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413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可以安装在流体传导管管壁上的流动传感件,它基本上垂直于管的纵轴线,所述流动传感件包括: -一端刚性地连接在传导管壁上的金属外管,它浸入流动的流体中,并以端部支承梁的形式能通过由所述流体的作用力而偏转,所述金属外管的自由端是密封的, -安装在外管自由端上的阻流体, -伸入外管且与外管有一定间隔地刚性安装的内管,在内管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支承着对称于通过内管轴线的切割面安装的偶数个绝缘电极,内管和外管相结合形成电容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安装在流体传导管的管壁上并基本上与管的纵轴线相垂直的流动传感件。DE—A3616777叙述可用来测定流动的流体的质量流率的流动传感件,它安装在流体传导管的管壁上,并基本上与管的纵轴线相垂直,流动传感件包括—具有一端刚性地和管壁相连接的测量板,它浸入流动的流体中,并以端部支承柱的方式,能通过由流体的作用力而偏转方向,—在测量板上设置两个电容式电极,—平行于测量板设置的基准板,—测量板和电容式电极相结合,形成两个串联式电容器。EP—A26715揭示用来测量流动流体的容积的流动传感件,它安装在流体传导管的管壁上,基本上垂直于管的纵轴线,流动传感件包括—安装在管壁上具有一端作为枢轴的吊杆,它浸入流动的流体中,并能通过由流体的作用力使吊杆偏转方向,—安装在吊杆自由端的阻流体,—阻流体具有和管的纵轴线成90°角的流动接触面。DE—A2413245揭示安装在流体传导管管壁上用于测量流动速率的流动传感件,它基本垂直于管的纵轴线,流动传感件包括—具有一端安装在导电管壁上的管子,它浸入流动的流体中,并能通过由流体的作用力而偏转方向,—横向地安装在管子上的阻流体,—阻流体具有和传导管纵轴线成90°角的流动接触面,—在管子中设置四个应变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动传感件,通过其零件的不同的结构和/或布置,可以用作流动指示器,即用于指示流动的有无的单一构件,和/或用作流动速率传感件,和/或用作测量容积的流动传感件,和/或用作质量流动传感件,和/或用作密度传感件,和/或用作粘度传感件。因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能安装在流体传导管管壁的流动传感件,它基本垂直于管的纵轴线流动传感件包括—一端刚性地和传导管管壁连接的金属外管,它浸入流动的流体中,并以端部支承梁的方式能通过所述流体的作用力而偏转,所述金属外管的自由端是密封的,—安装在外管自由端的阻流体,—伸入外管且与外管有一定的间隔地刚性安装的内管,—内管至少部分外表面支承着对称于通过内管轴线的切割面安装的偶数个绝缘电极,内管和外管相结合形成电容器。在申请人的美国专利第4716770号中,不得不依靠已叙述的仅仅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传感件,与涡流流量表共同形成电容器,但是,电容传感件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改进的。此外,现有技术的传感件不浸入流动的流体中,而在流体流过具有进出通道的阻流体的孔中设置传感件。在那一点上,在流体中通过涡流引起的压力变化使成为和阻流体分开进行测量。在本专利技术中,直接地在阻流体上通过流动流体的作用力进行测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管的端部附近,外管的内表面设有具有喷镀在电极层上的绝缘层,并和电极相结合形成电容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阻流体具有和传导管纵轴线构成除90°以外的角度的流动接触面。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另一新结构,阻流体的流动接触面倾斜于传导管纵轴线大约成45°。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设有4个电极,4个电极最好是面积相等,且使其切面倾斜于管的纵轴线成45°角。在再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和4个电极一起,使切面倾斜于管的纵轴线成45°角,在管端附近,在外管的内表面上设置绝缘层,并支承电极层,绝缘层和4个电极形成电容器。