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艳专利>正文

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938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针对胸部穿刺过程中需要做到精确的穿刺导向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外壁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B超探头,所述安装板底部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两侧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调节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螺纹块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穿刺斗。本发明专利技术调节第二调节旋钮将穿刺斗紧紧固定住,穿刺针通过穿刺斗后导向管正对病人的穿刺位置,可以精确的对病人的胸腔进行穿刺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B超定位
,尤其涉及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胸腔积液在临床上非常多见,正确及时的行胸腔穿刺病因诊断是治疗和预后的关键,那么穿刺之前对胸水进行定量和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往往需要穿刺的患者都会收住院进一步诊治,然而欲行胸腔穿刺只凭一张胸片结果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你有足够的把握它肯定就是胸水。很多疾病如胸膜粘连在胸片上容易与胸腔积液混淆,况且胸片对游离性胸腔积液只是粗略的判断为少量、中等量、大量积液,患者胸片、胸部CT均考虑为胸腔积液,明确积液性质,需行胸穿。胸穿之前一定要先行胸腔B超检查,穿刺点的选择,积液量多少,进针深度等均取决于胸腔B超的结果。需要注意是:做B超时患者的体位与临床操作胸穿时的体位有所不同,在B超室内标记好的穿刺点,回到病房并不绝对是肋间隙所在点,所以在穿刺点上下叩诊找准肋间极其关键,如遇到比较肥胖的患者肋间不明显,按穿刺点一针下去碰到骨头就心灰意冷了。没有任何操作是绝对安全的,虽说已B超定位,但保持一个原则:垂直进针、下一肋骨上缘进针、见到积液就停止进针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包括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底部外壁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B超探头(9),所述安装板(4)底部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架(3),所述调节架(3)的两侧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穿过调节架(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8),所述螺纹杆(10)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螺纹块(13)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架(12),所述定位架(12)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穿刺斗(15),穿刺斗(1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11),所述穿刺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包括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底部外壁的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有B超探头(9),所述安装板(4)底部外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架(3),所述调节架(3)的两侧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穿过调节架(3)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调节旋钮(8),所述螺纹杆(10)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13),螺纹块(13)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定位架(12),所述定位架(12)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穿刺斗(15),穿刺斗(15)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调节旋钮(11),所述穿刺斗(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显示器(6),显示器(6)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数据传导线(7),数据传导线(7)的一端穿过安装板(4)固定连接在B超探头(9)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超定位穿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两侧外壁上均开有滑槽,两个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艳郭磊李晓营游会增穆柯晓高红英闫娟于娜娜李小明陈芳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