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77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为中空,其前端为穿刺部,后端连接筒状的壳体;还包括一根贯穿于穿刺针的中空的注药针,所述注药针前端开有注药口,后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螺杆;还包括与螺杆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螺杆转动可带动滑块沿壳体轴向运动;所述注药针固定在滑块上。利用穿刺针进行初步穿刺用于接近目标神经,然后通过旋进的方式精准控制注药针尽量靠近目标神经,达到精准进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神经阻滞针,尤其是一种能够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
技术介绍
连续神经阻滞技术是指将导管精确地留置到目标神经附近,通过导管开口将局麻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附近达到麻醉和疼痛治疗的目的。连续神经阻滞技术所用的医疗器械面临着安全和精确两个矛盾问题。安全主要是指穿刺针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不慎刺入目标神经内部造成神经损伤,精确性则要求导管开口尽可能接近甚至接触目标神经,有利于药物精确地流到到目标神经上发挥药效。其中神经阻滞针是一种利用连续神经阻滞技术原理设计的医疗仪器。现有的神经阻滞针包括穿刺针,穿刺针为中空,远端开有出药口,尾端连接有导管。利用穿刺针穿刺到目标神经附近后通过出药口和导管形成持续上药的通道。现有的神经阻滞针的穿刺主要靠超声波引导然后操作者手动进针,精准度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及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为中空,其前端为穿刺部,后端连接筒状的壳体;还包括一根贯穿于穿刺针的中空的注药针,所述注药针前端开有注药口,后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螺杆;还包括与螺杆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螺杆转动可带动滑块沿壳体轴向运动;所述注药针固定在滑块上。本技术的原理在于:利用穿刺针进行初步穿刺用于接近目标神经,然后通过旋进的方式精准控制注药针尽量靠近目标神经,达到精准进针的目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径向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板,所述螺杆前端与支撑板连接。支撑板对螺杆前端进行支撑,便于螺杆的设置。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杆后端固定在旋钮上,所述旋钮卡接与壳体的后端。旋钮便于操作者驱动螺杆旋转,从而驱动注药针进针。作为另一种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螺杆为中空,所述导管贯穿螺杆与注药针连接。滑块和旋钮上也应该设置相应的通孔,可让导管穿过,使得导管可从整个装置的后端穿过,避免在侧壁上开孔影响操作。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滑块包括分设于支撑板前后侧的前段和后段,所述注药针固定在前段上,所述后段与螺杆螺纹配合;所述前段与后段利用贯穿支撑板的连接杆连接。能够增加滑块的运动路径,从而提高进针调节的范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内壁上开有轴向的防转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延伸进防转槽内的防转凸块。使得旋动螺杆时滑块不随之转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透明段,并标示有刻度。通过在透明段观察滑块的位置,可以了解注药针进行的长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便于把持的握柄。方便把持,便于进针。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穿刺针的穿刺部为斜面。具有较强的穿刺力,减轻穿刺痛苦。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注药口开于注药针前端侧壁,所述注药针的穿刺部为弧面。弧面的穿刺部有效的提高安全性。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现有的穿刺针有两种,一种直径较粗前端为斜面,其优点在于穿透性好,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缺点在于前端过于锋利,容易误伤神经和血管等组织。另一种直径较细前端较钝,其优点在于安全性高,缺点在于穿透性差穿刺时患者痛感强烈。本申请结合了两种穿刺针的优点,摒弃了其缺点。利用穿透性较强的穿刺针进行初步的穿刺,用于抵达目标神经附近,再利用安全性较强的注药针进一步接近目标神经。2、注药针通过旋进式进针更加精确更加容易控制,进针的力度和长度更加可控。进针完毕后注药针的位置也不会因为组织的弹性发生改变。3、尽管采用旋进式进针,但注药针本身并不发生旋转。穿刺时如果注药针发生旋转会产生较强的痛感,而本技术通过旋转旋钮推进滑块,而滑块和注药针并不发生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穿刺针、2壳体、3注药针、4握柄、5导管、6注射器;21透明段、22螺杆、23后段、24防转槽、25防转凸块、26连接杆、27前段、28支撑板、29旋钮;31注药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穿刺针1,所述穿刺针1为中空,其前端为穿刺部,后端连接筒状的壳体2;穿刺针1的穿刺部为斜面。壳体2上设置有便于把持的握柄4。还包括一根贯穿于穿刺针1的中空的注药针3,所述注药针3前端开有注药口31,后端连接有导管5;具体地,注药口31开于注药针3前端侧壁,所述注药针3的穿刺部为弧面。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螺杆22;还包括与螺杆22螺纹配合的滑块(滑块包括前段27和后段23,下文会详细描述),所述螺杆22转动可带动滑块沿壳体1轴向运动;所述注药针3固定在滑块上。还包括径向设置在壳体1内的支撑板28,所述螺杆22前端与支撑板28连接。螺杆22后端固定在旋钮29上,所述旋钮29卡接与壳体的后端,使得旋钮29即能旋转又不会掉落。螺杆22为中空,所述导管5贯穿螺杆22与注药针3连接。滑块和旋钮29上也应该设置相应的通孔,可让导管5穿过,使得导管5可从整个装置的后端穿入,最终与加注装置如注射器6连接。具体地,滑块包括分设于支撑板28前后侧的前段27和后段23,所述注药针3固定在前段27上,所述后段23与螺杆22螺纹配合;所述前段27与后段23利用贯穿支撑板28的连接杆26连接。壳体1内壁上开有轴向的防转槽24,所述滑块(后段23)上设置有延伸进防转槽24内的防转凸块25。可以预见的是,防转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滑块采用方柱的形式,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壳体1上设置有透明段21,并标示有刻度。使用时可采用超声波进行引导。首先通过旋动旋钮29使得注药针3回缩入穿刺针1内。操作人员手持握柄4,利用尖锐的穿刺针1进行穿刺,使得穿刺针1前端到达目标神经附近。然后旋动旋钮29,通过旋钮29带动螺杆22转动,由于与螺杆22螺纹配合的滑块设置有防转机构,使得滑块只能沿螺杆22前后滑动而无法转动。从而让固定在滑块上的注药针3延伸出穿刺针1前端开口且不发生转动。当注药针3前端的注药口31接近目标神经后,利用注射器6通过导管5向目标神经注射麻药,到麻醉和疼痛治疗的目的。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包括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中空,其前端为穿刺部,后端连接筒状的壳体;还包括一根贯穿于穿刺针的中空的注药针,所述注药针前端开有注药口,后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螺杆;还包括与螺杆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螺杆转动可带动滑块沿壳体轴向运动;所述注药针固定在滑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包括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为中空,其前端为穿刺部,后端连接筒状的壳体;还包括一根贯穿于穿刺针的中空的注药针,所述注药针前端开有注药口,后端连接有导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与其同轴的螺杆;还包括与螺杆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螺杆转动可带动滑块沿壳体轴向运动;所述注药针固定在滑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径向设置在壳体内的支撑板,所述螺杆前端与支撑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后端固定在旋钮上,所述旋钮卡接与壳体的后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为中空,所述导管贯穿螺杆与注药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准进针的神经阻滞针,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江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