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翼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937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包括环体一,环体一的外侧壁的周向均布开设有多个球面槽一;卡装定位结构,设在环体一上,用于实现穿刺针的管体和环体一的紧固连接;环体二,套装设在环体一的外部;倾角调整装置一,包括三组均布设且结构相同的磁力表座,磁力表座包括磁力座和设在磁力座上的连杆组件,连杆组件背离磁力座的一端设有球头一,球头一卡装在球面槽一内且能在球面槽一内转动,环体一上设有用于固定球头二的位置的紧定结构一,磁力座与环体二可拆卸式连接;多个支撑体,均布的设在环体二下方且与环体二固定,用于给装置提供支撑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体的结构简单,稳定性和可调节性好,提高了穿刺的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神经内科手术用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脑血管病,俗称中风,其是一种老年常见病,因其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而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幸存者也往往要面对躯体功能障碍、视力、听力缺失、认知功能下降和情感人格改变等一系列神经精神功能损害的症状,还得承受由躯体疾病所引起的沉重心理负担。严重的后遗症往往显著降低脑血管病幸存者的生活独立性,使患者生活质量和自然社会环境适应能力明显下降。随着我国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寻找有效的脑血管病防治方法是广大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血管内介入技术是一项新发展起来的防治脑血管病的方法,其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介入技术毕竟是一项有创性操作并有一定的并发症,因此操作人员是否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从业经验将影响介入操作的成败。在目前的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手术中,一般的采用的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体一(12),用于套装穿刺针的管体,所述环体一(12)的外侧壁的周向均布开设有多个球面槽一;/n卡装定位结构(11),设置在环体一(12)上,用于实现穿刺针的管体和环体一(12)的紧固连接;/n环体二(8),套装设置在所述环体一(12)的外部;/n倾角调整装置一(9),包括三组均布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磁力表座,所述磁力表座包括磁力座(902)和设置在磁力座(902)上的连杆组件(901),所述连杆组件(901)背离磁力座(902)的一端设置有球头一,所述球头一卡装在所述球面槽一内且能在所述球面槽一内转动,所述环体一(12)上设置有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体一(12),用于套装穿刺针的管体,所述环体一(12)的外侧壁的周向均布开设有多个球面槽一;
卡装定位结构(11),设置在环体一(12)上,用于实现穿刺针的管体和环体一(12)的紧固连接;
环体二(8),套装设置在所述环体一(12)的外部;
倾角调整装置一(9),包括三组均布设置且结构相同的磁力表座,所述磁力表座包括磁力座(902)和设置在磁力座(902)上的连杆组件(901),所述连杆组件(901)背离磁力座(902)的一端设置有球头一,所述球头一卡装在所述球面槽一内且能在所述球面槽一内转动,所述环体一(1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球头二的位置的紧定结构一(10),所述磁力座(902)与所述环体二(8)可拆卸式连接;
多个支撑体(6),均布的设置在环体二(8)下方且与环体二(8)固定,用于给装置提供支撑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穿刺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二(8)包括环圈(801),所述环圈(801)外侧壁周向均布设置有多个球头二(802),所述球头二(802)分别与环圈(801)固定;
所述支撑体(6)靠近环体二(8)的一端设置有球面结构,所述球面结构上开设有球面槽二,所述球面槽二内卡装有球头二(802),所述球头二(802)能在所述球面槽二内转动,所述球面结构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球头二(802)的位置的紧定结构二(7);
所述支撑体(6)为伸缩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套装有杆体,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杆体的位置的紧定结构三(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脑血管介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刘萍萍
申请(专利权)人:张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