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7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包括打印导板,打印导板上开设有用于与人体头皮贴合的连接座,连接座设置有2‑3个,且其与人体体表定位电极贴相互契合配套使用,打印导板中间还开设有导引槽,导引槽具体为2/3弧形,且导引槽的长度为2.0‑2.5cm,内径为4.2mm,打印导板、连接座与导引槽均由3D打印制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3D打印制得带有连接座与导引槽的打印导板,连接座与体表定位电极贴相互契合配套使用,作为精准的体表定位标识,此种契合为“点对点式”,精准度更高,同时3D打印导板的精准放置,可以更精准地指导脑内血肿钻颅穿刺,因定位更精准,成本更低廉,省时高效,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
本技术属于医用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
技术介绍
脑内血肿可以由高血压引起、亦可以由颅脑损伤引起,但多见于高血压脑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脑内血肿导致病人死亡或神经功能障碍,其主要原因是脑内血肿破坏或压迫重要神经结构、如脑内重要神经核团以及各种传导纤维束,以及不可逆转的颅内高压,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后脑疝死亡。常规开颅手术损伤大,尤其对神经核团及传导束的损伤,常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因此各种穿刺手术应运而生,锥颅血肿穿刺引流结合尿激酶溶血,挽救了一部分病人的生命和神经功能,但术中根据CT结合体表自然标识的定位常常导致偏差,CT扫描不按基线进行,体表标识不甚清晰,体表标识过大,常导致厘米级的误差,引流管不能置于术前设定的最佳区域,甚至不能穿刺到血肿,导致手术失败。术中穿刺方向的不确定性,经常导致引流管置于血肿边缘,虽经尿激酶溶血,但效果不佳,血肿迟迟不能引出,导致手术失败。基于此,各种穿刺定位方法接踵而来,3D打印支架也被广泛应用,但对于没有明确自然体表标识的部位、以及体表标识过大的眉弓、鼻根乳突等部位仍难以做到精准,有报道穿刺准确率只在93%左右,影响脑内血肿钻颅穿刺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带有与人为制定用于人体精细体表标识的0.3cm的金属乳头完全匹配的导板底座精准契合,以电钻连接脑内血肿穿刺引流针,精准钻颅穿刺脑内血肿,可以将穿刺的精准率提高到近乎100%,有效的提高了穿刺的精度,便于脑内穿刺使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包括打印导板,所述打印导板上开设有用于与人体头皮贴合的连接座,所述打印导板中间还开设有导引槽。优选的,所述连接座设置有2-3个,且其与人体体表定位电极贴相互契合配套使用。优选的,所述导引槽具体为2/3弧形,且所述导引槽的长度为2.0-2.5cm,内径为4.2mm。优选的,所述打印导板、连接座与导引槽均由3D打印制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3D打印制得带有连接座与导引槽的打印导板,连接座与体表定位电极贴相互契合配套使用,其中体表定位电极贴为直径1.0cm的底座上方连接有0.3cm的金属乳头,利用连接座与体表定位电极贴的作用将打印导板牢固粘贴在头皮上,作为精准的体表定位标识,此种契合为“点对点式”,精准度更高,同时3D打印导板的精准放置,可以更精准地指导脑内血肿钻颅穿刺,因定位更精准,成本更低廉,省时高效,适于推广应用。2、本技术中通过在打印导板上设置有导引槽,导引槽用于固定引流管,其根据手术过程中穿刺需要进行人为设定,指向设定的脑内血肿靶点,因而通过预先设定的导引槽能将引流管放置于术前设定的最佳区域,能精准有效的穿刺到血肿位置,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背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打印导板;2-连接座;3-导引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包括打印导板1,所述打印导板1上开设有用于与人体头皮贴合的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设置有2-3个,且其与人体体表定位电极贴相互契合配套使用,人体体表定位电极贴为直径1.0cm的底座上方连接有高度为0.3cm的金属乳头,在CT扫描时能显影,使用时粘贴在人体体表电极位置,为现有技术,其详细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这里不再赘述,同时粘贴的位置不包括眉间、鼻、外耳道、外眦、乳突中的任何一个,贴合部位为没有明显自然体表标识部位,使得打印导板1可以不需要覆盖眉间、鼻、外耳道、外眦、乳突等不精确的自然体表标识,进而使得打印导板1的制作时间更短、更高效;连接座2为带有与人体体表定位电极贴大小相同内凹的座体,能契合在电极贴上面,完成连接座2与电极贴之间的连接,即可完成打印导板1牢固粘贴在头皮上的操作,作为精准的体表定位标识。所述打印导板1中间还开设有导引槽3,所述导引槽3具体为2/3弧形,且所述导引槽3的长度为2.0-2.5cm,内径为4.2mm,用于固定手术过程中用到的引流管,导引槽3在打印导板1上的位置其根据手术过程中穿刺需要进行人为设定,指向设定的脑内血肿靶点,因而通过预先设定的导引槽3能将引流管放置于术前设定的最佳区域,能精准有效的穿刺到血肿位置,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为了使得成本低廉,省时高效,所述打印导板1、连接座2与导引槽3均由3D打印制得,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精准测量、制备个体独有的人工体表标识、精细的个体化、精准的钻颅穿刺、适合于脑内血肿穿刺手术,便于推广应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导板(1),所述打印导板(1)上开设有用于与人体头皮贴合的连接座(2),所述打印导板(1)中间还开设有导引槽(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导板(1),所述打印导板(1)上开设有用于与人体头皮贴合的连接座(2),所述打印导板(1)中间还开设有导引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脑内血肿钻颅穿刺3D打印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设置有2-3个,且其与人体体表定位电极贴相互契合配套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华凌霄李廷阳
申请(专利权)人:百色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