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72583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34
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现有折角塞门手把与套口连接采用铆钉连接,存在铆接后形状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存在质量隐患以及操作时间长等问题,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包括机座、主轴、减速机、电动机、手轮、上模头、下模头、下模底座和控制箱;下模底座固定在机座上,下模头与下模底座采用磁铁连接且固定;上模头与主轴固定,手轮固定在机座的支柱上,控制箱固定在机座支柱的内侧;减速机和电动机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在设备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铆钉铆接的操作时间、操作强度和产品质量到有效改善;降低操作强度,提高操作效率;有效克服铆钉强度,使压后铆钉头结构呈球冠状,无裂纹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装备
,具体涉及铁路客车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各型铁路客车均采用空气制动系统,该系统对车体制动管路的气密性及有关零部件作用性能的要求极其严格,折角塞门、集尘器等塞门类部件就是空气制动系统中的重要部件,直接决定车辆运行安全。折角塞门开闭的作用方式决定了其手把与阀体套口铆钉的连接方式为活动铆接即铆钉的结合处是可以相互转动的,目前折角塞门手把与套口连接的铆钉采用台式虎钳、铁锤及扁铲的工具组合,操作者纯用外力使铆钉铆接成功。存在以下问题:(1)铆钉铆接后形状无法满足工艺要求(要求为球冠状);(2)劳动强度大,操作时间长;(3)铆钉边缘存在明显龟裂纹,极易脱落,铆接质量不高,存在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折角塞门手把与套口连接采用铆钉连接,存在铆接后形状无法满足工艺要求,存在质量隐患以及操作时间长等问题,提供一种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机座、主轴、减速机、电动机、手轮、上模头、下模头、下模底座和控制箱;所述下模底座固定在机座上,下模头与下模底座采用磁铁连接且固定;所述上模头与主轴固定,手轮固定在机座的支柱上,控制箱固定在机座支柱的内侧;所述减速机和电动机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在设备本体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可以使铆钉铆接的操作时间、操作强度和产品质量保证等多方面得到有效改善;用机械作业代替人工作业,降低操作强度,提高操作效率;利用圆周运动与直线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克服铆钉强度,使得铆钉按照工艺要求实现压装,压后铆钉头结构呈球冠状,无裂纹现象,保证产品质量。优点具体如下:(1)实现了铁路客车折角塞门等塞门部件铆钉压装的机械化生产;(2)设备结构合理,使用及维护方便;(3)减少操作时间、降低操作强度,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铁路客车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铁路客车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I部的放大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铁路客车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该压装机由机座1、主轴2、减速机3、电动机4、手轮5、上模头6、下模头7、下模底座8和控制箱9等九部分组成,机座1与下模底座8连接固定;下模头7与下模底座8采用磁铁连接且固定;上模头6与主轴2同为磁铁连接固定;手轮5和控制箱9与设备体连接;减速机3和电动机4采用螺栓连接后与设备连接固定。为了方便数据记录和设备保养,特在控制箱中设置了自动计数功能。如图1所示,结合机械冷加工方法和力学基本原理,参照不锈钢材料的理化性能,根据折角塞门不锈钢铆钉的压装作业标准,融入人机工程学基本要求,进行专项攻关,设计出一款专用于塞门体铆钉铆接的设备,该设备的压装方式结合了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有效避免纯外力铆接方式带来的所有弊端,极大的降低了职工的操作强度,节省操作时间,提高作业效率,符合降本增效的管理策略。这里主要从设备外观、能源使用、作用原理、操作方法和效果展示等五个角度来阐述此铆钉压装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铆钉压装机的结构小巧,长×款×高=360mm×490mm×1200mm,外形均匀圆滑无棱角,重量轻,便于定置和移动,操作安全,充分满足人机工程学。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铆钉压装机结合圆周运动和直线运动两种运动形式,需要两种能源提供动力。结合公司能源现状和环保方面要求,设备选用电源和风源两种清洁能源,符合设备使用要求和公司节能减排要求,同时,由于电源与风源的性质,给予设备后期维护以一定的便利条件。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铆钉压装机的工作原理:压装铆钉采用冷加工的方式,使用风源提供的动力使上模头6向下做直线运动,采用电源提供的动力使上模头6做圆周运动,为了更好的帮助圆周运动产生的圆周力克服铆钉的硬度,将上模头6与主轴2之间成178°角倾斜安装,能够有效避免纯直线下压运动力引发的安全隐患,这样,在两种运动的结合下,铆接过程更加顺畅,节省了能源和时间。同时,此种压装方式使得铆钉四周受力均匀,能够保证铆合头边缘均匀无龟裂情况发生,符合工艺要求的球冠状结构。具体操作方法为:结合图1和图2所示,此款设备的结构使得其适用于大部分操作群体,操作时,启动控制箱9内的电源及风源开闭按钮,启动设备,上模头6旋转,转动手轮5调整上模头6位置,将待压装铆钉放入下模底座8上的下模头7内,实现铆钉固定;再次转动手轮5使得上模头6接近铆钉位置,启动控制箱9(采用现有电动控制系统)内的下压按钮,实现铆钉压装动作,压装后由操作人员根据技术标准自行检查铆钉压装质量,并将合格品放入指定区域。结合图3至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图3中,下模头7的直径为28mm,高度为24mm,顶端的直径为9.5mm;上模头6底端的直径为7.7mm,主轴2的直径为70mm,减速机3长为106mm。手轮5高度为22mm,手轮5直径为160mm,机座1支柱长为200mm控制箱9的高度为240mm,控制箱9长度181.2mm,宽度为130mm。机座1的底长为360mm。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铆钉压装机对比前期使用锤子和扁铲纯外力的铆接方式铆接形成的铆钉头外观形状质量,可以看出前期铆钉头外形不均且边缘出现龟裂现象;而观察使用铆钉压装机压装成型铆钉头的外形质量,发现此时铆钉头呈现均匀球冠状,无龟裂现象,符合工艺要求,质量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机座(1)、主轴(2)、减速机(3)、电动机(4)、手轮(5)、上模头(6)、下模头(7)、下模底座(8)和控制箱(9);其特征是:/n所述下模底座(8)固定在机座(1)上,下模头(7)与下模底座(8)采用磁铁连接且固定;所述上模头(6)与主轴(2)固定,手轮(5)固定在机座(1)的支柱上,控制箱(9)固定在机座(1)支柱的内侧;所述减速机(3)和电动机(4)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在设备本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客车用折角塞门铆钉压装机,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机座(1)、主轴(2)、减速机(3)、电动机(4)、手轮(5)、上模头(6)、下模头(7)、下模底座(8)和控制箱(9);其特征是:
所述下模底座(8)固定在机座(1)上,下模头(7)与下模底座(8)采用磁铁连接且固定;所述上模头(6)与主轴(2)固定,手轮(5)固定在机座(1)的支柱上,控制箱(9)固定在机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东雷云赫温雅婷丛林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