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大略地显示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的标号,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在管中的流动传感件的透视图。图2显示以不同方法固定安装在管中的流动传感件的示意图。图3是浸入流体中的部分流动传感件的断面图和底视图。图4是具有4个电容器的流动传感件的底视图。图5是图3组件的另一新结构的纵断面图。图1是显示安装在管1的管壁上的流动传感件的透视图,它的一端刚性地固定在该壁上。这样,正如从管1的部分切开处可以看出,以端部支承柱或悬臂的方式延伸在管1中的流动传感件2的部分浸入在管1流动的流体3中。在管1的外部,流动传感件2具有安装测量由流动传感件2发生的电信号的箱4。在管1中流动的流体3可以是液体,例如水或乳剂、气化物、气体例如空气或粉状物质。图1还显示流动传感件2具有包括安装在外管5密封的自由端的阻流体6在内的金属外管5。阻流体6的流动接触面和管1的纵轴线形成一个角度,但最好不是90°。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阻流体6最好是圆片状的,另外,也可以是平面和/或立体形的阻流体6。通过由流体3在外管5自身和阻流体6上的作用力使外管5转向。如果冲击在阻流体6上的角度不是90°,那么,阻流体6将在较大范围或较小范围内从管1的纵轴线方向偏离而转向。图2a至2d显示在管1上固定和可拆卸地安装流动传感件2的不同方法。图2说明在管壁上用螺帽7拧在螺颈上的方法,可以把流动传感件2固定在应有的位置上,以便形成紧密接合。图2b显示用平板8来代替图2a的螺帽7,平板8必须固定于安装在管1的逆向板上,以提供一种所谓“三重夹具联结”。在图2c中所显示的用来代替图2a螺帽7的是在欧洲通常使用的样式连接的乳白管的部分9,是在管1上设置的配合部分。图2d显示一种凸缘式连接也是可能的,朝该端方向流动传感件2设有凸缘10,是在管1上设置的配合凸缘。现在进一步说明图3至图5的流动传感件内部的基本结构和辅助设备。图3a以纵断面图显示流动传感件2,而图3b以底视图显示流动传感件2。为了简化说明起见,省去了阻流体6。外管5装有刚性地安装好的内管11,内管11延伸到外管5的中空区12,并与外管5相距一定的间隔,以便与作用在外管上的力相隔离。内管11和外管5最好由不锈钢制成。内管11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截面,第1截面11a比第二截面11b具有较大的外径,第1截面11a支承通过内管11的轴线的切面对称地安装的成双数的绝缘电极13、14,并和外管5的内表面相结合,形成电容器。可以看出,在图3的实施例中设有两个电极,它们位于外管5的自由端的附近,在该外管的转向是最大的。在图3b中,前面提到的切面与纸的平面相垂直,在该图中切面的直径线X—X是可见的。在内管11的外表面上设置电极13、14,并在该表面和电极之间设置绝缘部分15。例如,可以由粘附层成形绝缘部分15,例如像薄金属片、金属的电极13、14附装在外管11的截面11b的绝缘部分15上。在电极13、14和外管5的内表面之间有一气隙15,即使在使用状态下,外管5处在最大转向时,气隙15仍如此大小,电极13、14将不会接触内表面。外管5在其自由端上由密封体17密封。除绝缘部分15的下端表面外,电极13、14覆盖内管11的第二截面11b表面的较大部分。离开间隙18、19导线20、21连接在电极13、14上。这些都贯穿在内管11中空的内部,在箱4内达到测定电子信号的目的。与图3a相对应的底视4显示一个具有对称地安装在前述切面上的4个电极22、23、24、25的优选实施例。这就具有另外两个间隙26、27,以便使4个电极22、23、24、25之间相互绝缘。为了清晰起见,在图4中已经省去了导线20、21和另外两根相对应的导线。如果流动传感件具有上述4个电极,那么前述切面的直径线X—X和管1的纵轴线必须形成一个大约45°的角。此外,两个相对电极例如电极23、24分别地竖直在管1纵轴线的上方和下方。而上述纵轴线与另外两个相对的电极22、25在中央相交。图5以零件断面图显示图3装置的另一种新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迪伦·帕德里克克劳迪恩·米歇尔海特·斯威恩莱瑟·索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德雷斯和霍瑟·弗罗泰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