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138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属于球阀球体制造技术领域,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浇注成型;启模取出;开槽;打磨;清洗;表面喷涂;模具机构包括下模具、上模具,下模具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半球形的下模腔,下模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下柱芯,上模具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与下模腔相匹配的上模腔,上模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下柱芯相匹配的上柱芯。可以实现通过设置专用于球阀球体浇注成型的模具机构,以及配套使用的提取机构,使得浇注成型后,毛坯球体便于取出,降低了生产损耗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浇注成型时,一体成型有中部通孔,减少了后续冲孔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球阀球体制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阀门在现代社会被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水暖管件
,现有技术的阀门有很多种,主要有球阀、角阀、截止阀等,其中球阀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球阀的球体比较简单。球阀的球体整体上呈对称的球状结构,中间有一个贯通整体的圆柱状通孔,在球体的外球面中心位置处横向开有一个和阀杆相连接阀杆槽,工作的时候,转动阀杆使球体的圆柱状通孔对准球阀的进出口,停止工作的时候,反向转动阀杆使球体的球面对准球阀的进出口。铸造法是传统也是最常见的球阀球体制造工艺,浇注成型是铸造法中较为重要的一道工序,它关系着球体质量的好坏以及后续加工的难易度,现有技术中,采用铸造法制作球阀球体的过程中,浇注成型后的毛坯球体取出困难,取出毛坯球体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球体损坏,损耗大且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它可以实现通过设置专用于球阀球体浇注成型的模具机构,以及配套使用的提取机构,使得浇注成型后,毛坯球体便于取出,降低了生产损耗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浇注成型时,一体成型有中部通孔,减少了后续冲孔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浇注成型:在模具机构的模腔内壁上涂刷适量脱模剂,然后对模具机构进行合模,取适量不锈钢水注入模具机构内,使不锈钢水在模具机构内,成型为中部带有通孔的毛坯球体;S2、启模取出:打开模具机构,并使用提取机构将步骤S1中的毛坯球体从模具机构内取出;S3、开槽:通过铣槽机对步骤S2中的毛坯球体进行开槽,在毛坯球体的外壁上开设一个用于连接阀杆的阀杆槽;S4、打磨:对步骤S3中毛坯球体进行表面处理,使用砂纸将球体表面、通孔内壁、阀杆槽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将毛坯球体打磨为光滑球体;S5、清洗:将步骤S4中的光滑球体放入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光滑球体并使用清水进行冲洗;S6、表面喷涂:先在步骤S5中的光滑球体表面喷涂一层底漆,干燥一个小时后,在底层漆的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涂层,干燥完毕后,即可完成球阀球体的制造。进一步的,所述底层漆为白玉刚砂粒,所述耐磨涂层为碳化钨涂层,底层漆以及耐磨涂层的设置,可增大球体的耐磨性能,进而提高球体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下模具、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半球形的下模腔,所述下模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下柱芯,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与下模腔相匹配的上模腔,所述上模腔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下柱芯相匹配的上柱芯,所述上柱芯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上模腔相连通的浇注孔,所述浇注孔的内部设置有与浇注孔相匹配的孔塞,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的侧面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合模块,所述下模具外壁上的合模块与上模具外壁上的合模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合模块的中部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下模具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之间且位于上模具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上模具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长螺杆,所述长螺杆贯穿横杆并与横杆螺纹连接,通过模具机构的设置,不仅合模简单,同时启模时,可使上模具与毛坯球体分离,进而便于毛坯球体,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下柱芯的顶端与下模具的顶端相齐平,所述上柱芯的底端与上模具的底端相齐平,下柱芯、上柱芯的设置,使得毛坯球体浇注成型时,可自动在球体的中部形成一个圆柱形的通孔,进而省去了后续的冲孔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上柱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短螺杆,所述下柱芯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与短螺杆相匹配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短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通过螺纹槽、短螺杆的设置,使得下模具、上模具可通过螺纹槽、短螺杆进行初步的连接固定,从而下模具、上模具合模时更加的紧凑,有利于降低合模间隙,提高了生产质量。进一步的,所述长螺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柄杆,所述下模具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手柄杆的设置,可便于转动长螺杆,防滑垫的设置,可防止合模、启模时,下模具发生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对模具机构进行合模的具体操作为:通过手柄杆旋转长螺杆,带动上模具旋转并向下移动,随着上模具的旋转并向下移动,带动短螺杆旋转拧入螺纹槽,直至上模具与下模具紧贴对准,使用螺栓并通过合模块、螺栓孔将下模具和上模具二次锁紧。