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启初专利>正文

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26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包括圆盘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内筒套、鼓面模、模盖、沙盖,鼓身模、鼓面模为分体结构,鼓身模为两个半筒体围合而成,圆盘底座纵向呈“凸”字形,圆筒罩状的内筒套竖直固定安装在圆盘底座中央,沙盖活动安装于内筒套顶部中央的连接螺栓上,圆筒状的外筒套至少由两块扇形外模块围合构成,竖直套接在圆盘底座的凸肩上,与圆形凸台相吻合,构成外筒套的每一外模块均铰接在圆盘底座上,呈花瓣式结构,每一外模块的一端均设有支撑板用于固定鼓身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容易拼装,避免热膨胀导致沙子溢出的问题,同一模具适用不同形状的铜鼓生产,确保生产的铜鼓质量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
技术介绍
铜鼓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的一种乐器,以青铜为主配其他金属铸造而成,是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之一,民间传统铸造铜鼓的模具,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铸造精度、光洁度不高,散热效果差,铸造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不能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铜鼓模具存在的上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的铜鼓模具,不仅操作轻便省力,生产效率高,而且能用于不同形状的铜鼓生产,保证铜鼓的质量。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包括圆盘底座、外筒套、鼓身模、鼓面模、模盖和内筒套;所述的圆盘底座纵向截面呈“凸”字形,中央开设有散热通孔;所述的外筒套至少由两块扇形的外模块围合构成,竖直套接在圆盘底座的凸肩上,其高度比铜鼓鼓身模和圆盘底座的凸台高度之和要高,具体的,和圆盘底座对接的卡扣与圆盘底座的凸台相吻合,以便与圆盘底座呈无缝连接,构成外筒套的每一外模块均通过铰链铰接在圆盘底座上,呈花瓣式结构;所述的鼓身模为分体结构,由两个半筒体围合而成;所述的鼓面模为一圆板,其大小与鼓身模围合而成的开口大小一致;所述的模盖周身对称设有把手;所述的内筒套为圆筒罩状,竖直固定安装在圆盘底座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低,顶部套面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的内筒套顶部设有沙盖,所述的沙盖活动连接与内筒套顶部中央设置有的螺杆上,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的沙盖上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的外模块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构成的内筒形状与鼓身模的外筒形状及大小相同。本技术的铜鼓模具浇铸铜鼓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圆盘底座放平在地面上,由分体的鼓身模块对接围成鼓身模竖直安装在以内铜套为中心的圆盘底座的凸台上,然后合拢分体的扇形外模块围成外筒套,并用螺栓连接扣将各扇形外模块连接固定好,外鼓身模内、鼓身模外由内筒套和外筒套围成的孔隙充填型砂,当型砂充满鼓身模端口,将沙盖平放在内筒套顶部的螺杆内并用螺母固定住,再将鼓面模正对平放在鼓身模端口,对接安装好模盖,并往模盖内充填型砂,在充填型砂时预留有浇铸孔,浇铸孔经模盖、外筒套与鼓身模围成的型砂到鼓身模上端侧壁。型砂全部充好后,起模盖,拆开外筒套,取出鼓面模和鼓身模,填补好外筒套上型砂内壁的型砂,并在外筒套型砂内壁上压制各种铜鼓花纹图案,并再次安装好外筒套及模盖,从模盖上的浇铸孔同时往内注入已熔化的铜水,知道注满为止。待浇铸冷却后,起模盖,拆开外筒套,即可取出浇铸好的铜鼓,再经过打磨后完成一次铜鼓浇铸过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模块上的支撑板为可拆卸结构,通过螺丝固定于外模块的一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盖底面对称的两端设有定位杆,外筒套顶部两端设有与定位杆相匹配的定位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相邻的外模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扣进行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散热孔的孔径比第二散热孔的孔径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盖周身对称设有与把手相邻的第二把手。通过定位杆和定位孔,可以方便的固定好模盖,使浇筑孔不会以为便于浇铸,同时定位杆可以进一步固定外筒套避免其松动。第一散热孔用于散热,第二散热孔除了散热还需要阻档型砂,因此第二散热孔的孔径要小一点,避免型砂热膨胀影响鼓面模。当使用不同形状的鼓身模时,只需要通过更换与鼓身模外筒形状相同的支撑板,即可进行不同形状铜鼓的浇铸,实现一套模具浇铸不同形状的铜鼓。在把手相邻的模盖周身上设置第二把手,方便工作人员双手平稳抬起模盖,避免模盖抖动、偏移影响浇铸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模具通过在内筒套上部增设沙盖,避免了型砂因为高温膨胀顶起鼓面模,使得铜鼓不成型、质量差的问题,提高了铜鼓的生产质量。2、本技术的模具设置可替换的支撑板,当改变鼓身模时使用与鼓身模形状相同的支撑板,实现了使用同一模具生产不同形状铜鼓,重复利用,提高了模具的利用率。