外部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连接;触点电开关设置在外部壳体内部;前端盖上设置有顶杆导向孔,顶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延伸方向运动;顶杆一端接触触点电开关,顶杆位于前端盖外侧部分设置有限位凸块,顶杆位于前端盖内侧部分设置有轴用卡簧;复位弹簧安装在顶杆上;顶杆受力后向内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直至所述限位凸块接触前端盖的外端面;顶杆不受外力后,复位弹簧对顶杆复位,直至所述轴用卡簧接触前端盖的内侧面;水密接插件设置在后端盖上。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前端盖的内部,触点电开关设置在支撑板上。优选地,还包括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安装座设置在前端盖内,顶杆自所述弹簧安装座底部中心伸出并接触触点电开关。优选地,所述顶杆上设置有台阶面,复位弹簧一端抵住所述台阶面上,另一端抵住弹簧安装座的底部内表面。优选地,所述外部壳体的两端均设置有倾角导向结构。优选地,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外圆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密封槽结构且加工有均布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后端盖中心设置有锥形螺纹,所述水密接插件通过锥螺纹连接到所述后端盖上。优选地,所述外部壳体与前端盖之间、外部壳体与后端盖之间、前端盖与顶杆之间、水密接插件与后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顶杆顶端设置有台阶结构,可以防止因误操作导致顶杆压坏触点电开关,从而造成限位控制装置的损坏,保证了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2、本技术装置多处设置有密封圈,从而充分保证了装置的密封性能,使该装置能够在水中长期作业,不会失灵;3、本技术结构简单、现场安装方便有效的提供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外形图。图中示出:前端盖1、O型密封圈2、耐压壳体3、触点电开关4、紧固螺栓5、O型密封圈6、固定螺栓7、后端盖8、O型密封圈9、水密接插件10、支撑板11、弹簧安装座12、紧固螺栓13、紧固螺栓14、轴用卡簧15、顶杆16、O型密封圈17、复位弹簧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述,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包括前端盖、耐压壳体、后端盖、触点电开关、水密接插件、支撑板、弹簧安装座、轴用卡簧以及复位弹簧。耐压壳体两端加工有倾角导向结构,以方便O型密封圈的安装,防止安装过程中划伤密封圈,造成限位控制装置渗水,从而影响密封性能;耐压壳体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相连,前后端盖与耐压壳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两者之间安装有O型密封圈;前端盖中心位置设置有顶杆活动用导向孔,顶杆与前端盖之间加装有O型密封圈槽,前端盖的前端面加工有均布的安装螺纹孔,方便传感器的安装;后端盖中心加工有锥形密封螺纹,水密接插件通过螺纹与后端盖相连;顶杆设置于前端盖与弹簧座中心位置的导向孔内,一端设置有限位用台阶,一端与触点电开关触点接触。弹簧安装座与前端盖通过螺栓紧固到一起,中心设置有方便顶杆移动的导向孔,底部设有台阶,起支撑弹簧作用;轴用卡簧设置于顶杆卡簧专用安装槽内,起限位顶杆的作用;复位弹簧设置在弹簧安装座与前端盖之间;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到前端面上;触点电开关安装在支撑板上,并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前端盖中心设置有顶杆移动用导向孔,所述导向孔靠近前端面设置有密封槽结构;所述前端盖外圆设置有台阶结构,该台阶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密封槽结构且加工有均布的内螺纹;所述前端盖的前、后端面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后端盖外圆设置有台阶结构,该台阶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密封槽结构且加工有均布的内螺纹;所述后端盖中心设置有锥形螺纹,所述水密接插件通过锥螺纹连接到该端盖上,后端盖与水密接插件的连接处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弹簧安装座呈圆柱形台阶结构,中心位置设置有弹簧活动盲孔及顶杆活动用导向通孔;所述弹簧安装座底面设置有螺纹间隙孔,其通过螺栓固定到前端盖后端面上;所述复位弹簧安装到弹簧安装座与前端盖形成的弹簧安装槽内,其一端顶压到弹簧安装座底座上,一端顶压到前端盖的后端面上。所述支撑板为一短边与一长边的直角钣金结构,其短边设置有螺纹间隙孔,通过该孔所述支撑板紧固到前端盖上;长边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触点电开关紧固到支撑板上,其通过电缆与水密接插件相连。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前端盖端面的安装螺纹孔固定到水下设备上,由于复位弹簧安装时存在一定的压缩量,因此能够在水下抵消一部分水压对限位控制装置的影响,从而保证在限位装置没有到达限位位置时不会出现误动作。工作时,外力作用到顶杆触头上,顶杆向后压缩复位弹簧,直至顶杆前端限位台阶与前端盖端面接触(防止顶杆压坏触点电开关),在此过程中,顶杆后端触头挤压触点电开关的压片,使得触点电开关内部的电触头导通(或断开),其开关量信后通过与其相连的水密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外部壳体、后端盖、顶杆、触点电开关、复位弹簧以及水密接插件,其中:/n外部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连接;/n触点电开关设置在外部壳体内部;/n前端盖上设置有顶杆导向孔,顶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延伸方向运动;/n顶杆一端接触触点电开关,顶杆位于前端盖外侧部分设置有限位凸块,顶杆位于前端盖内侧部分设置有轴用卡簧;/n复位弹簧安装在顶杆上;/n顶杆受力后向内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直至所述限位凸块接触前端盖的外端面;/n顶杆不受外力后,复位弹簧对顶杆复位,直至所述轴用卡簧接触前端盖的内侧面;/n水密接插件设置在后端盖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盖、外部壳体、后端盖、顶杆、触点电开关、复位弹簧以及水密接插件,其中:
外部壳体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前端盖和后端盖固定连接;
触点电开关设置在外部壳体内部;
前端盖上设置有顶杆导向孔,顶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孔内并能够沿所述导向孔延伸方向运动;
顶杆一端接触触点电开关,顶杆位于前端盖外侧部分设置有限位凸块,顶杆位于前端盖内侧部分设置有轴用卡簧;
复位弹簧安装在顶杆上;
顶杆受力后向内运动并压缩复位弹簧,直至所述限位凸块接触前端盖的外端面;
顶杆不受外力后,复位弹簧对顶杆复位,直至所述轴用卡簧接触前端盖的内侧面;
水密接插件设置在后端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在前端盖的内部,触点电开关设置在支撑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机器人限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安装座,所述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威陈清安沈永芳潘建华杨海滨武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