进一步的,所述提取机构包括主杆,所述主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块,所述主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所述主杆的外壁上套设有套筒,所述底座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吊杆,所述吊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主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端贯穿底座块以及连接块,且调节杆与连接块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贯穿顶块且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调节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底座块和连接块之间,所述轴承的两侧均铰接有联动杆,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贯穿调节筒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远离连接垫一侧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垫,所述调节筒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与联动杆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联动杆远离轴承的一端贯穿滑槽并与滑杆铰接,通过提取机构的设置,使得启模时,便于取出毛坯球体,且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顶杆顶出毛坯球体的方法,提取机构通过利用套筒对顶块的冲击以及连接垫与通孔内壁间的摩擦力,使毛坯球体与下模具脱离,可避免对毛坯球体外表面的损伤而导致的球体损坏,进而降低了生产损耗。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块和连接垫均设置为与下柱芯相匹配的圆弧形,使得连接垫能更好的与通孔内壁贴合,所述连接垫的材质为橡胶,橡胶的摩擦因数较大,可增大提取机构与毛坯球体间的摩擦力,进而便于取出毛坯球体。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打开模具机构以及将毛坯球体从模具机构内取出的具体操作为:通过手柄杆反向旋转长螺杆,使长螺杆旋转并向上移动,带动短螺杆旋转上升与螺纹槽脱离,并使上模具与毛坯球体分离,直至上模具移动至毛坯球体的上方,移动提取机构至上模具和毛坯球体之间,并将挤压块、连接垫插入通孔,通过旋转把手转动调节杆,使调节杆向下移动,带动滑杆向调节筒外滑动,直至连接垫与通孔的内壁紧贴,反复向上下滑动套筒,使套筒不断的冲击顶块,利用套筒对顶块的冲击以及连接垫与通孔内壁间的摩擦力,使毛坯球体与下模具脱离,进而取出毛坯球体。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通过设置专用于球阀球体浇注成型的模具机构,以及配套使用的提取机构,使得浇注成型后,毛坯球体便于取出,降低了生产损耗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在浇注成型时,一体成型有中部通孔,减少了后续冲孔的工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2)底层漆以及耐磨涂层的设置,可增大球体的耐磨性能,进而提高球体的使用寿命。(3)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浇注成型:在模具机构的模腔内壁上涂刷适量脱模剂,然后对模具机构进行合模,取适量不锈钢水注入模具机构内,使不锈钢水在模具机构内,成型为中部带有通孔的毛坯球体;/nS2、启模取出:打开模具机构,并使用提取机构将步骤S1中的毛坯球体从模具机构内取出;/nS3、开槽:通过铣槽机对步骤S2中的毛坯球体进行开槽,在毛坯球体的外壁上开设一个用于连接阀杆的阀杆槽;/nS4、打磨:对步骤S3中毛坯球体进行表面处理,使用砂纸将球体表面、通孔内壁、阀杆槽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将毛坯球体打磨为光滑球体;/nS5、清洗:将步骤S4中的光滑球体放入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光滑球体并使用清水进行冲洗;/nS6、表面喷涂:先在步骤S5中的光滑球体表面喷涂一层底漆,干燥一个小时后,在底层漆的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涂层,干燥完毕后,即可完成球阀球体的制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浇注成型:在模具机构的模腔内壁上涂刷适量脱模剂,然后对模具机构进行合模,取适量不锈钢水注入模具机构内,使不锈钢水在模具机构内,成型为中部带有通孔的毛坯球体;
S2、启模取出:打开模具机构,并使用提取机构将步骤S1中的毛坯球体从模具机构内取出;
S3、开槽:通过铣槽机对步骤S2中的毛坯球体进行开槽,在毛坯球体的外壁上开设一个用于连接阀杆的阀杆槽;
S4、打磨:对步骤S3中毛坯球体进行表面处理,使用砂纸将球体表面、通孔内壁、阀杆槽内壁进行打磨、抛光,将毛坯球体打磨为光滑球体;
S5、清洗:将步骤S4中的光滑球体放入酸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取出光滑球体并使用清水进行冲洗;
S6、表面喷涂:先在步骤S5中的光滑球体表面喷涂一层底漆,干燥一个小时后,在底层漆的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涂层,干燥完毕后,即可完成球阀球体的制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漆为白玉刚砂粒,所述耐磨涂层为碳化钨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机构包括下模具(101)、上模具(102),所述下模具(101)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半球形的下模腔(103),所述下模腔(1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下柱芯(104),所述上模具(102)的底部外壁上开设有与下模腔(103)相匹配的上模腔(105),所述上模腔(105)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与下柱芯(104)相匹配的上柱芯(106),所述上柱芯(106)的两侧均开设有与上模腔(105)相连通的浇注孔(107),所述浇注孔(107)的内部设置有与浇注孔(107)相匹配的孔塞(108),所述下模具(101)和上模具(102)的侧面外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四个均匀分布合模块(111),所述下模具(101)外壁上的合模块(111)与上模具(102)外壁上的合模块(111)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合模块(111)的中部均开设有螺栓孔(112),所述下模具(101)两侧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3),所述固定块(1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竖杆(114),所述竖杆(114)之间且位于上模具(102)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横杆(115),所述上模具(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长螺杆(116),所述长螺杆(116)贯穿横杆(115)并与横杆(11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柱芯(104)的顶端与下模具(101)的顶端相齐平,所述上柱芯(106)的底端与上模具(102)的底端相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柱芯(10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短螺杆(110),所述下柱芯(104)的顶部外壁上开设有与短螺杆(110)相匹配的螺纹槽(109),所述螺纹槽(109)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短螺杆(110)相匹配的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球阀球体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螺杆(11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手柄杆(117),所述下模具(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景汉唐静杜斌周晓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前程阀门球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