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8365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包括人防区汽车库、非人防区汽车库、交界临空墙、第一防护密闭门、第二密闭门;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气室、第一风管和第一甲级防火门;所述第二密闭门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气室和第二甲级防火门;所述人防区汽车库内设置有平时排风机房和第三集气室,所述平时排风机房内设置有第一排风机和第一风管;所述平时排风机房内设置有第二排风机和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连通第三集气室和第二集气室;所述第三集气室一侧设置有竖井。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汽车库停车效率,同时减少出地面竖井的数量,提升建筑外立面效果和景观设计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人防
,特别是涉及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
技术介绍
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墙、缓冲墙、防爆门等组成,在平常时候,可以用作地下停车库等备用房,解决日益突出的停车难问题;而在战时用于人民防空临时掩体,战时防空指挥中心、通讯中心和密闭场所等。现有工程中由于项目条件的限制,经常出现一个人防工程的单元和非人防汽车库平时共用一个防火分区的情况,由于受限于穿越人防临空墙设备管线尺寸的要求,排风管不能直接穿越人防临空墙,因此现有技术中人防区和非人防区平时排风需各设置一套排风系统。人防区汽车库和非人防区汽车库平时通风各设置一个排风机房和一套排风系统,且通常情况下会各有一个排风井出地面,该种结构设计存在占用车位的弊端,不利于地下室停车指标,增加造价;同时,出地面排风井数量相对较多,当贴地面建筑设计时影响地面建筑立面效果,当单独出地面时影响地面景观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一方面一个防火分区对应一个排风机房,提高汽车库停车效率;另一方面减少出地面竖井的数量,提升建筑外立面效果和景观设计品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包括人防区汽车库和非人防区汽车库,所述人防区汽车库和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之间设置有交界临空墙,所述交界临空墙的一端设置有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所述交界临空墙另一端的两侧连通对立设置有第一防护密闭门和第二密闭门,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朝向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所述第二密闭门朝向所述人防区汽车库;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的同侧设置有第一集气室,所述第一集气室的墙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一侧的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集气室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甲级防火门;所述第二密闭门的同侧设置有第二集气室,所述第二集气室的墙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人防区汽车库的第二甲级防火门;所述人防区汽车库内设置有平时排风机房,所述平时排风机房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集气室,所述平时排风机房内设置有第一排风机,所述第一排风机连通设置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人防区汽车库,所述第二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集气室;所述平时排风机房内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机,所述第二排风机连通设置有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集气室,所述第三风管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集气室;所述第三集气室的一侧设置有竖井,所述第三集气室和所述竖井之间对立设置有第三防护密闭门和第四密闭门。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所述第二密闭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优选的,所述平时排风机房和所述第三集气室之间有设置有第三甲级防火门。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护密闭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所述第四密闭门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气室和所述第二集气室的墙体厚度为200mm。优选的,所述人防区汽车库和所述平时排风机房之间设置有第四甲级防火门。优选的,所述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一方面一个防火分区设置一个排风机房,节省了宝贵的地下室面积,增加了地下汽车库的有效使用率,提高汽车库停车效率,节省造价,介绍地下室施工难度;另一方面减少出地面竖井的数量,有利于减少排风竖井对地面建筑和景观的影响,提升建筑外立面效果和景观设计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人防区汽车库;2、非人防区汽车库;3、交界临空墙;4、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5、第一防护密闭门;6、第二密闭门;7、第一集气室;8、第一风管;9、第一甲级防火门;10、第二集气室;11、第二甲级防火门;12、平时排风机房;13、第三集气室;14、第一排风机;15、第二风管;16、第二排风机;17、第三风管;18、竖井;19、第三防护密闭门;20、第四密闭门;21、第三甲级防火门;22、第四甲级防火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包括人防区汽车库1和非人防区汽车库2,人防区汽车库1和非人防区汽车库2之间设置有交界临空墙3,交界临空墙3的一端设置有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4,交界临空墙3另一端的两侧连通对立设置有第一防护密闭门5和第二密闭门6,第一防护密闭门5朝向非人防区汽车库2,第二密闭门6朝向人防区汽车库,其中第一防护密闭门5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第二密闭门6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如图1所示,第一防护密闭门5的同侧设置有第一集气室7,第二密闭门6的同侧设置有第二集气室10,集气室的尺寸需满足密闭门完全开启尺寸要求;为了确保良好的集气效果,第一集气室7和第二集气室10的墙体厚度为200mm。