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77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块和弹性杆,支撑块通过弹性杆连接有夹持机构,加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内分别开设有上半槽和下半槽,第一夹持件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第二夹持件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靠近边缘对垂直应位置分别开有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两端通过螺杆进行连接,连接处均有螺母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肝穿刺是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的简称。患者通常要局部麻醉,运用负压肝穿刺引一秒钟穿刺技术,在B超、CT的定位和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或在腹腔镜的监视下直接穿刺。穿刺获取肝脏标本一般约10~25毫克,经过处理后作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细胞形态。现有技术中已经有很多关于穿刺定位的装置,如申请号为:201720768309.4的中国专利,主要包括包括呈条状的支撑块,支撑块的顶壁为斜面,且支撑块的一端固定有柔性定位片,支撑块上设有柔性定位片的这一端还固定有呈条状的束缚带,束缚带有两条且分别处于支撑块的上侧和下侧,束缚带上固定有当束缚带的两端叠合时使这两个端部可拆卸固连的连接机构;支撑块的顶壁上开设有呈直条状的燕尾槽,燕尾槽和支撑块两者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燕尾槽靠近柔性定位片的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开口,所述的燕尾槽内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燕尾块,燕尾块的上侧固定有具有弹性的弹性杆,弹性杆的上端伸出燕尾槽且该端部弯曲形成用于夹持穿刺针的夹持口,夹持口呈圆弧形且其轴线延伸方向与支撑块顶壁的倾斜方向相一致。但其中设置的夹持口仅用弧状结构夹持穿刺针,夹持显然不够稳固,容易导致穿刺针滑落,使用时,向内推穿刺针时,若夹持口与穿刺针产生位移,容易导致穿刺失败,造成患者额外的痛苦,增加了技术难度,且此专利中夹持口为固定尺寸,不能根据穿刺针尺寸进行调节,使此装置使用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块和弹性杆,所述支撑块通过弹性杆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内分别开设有上半槽和下半槽,所述第一夹持件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二夹持件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靠近边缘垂直位置分别对应开有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所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两端通过螺杆进行连接,连接处均有螺母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螺母处还设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槽和下半槽垂直对应,且上半槽开口向下,下半槽开口向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位移机构,所述位移机构包括滑块、限位挡板、转杆、连杆、固定板,所述滑块上端面固连于第一凸缘下端面且位于背离第一凸缘边缘位置,其下端面穿过第二凸缘的定位孔,所述限位挡板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滑块两侧,且其上端面与第二凸缘上端面平齐,其下端穿过定位孔,所述限位挡板下端面固连于固定板上端面,所述固定板通过连接件与第二凸缘固连,所述连杆一端与滑块枢接,另一端与转杆一端枢接,所述转杆另一端与固定板枢接。进一步的,所述转杆另一端同轴连接有手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一侧面紧贴定位孔孔壁,且与第二凸缘垂直。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槽和下半槽槽壁分别黏连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上开有多个通孔。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配合可将穿刺针穿过上半槽和下半槽,以实现不同型号的穿刺针的夹持;(2)通过设置的位移机构可以实现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相对位移,从而调整两者间距至合适位置以使穿刺针夹持在两者之间,通过转动手柄带动转杆,从而带动连杆,连杆带动其上的滑块沿两侧的限位挡板上下滑动,从而使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间距调整,便于防止穿刺针,放置好后,根据穿刺针尺寸转动手柄,使穿刺针固定在两个夹持件间。(3)通过设置的螺杆与螺母的配合进一步将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进行固定,设置在螺母端的垫片可以减少螺母与凸缘接触端的磨损,同时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使其更加稳固。(4)通过设置在半槽内的橡胶垫可以增加夹持机构与穿刺针的摩擦力,使其不易从夹持机构脱落,更进一步在橡胶垫上开设了多个通孔,可以进一步增大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N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为:支撑块-1、通过弹性杆-2、夹持机构-3、第一夹持件-4、第二夹持件-5、上半槽-6、下半槽-7、第一凸缘-8、第二凸缘-9、第一螺纹通孔-10、第二螺纹通孔-11、螺杆-12、螺母-13、垫片-14、位移机构-15、滑块-151、限位挡板-152、转杆-153、连杆-154、固定板-155、连接件-156、手柄-157、定位孔-16、橡胶垫-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块1和弹性杆2,所述支撑块1通过弹性杆2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内分别开设有上半槽6和下半槽7,所述第一夹持件4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8,所述第二夹持件5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9,所述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靠近边缘垂直位置分别对应开有第一螺纹通孔10和第二螺纹通孔11,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两端通过螺杆12进行连接,连接处均有螺母13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螺母13处还设有垫片14。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槽6和下半槽7垂直对应,且上半槽6开口向下,下半槽7开口向上。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位移机构15,所述位移机构15包括滑块151、限位挡板152、转杆153、连杆154、固定板155,所述滑块151上端面固连于第一凸缘8下端面且位于背离第一凸缘8边缘位置,其下端面穿过第二凸缘9的定位孔16,所述限位挡板152有两块,分别滑动连接于滑块151两侧,且其上端面与第二凸缘9上端面平齐,其下端穿过定位孔16,所述限位挡板152下端面固连于固定板155上端面,所述固定板155通过连接件156与第二凸缘9固连,所述连杆154一端与滑块151枢接,另一端与转杆153一端枢接,所述转杆153另一端与固定板155枢接。进一步的,所述转杆153另一端同轴连接有手柄15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152一侧面紧贴定位孔16孔壁,且与第二凸缘9垂直。进一步的,所述上半槽6和下半槽7槽壁分别黏连有橡胶垫17,所述橡胶垫17上开有多个通孔。使用时,转动手柄157,手柄157带动转杆153转动,转杆153带动连杆154移动,从而带动滑块151沿限位挡板152向上移动,滑块152带动其上的第一夹持件4上移,当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间距足够时,将穿刺针穿过上半槽6与下半槽7之间,再次反向转动手柄157,直至上半槽6与下半槽7分别和穿刺针上表面与下表面接触,其上的橡胶垫17分别与穿刺针接触,此时,将螺杆12穿过第一螺纹通孔10和第二螺纹通孔11,两端用垫片14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块(1)和弹性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通过弹性杆(2)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内分别开设有上半槽(6)和下半槽(7),所述第一夹持件(4)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8),所述第二夹持件(5)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9),所述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靠近边缘垂直位置分别对应开有第一螺纹通孔(10)和第二螺纹通孔(11),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两端通过螺杆(12)进行连接,连接处均有螺母(13)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包括支撑块(1)和弹性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通过弹性杆(2)连接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内分别开设有上半槽(6)和下半槽(7),所述第一夹持件(4)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一凸缘(8),所述第二夹持件(5)两端为向外延伸的第二凸缘(9),所述第一凸缘(8)和第二凸缘(9)靠近边缘垂直位置分别对应开有第一螺纹通孔(10)和第二螺纹通孔(11),所述第一夹持件(4)和第二夹持件(5)两端通过螺杆(12)进行连接,连接处均有螺母(13)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3)处还设有垫片(1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槽(6)和下半槽(7)垂直对应,且上半槽(6)开口向下,下半槽(7)开口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肝病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还包括位移机构(15),所述位移机构(15)包括滑块(151)、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丽亚·热哈提何方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