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超锋专利>正文

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与烘干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972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的回转输出轴上同轴心连接有水平圆盘状的回转烘干平台;所述回转输出轴能带动所述回转烘干平台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烘干平台上表面的轮廓边缘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形凹槽;在金属热传导的作用下薄壁金属桶体的热量会传导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升温,促进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面粘附的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挥发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与烘干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烘干领域。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静电的产生,油漆、化工溶剂、汽油等可燃液体产品往往采用薄壁金属桶作为外包装来盛装,而作为包装的一种,需要在薄壁金属桶体的筒体外侧面已预订的图案印刷、喷涂或涂刷,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形成预定的图案;而金属桶外表面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全干燥,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专门设计一种针对薄壁金属桶体的烘干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与烘干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包括设备底座,所述设备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回转电机,所述回转电机的回转输出轴上同轴心连接有水平圆盘状的回转烘干平台;所述回转输出轴能带动所述回转烘干平台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烘干平台上表面的轮廓边缘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形凹槽;还包括外侧面粘附有等待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薄壁金属桶体,若干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桶体底部分别限位放置于若干所述圆形凹槽内;还包括烘干单元,所述回转输出轴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对应到所述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能对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外侧面粘附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进行烘干。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械臂的执行末端安装有钳持器,所述钳持器具有两个朝下延伸的钳持快,两钳持快能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机械臂能带动钳持器使两所述钳持快同时向下伸入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桶内,两所述钳持快能相互远离至钳持到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进而实现对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夹取、转移和释放。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竖向的升降器,所述升降器的升降杆上端固定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一侧通过升降壁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环,所述升降环的内圈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竖向的烘干外筒,烘干外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径;所述烘干外筒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筒顶;所述回转输出轴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同轴心对应在所述烘干外筒的正下方,所述烘干外筒的向下位移能完全同轴心罩设在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器的机壳上端一侧固定有导柱座,所述升降平台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导柱孔,所述导柱座上固定有竖向的导柱,所述导柱同轴心滑动穿过所述导柱孔。进一步的,所述烘干外筒的内部同轴心设置有烘干内筒;所述烘干内筒上端一体化同轴心连接筒顶,所述烘干内筒的外径小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径;所述烘干内筒与所述烘干外筒之间形成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被同轴心罩设在所述烘干外筒内部的薄壁金属桶体同轴心于所述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内;金属筒体容纳腔内的薄壁金属桶体的顶端与筒顶之间形成气体通过间距,所述烘干内筒的外壁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内环柱腔,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与所述烘干外筒之间形成外环柱腔,所述内环柱腔顶部与外环柱腔顶部通过所述气体通过间距相互连通;所述烘干内筒内的下部分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气体隔离盘,所述气体隔离盘的上侧为柱状气体蓄压腔,气体隔离盘下侧为圆盘形气体过渡腔,所述烘干内筒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一漏气窗,若干第一漏气窗将所述圆盘形气体过渡腔与内环柱腔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烘干外筒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二漏气窗,若干第二漏气窗将外环柱腔的下端与外部环境大气压连通;所述气体隔离盘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将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与圆盘形气体过渡腔连通,且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减压阀,