第一集气室7的墙体上设置有第一风管8,第一风管8连通第一集气室7和非人防区汽车库2;为了方便人员进入开关内部的密闭门和检修设备,第一集气室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甲级防火门9,第二集气室10的墙体上设置有第二甲级防火门11,第二甲级防火门11连通第二集气室10和人防区汽车库1,第一甲级防火门9和第二甲级防火门11平时处于常闭状态。如图1所示,人防区汽车库1内设置有平时排风机房12,平时排风机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集气室13,平时排风机房12内设置有第一排风机14,第一排风机14连通设置第二风管15,第二风管15的一端连通至人防区汽车库1,另一端连通至第三集气室13。平时排风机房12内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机16,第二排风机16连通设置有第三风管17,第三风管17的一端连通至第三集气室13,另一端连通至第二集气室10,第三集气室13的一侧设置有竖井18,第三集气室13和竖井18之间对立设置有第三防护密闭门19和第四密闭门20,其中第三防护密闭门19为钢筋混凝土单扇防护密闭门,第四密闭门20为钢筋混凝土单扇密闭门;另外,第一风管8、第二风管15和第三风管17均采用镀锌钢板材质,具有良好的使用寿命和硬度。如图1所示,平时排风机房12和第三集气室13之间有设置有第三甲级防火门21,人防区汽车库1和平时排风机房12之间设置有第四甲级防火门22;对于人防区汽车库1,第一排风机14的第二风管15连通第三集气室13、竖井18和人防区汽车库1;对于非人防区汽车库2,第二排风机16的第三风管17连通第三集气室13、竖井18、第二集气室10、第一集气室7和非人防区汽车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包括人防区汽车库(1)和非人防区汽车库(2),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和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2)之间设置有交界临空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界临空墙(3)的一端设置有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4),所述交界临空墙(3)另一端的两侧连通对立设置有第一防护密闭门(5)和第二密闭门(6),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5)朝向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2),所述第二密闭门(6)朝向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n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5)的同侧设置有第一集气室(7),所述第一集气室(7)的墙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2)一侧的第一风管(8),所述第一集气室(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甲级防火门(9);所述第二密闭门(6)的同侧设置有第二集气室(10),所述第二集气室(10)的墙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的第二甲级防火门(11);/n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内设置有平时排风机房(12),所述平时排风机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集气室(13),所述平时排风机房(12)内设置有第一排风机(14),所述第一排风机(14)连通设置第二风管(15),所述第二风管(15)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所述第二风管(15)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集气室(13);/n所述平时排风机房(12)内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机(16),所述第二排风机(16)连通设置有第三风管(17),所述第三风管(17)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集气室(13),所述第三风管(17)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二集气室(10);所述第三集气室(13)的一侧设置有竖井(18),所述第三集气室(13)和所述竖井(18)之间对立设置有第三防护密闭门(19)和第四密闭门(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防火分区的人防汽车库和非人防汽车库的排风系统,包括人防区汽车库(1)和非人防区汽车库(2),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和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2)之间设置有交界临空墙(3),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界临空墙(3)的一端设置有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4),所述交界临空墙(3)另一端的两侧连通对立设置有第一防护密闭门(5)和第二密闭门(6),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5)朝向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2),所述第二密闭门(6)朝向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
所述第一防护密闭门(5)的同侧设置有第一集气室(7),所述第一集气室(7)的墙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非人防区汽车库(2)一侧的第一风管(8),所述第一集气室(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甲级防火门(9);所述第二密闭门(6)的同侧设置有第二集气室(10),所述第二集气室(10)的墙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的第二甲级防火门(11);
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内设置有平时排风机房(12),所述平时排风机房(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集气室(13),所述平时排风机房(12)内设置有第一排风机(14),所述第一排风机(14)连通设置第二风管(15),所述第二风管(15)的一端连通至所述人防区汽车库(1),所述第二风管(15)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集气室(13);
所述平时排风机房(12)内还设置有第二排风机(16),所述第二排风机(16)连通设置有第三风管(17),所述第三风管(17)的一端连通至所述第三集气室(13),所述第三风管(17)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界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天地民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