3、本技术模具的外筒套由铰接在圆盘底座上的外模块拼装而成,操作轻便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技术模具由于拼装外筒套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铸造生产铜鼓的质量,而本技术的外筒套的各外模块由于均铰接在圆盘底座上,从而保证其拼装的外筒套前后一致不变形,因此生产的铜鼓质量一致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铜鼓模具的正式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铜鼓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铜鼓模具的一种替换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铜鼓模具的模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圆盘底座,2-外筒套,3-卡扣,4-鼓身模,5-外模块,6-鼓面模,7-模盖,8-内筒套,9-沙盖,10-螺杆,11-第一散热孔,12-第二散热孔,13-螺栓固定扣,14-定位杆,15-定位孔,16-铰链,17-支撑板,18-螺丝,19-把手,20-凸台,21-浇铸孔,22-型砂,23-散热通孔,24-第二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铜鼓浇铸模具,包括圆盘底座1、外筒套2、鼓身模4、鼓面模6、模盖7和内筒套8;所述的圆盘底座1纵向截面呈“凸”字形,中央设有散热通孔23;所述的外筒套2由4块扇形的外模块5围合构成,其高度与铜鼓鼓身模4和圆盘底座1的凸台20高度之和要高,竖直套接在圆盘底座1的凸肩上,具体的,和圆盘底座对接的卡扣3与圆盘底座1的凸台20相吻合,以便与圆盘底座1呈无缝连接,构成外筒套2的每一外模块5均通过铰链16铰接在圆盘底座1上,呈花瓣式结构;相邻的外模块5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扣13进行固定。所述的鼓身模4分体结构,由2个半圆体接合而成;所述的鼓面模6为一圆板,其大小与鼓身模4围合而成的开口大小一致;所述的模盖7周身对称设有把手19,底面对称的两端设有定位杆14,外筒套2顶部两端设有与定位杆14相匹配的定位孔15;所述的内筒套8为圆筒罩状,竖直固定安装在圆盘底座1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4低,顶部套面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1;内筒套8顶部设有沙盖9,所述的沙盖9活动连接与内筒套8顶部中央设置有的螺杆10上,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的沙盖9上设有第二散热孔12;所述的第一散热孔11的孔径比第二散热孔12的孔径大;所述的外模块5一端设有支撑板17,所述的支撑板17构成的内筒形状与鼓身模4的外筒形状及大小相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铜鼓模具工作原理如下:将圆盘底座1放平在地面上,由分体的2块鼓身模块对接围成鼓身模4竖直安装在以内铜套8为中心的圆盘底座1的凸台20上,然后合拢分体的扇形外模块5围成外筒套2,并用螺栓连接扣13将各扇形外模块5连接固定好,外鼓身模2内、由内筒套8和外筒套2围成的孔隙充填型砂22,当型砂22充满鼓身模2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包括圆盘底座(1)、外筒套(2)、鼓身模(4)、鼓面模(6)、模盖(7)和内筒套(8);/n所述的圆盘底座(1)纵向截面呈“凸”字形,中央开设有散热通孔(23);/n所述的外筒套(2)至少由两块扇形的外模块(5)围合构成,竖直套接在圆盘底座(1)的凸肩上,其高度比铜鼓鼓身模(4)和圆盘底座(1)的凸台(20)高度之和要高,具体的,和圆盘底座(1)对接的卡扣(3)与圆盘底座(1)的凸台(20)相吻合,以便与圆盘底座(1)呈无缝连接,构成外筒套(2)的每一外模块(5)均通过铰链(16)铰接在圆盘底座(1)上,呈花瓣式结构;/n所述的鼓身模(4)为分体结构,由两个半筒体围合而成;/n所述的鼓面模(6)为一圆板,其大小与鼓身模(4)围合而成的开口大小一致;/n所述的模盖(7)周身对称设有把手(19);/n所述的内筒套(8)为圆筒罩状,竖直固定安装在圆盘底座(1)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4)低,顶部套面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1),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内筒套(8)顶部设有沙盖(9),所述的沙盖(9)活动连接与内筒套(8)顶部中央设置有的螺杆(10)上,通过螺母进行固定;所述的沙盖(9)上设有第二散热孔(12);/n所述的外模块(5)一端设有支撑板(17),所述的支撑板(17)构成的内筒形状与鼓身模(4)的外筒形状及大小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便的铜鼓模具,包括圆盘底座(1)、外筒套(2)、鼓身模(4)、鼓面模(6)、模盖(7)和内筒套(8);
所述的圆盘底座(1)纵向截面呈“凸”字形,中央开设有散热通孔(23);
所述的外筒套(2)至少由两块扇形的外模块(5)围合构成,竖直套接在圆盘底座(1)的凸肩上,其高度比铜鼓鼓身模(4)和圆盘底座(1)的凸台(20)高度之和要高,具体的,和圆盘底座(1)对接的卡扣(3)与圆盘底座(1)的凸台(20)相吻合,以便与圆盘底座(1)呈无缝连接,构成外筒套(2)的每一外模块(5)均通过铰链(16)铰接在圆盘底座(1)上,呈花瓣式结构;
所述的鼓身模(4)为分体结构,由两个半筒体围合而成;
所述的鼓面模(6)为一圆板,其大小与鼓身模(4)围合而成的开口大小一致;
所述的模盖(7)周身对称设有把手(19);
所述的内筒套(8)为圆筒罩状,竖直固定安装在圆盘底座(1)的中央,其筒身比鼓身模(4)低,顶部套面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孔(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筒套(8)顶部设有沙盖(9),所述的沙盖(9)活动连接与内筒套(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启初韦启参
申请(专利权)人:韦启初韦启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