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内的气体通过连通管内的减压阀减压后流进圆盘形气体过渡腔内;所述升降环上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管的气体导出端连通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的顶部;所述输出管上还设置有空气加热器;所述烘干内筒上沿轴线呈螺旋状镂空设置有螺旋镂空窗,所述螺旋镂空窗上沿螺旋延伸方向密封设置有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将所述螺旋镂空窗密封封堵;柱状气体蓄压腔内为常压时,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为褶皱松弛的薄膜,当柱状气体蓄压腔内存在高于大气压的气体压力时,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在气体蓄压腔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螺旋镂空窗中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会接触到所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从而使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将所述内环柱腔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进一步的,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内同轴心设置有卷轴,所述气体隔离盘轴心处的轴承座通过第一密封轴承与所述卷轴下端转动配合;所述筒顶轴心处的轴承孔通过第二密封轴承与所述卷轴转动配合;所述筒顶的上方还通过支架固定有卷轴电机,所述卷轴电机与所述卷轴驱动连接;所述卷轴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横向松弛的耐热的尼龙牵引线,若干所述尼龙牵引线的末端沿螺旋路径均匀的连接在螺旋柔性耐热薄膜的内侧面;柱状气体蓄压腔为常压时,卷轴的旋转能使若干尼龙牵引线卷绕在卷轴上,从而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能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朝内褶皱。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为聚酰亚胺薄膜。进一步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的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油墨印刷设备、油漆喷涂设备或水性漆涂刷设备将薄壁金属桶体的筒体外侧面已预订的图案印刷、喷涂或涂刷,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壁形成预定的图案,从而使薄壁金属桶体的外侧面粘附有等待快速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步骤二,机械臂带动钳持器使两所述钳持快同时向下伸入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的桶内,两钳持快相互远离至钳持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进而实现对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的夹取,然后机械臂带动钳持器使被钳持的薄壁金属桶体转移并放置在回转烘干平台上的圆形凹槽处;步骤三,控制升降器,使升降平台和烘干外筒同步上升,直至烘干外筒高出回转烘干平台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与此同时控制卷轴电机使卷轴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若干尼龙牵引线缓慢卷绕在卷轴上,若干尼龙牵引线缓慢卷绕在卷轴后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朝内褶皱,避免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向外褶皱,进而避免了后续步骤过程中烘干内筒下降时,向外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与薄壁金属桶体发生摩擦磨损的问题;步骤四,回转电机控制控制回转烘干平台回转,进而带动回转烘干平台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跟着沿回转烘干平台的轴线回转,直至回转烘干平台上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运动到同轴心于烘干外筒的正下方;步骤五,控制控制升降器,使烘干外筒以及内部的烘干内筒同步下降,由于螺旋柔性耐热薄膜这时是强制朝内褶皱的,因此烘干内筒下降过程中,螺旋柔性耐热薄膜不会接触到薄壁金属桶体的内壁,从而不会对螺旋柔性耐热薄膜形成磨损;直至烘干外筒的向下位移至完全同轴心罩设在薄壁金属桶体的外侧时,此时被同轴心罩设在烘干外筒内部的等待烘干的薄壁金属桶体同轴心于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内,这时金属筒体容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底座(13),所述设备底座(13)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回转电机(12),所述回转电机(12)的回转输出轴(11)上同轴心连接有水平圆盘状的回转烘干平台(10);所述回转输出轴(11)能带动所述回转烘干平台(10)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烘干平台(10)上表面的轮廓边缘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形凹槽(25);/n还包括外侧面粘附有等待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薄壁金属桶体(15),若干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桶体底部(26)分别限位放置于若干所述圆形凹槽(25)内;/n还包括烘干单元,所述回转输出轴(11)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15)对应到所述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能对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15)外侧面粘附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进行烘干。/n

【技术特征摘要】
1.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底座(13),所述设备底座(13)上固定安装有竖向的回转电机(12),所述回转电机(12)的回转输出轴(11)上同轴心连接有水平圆盘状的回转烘干平台(10);所述回转输出轴(11)能带动所述回转烘干平台(10)沿轴线回转;所述回转烘干平台(10)上表面的轮廓边缘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圆形凹槽(25);
还包括外侧面粘附有等待烘干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的薄壁金属桶体(15),若干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桶体底部(26)分别限位放置于若干所述圆形凹槽(25)内;
