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973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包括:基部、驱动轮组、第一万向轮组和第二万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均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驱动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之间,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驱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万向轮组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可显著提升机器人的减振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
技术介绍
移动机器人已逐步应用于大众服务场景中,例如餐厅、酒店、写字楼能室内场景。实际环境中,机器人移动的室内地面并非完全平整的,地面上可能会存在障碍,例如高于地面的坎。现有技术中,机器人在过坎时会受到来自坎的冲击,使机器人具有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有鉴于上述的现有状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及机器人,可显著提升机器人过坎的抗冲击力及平稳性。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包括:基部、驱动轮组、第一万向轮组和第二万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均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驱动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之间,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驱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万向轮组件;所述第一万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摆动件、第一万向轮和第一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部、驱动轮组、第一万向轮组和第二万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均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驱动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之间,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驱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万向轮组件;/n所述第一万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摆动件、第一万向轮和第一弹性减振器,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摆动件以及驱动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三固定件均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于第一铰接位置,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弹性减振器的一端于第二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部、驱动轮组、第一万向轮组和第二万向轮组,所述驱动轮组、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均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驱动轮组设置于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和所述第二万向轮组之间,所述驱动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驱动轮组件,所述第一万向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万向轮组件;
所述第一万向轮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摆动件、第一万向轮和第一弹性减振器,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第三固定件、第三摆动件以及驱动轮,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三固定件均设置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一摆动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于第一铰接位置,所述第一摆动件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弹性减振器的一端于第二铰接位置,所述第一弹性减振器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摆动件的一端于第三铰接位置,所述第三摆动件铰接所述第三固定件于第四铰接位置,所述驱动轮具有轴向延伸段,所述轴向延伸段固定在所述第三摆动件于第一固定位置,在所述底盘的前进方向上,所述基部上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第一铰接位置、所述第二铰接位置、所述第四铰接位置和所述第一固定位置,所述第一摆动件和所述第三摆动件均可在平行于所述驱动轮的平面内摆动,所述第一从万向轮固定于所述第一摆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位置和所述第四铰接位置均贴近所述基部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减振器大体垂直于所述基部设置,并且,相对于所述基部,所述第三铰接位置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第二铰接位置的设置高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摆动式悬架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万向轮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万向轮组件,所述第二万向轮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摆动件、第二万向轮、第二弹性减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焕昌张涛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