还包括烘干单元,所述回转输出轴(11)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15)对应到所述烘干单元,所述烘干单元能对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15)外侧面粘附的印刷油墨、油漆或水性漆进行烘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臂(3)的执行末端安装有钳持器(23),所述钳持器(23)具有两个朝下延伸的钳持快(24),两钳持快(24)能做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运动;机械臂(3)能带动钳持器(23)使两所述钳持快(24)同时向下伸入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桶内(22),两所述钳持快(24)能相互远离至钳持到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进而实现对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夹取、转移和释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单元包括竖向的升降器(8),所述升降器(8)的升降杆(7)上端固定有升降平台(4),所述升降平台(4)的一侧通过升降壁(5)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升降环(14),所述升降环(14)的内圈同轴心一体化连接有竖向的烘干外筒(30),烘干外筒(30)的内径大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径;所述烘干外筒(30)的顶部一体化设置有筒顶(27);所述回转输出轴(11)的回转能带动回转烘干平台(10)上放置的任意一个薄壁金属桶体(15)同轴心对应在所述烘干外筒(30)的正下方,所述烘干外筒(30)的向下位移能完全同轴心罩设在所对应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器(8)的机壳上端一侧固定有导柱座(9),所述升降平台(4)上设置有竖向贯通的导柱孔(1),所述导柱座(9)上固定有竖向的导柱(2),所述导柱(2)同轴心滑动穿过所述导柱孔(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外筒(30)的内部同轴心设置有烘干内筒(29);所述烘干内筒(29)上端一体化同轴心连接筒顶(27),所述烘干内筒(29)的外径小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径;所述烘干内筒(29)与所述烘干外筒(30)之间形成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31),被同轴心罩设在所述烘干外筒(30)内部的薄壁金属桶体(15)同轴心于所述环柱状金属筒体容纳腔(31)内;金属筒体容纳腔(31)内的薄壁金属桶体(15)的顶端与筒顶(27)之间形成气体通过间距(45),所述烘干内筒(29)的外壁与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之间形成内环柱腔(47),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外壁与所述烘干外筒(30)之间形成外环柱腔(46),所述内环柱腔(47)顶部与外环柱腔(46)顶部通过所述气体通过间距(45)相互连通;所述烘干内筒(29)内的下部分一体化同轴心设置有气体隔离盘(39),所述气体隔离盘(39)的上侧为柱状气体蓄压腔(35),气体隔离盘(39)下侧为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所述烘干内筒(29)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一漏气窗(44),若干第一漏气窗(44)将所述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与内环柱腔(47)的下端相互连通;所述烘干外筒(30)的下端呈圆周阵列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二漏气窗(43),若干第二漏气窗(43)将外环柱腔(46)的下端与外部环境大气压连通;
所述气体隔离盘(39)上设置有连通管(32),所述连通管(32)将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35)与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连通,且所述连通管(32)内设置有减压阀(40),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的气体通过连通管(32)内的减压阀(40)减压后流进圆盘形气体过渡腔(48)内;
所述升降环(14)上固定安装有气泵(20),所述气泵(20)的输出管(18)的气体导出端连通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35)的顶部;所述输出管(18)上还设置有空气加热器(19);
所述烘干内筒(29)上沿轴线呈螺旋状镂空设置有螺旋镂空窗(41),所述螺旋镂空窗(41)上沿螺旋延伸方向密封设置有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将所述螺旋镂空窗(41)密封封堵;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为常压时,所述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为褶皱松弛的薄膜,当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存在高于大气压的气体压力时,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在气体蓄压腔(35)内的气体压力下从螺旋镂空窗(41)中向外鼓胀,螺旋镂空窗(41)中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会接触到所述薄壁金属桶体(15)的内壁,从而使向外鼓胀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将所述内环柱腔(47)分割成螺旋气体加热通道(4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式高效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气体蓄压腔(35)内同轴心设置有卷轴(21),所述气体隔离盘(39)轴心处的轴承座(33)通过第一密封轴承(34)与所述卷轴(21)下端转动配合;所述筒顶(27)轴心处的轴承孔通过第二密封轴承(28)与所述卷轴(21)转动配合;所述筒顶(27)的上方还通过支架(16)固定有卷轴电机(17),所述卷轴电机(17)与所述卷轴(21)驱动连接;
所述卷轴(21)上还固定连接有若干根横向松弛的耐热的尼龙牵引线(37),若干所述尼龙牵引线(37)的末端沿螺旋路径均匀的连接在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的内侧面;柱状气体蓄压腔(35)为常压时,卷轴(21)的旋转能使若干尼龙牵引线(37)卷绕在卷轴(21)上,从而使各松弛的尼龙牵引线(37)绷紧,绷紧的若干尼龙牵引线(37)能将松弛褶皱的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向内拉动,从而强行使螺旋柔性耐热薄膜(36)朝内褶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锋
申请(专利权)人:王超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