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6374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储液截止阀23,设置于配管161,在非通电状态下开阀;模拟截止阀22,设置于配管162,在非通电状态下闭阀;操作判定部61,将制动踏板10处于被操作的状况设为操作执行状况,判定现状是否为操作执行状况;以及电流控制部62,在由操作判定部61未判定现状是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储液截止阀23供给第一电流,在由操作判定部61判定现状是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储液截止阀23供给比第一电流大的第二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动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制动控制装置构成为即使在产生了无法对各装置进行供电等电气系统的异常的情况下,也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对应地机械性地产生主压(主缸的输出压)。这样的结构例如具备:与制动操作对应地输出制动液的液压室、行程模拟器、储液器、设置在将液压室和行程模拟器连接的流路的模拟截止阀、以及设置在行程模拟器与储液器之间的储液截止阀。模拟截止阀为在非通电状态下闭阀的常闭型的电磁阀。若点火开关接通,则模拟截止阀通常被通电,成为开状态。这里,在日本特开2009-23553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的控制:每次踩下制动踏板时使对模拟截止阀的供给电流(控制电流)变大,然后使供给电流变小。由此,能够实现制动控制中的省电力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3553号公报然而,上述制动控制装置在省电力化和制动感恶化的抑制兼备的观点上,存在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事情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得省电力化和制动感恶化的抑制的制动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制动控制装置具备:储液器,经由第一流路与液压室连接,其中,该液压室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输出制动液;行程模拟器,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和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的第二流路,从所述液压室被供给制动液,由此对所述制动操作部件施加反作用力压力;储液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比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连接部分更靠所述储液器侧,在非通电状态下开阀;操作判定部,将所述制动操作部件处于被操作的状况设为操作执行状况,判定现状是否为所述操作执行状况;以及电流控制部,在由所述操作判定部未判定现状是所述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所述储液截止阀供给第一电流,在由所述操作判定部判定现状是所述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所述储液截止阀供给比所述第一电流大的第二电流。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未进行制动操作的状况下,对储液截止阀的供给电流较小,能够实现省电力化。另外,能够像通常那样对模拟截止阀进行控制,不论制动操作的有无都能够开阀,因此抑制由于行程模拟器与液压室的连接被遮断而导致的制动感觉的恶化。即,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兼得省电力化和制动感恶化的抑制。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本实施方式的制动控制装置的车辆用制动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省电力控制的一例的时序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的制动ECU的结构图。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省电力控制的一例的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说明中使用的各图为概念图,各部分的形状有时未必是严谨的。如图1所示,车辆用制动装置BF具备主缸1、反作用力产生装置2、模拟截止阀22、储液截止阀23、伺服压产生装置4、致动器5、轮缸541~544、各种传感器71~77和制动ECU6。车辆用制动装置BF包括制动控制装置A。主缸1是与制动踏板(相当于“制动操作部件”)10的操作量对应地将制动液供给到致动器5的部位,具备缸体11、盖缸12、输入活塞13、第一主活塞14和第二主活塞15。制动踏板10只要是能够由驱动器制动操作的制动操作单元即可。缸体11是前方被封堵而在后方开口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壳体。在缸体11的内周侧的靠后方设置有朝内呈凸缘状突出的内壁部111。内壁部111的中央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111a。另外,在缸体11的内部的内壁部111的前方设置有内径稍小的小径部位112、113。即,小径部位112、113从缸体11的内周面呈环状突出。在缸体11的内部,以能够与小径部位112滑动接触地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有第一主活塞14。同样,以能够与小径部位113滑动接触地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配设有第二主活塞15。盖缸12由大致圆筒状的缸体部121、蛇腹筒状的保护罩122、以及杯状的压缩弹簧123构成。缸体部121配置在缸体11的后端侧,与缸体11的后侧的开口同轴地嵌合。缸体部121的前方部位121a的内径比内壁部111的贯通孔111a的内径大。另外,缸体部121的后方部位121b的内径比前方部位121a的内径小。防尘用的保护罩122能够以蛇腹筒状在前后方向上伸缩,在其前侧组装为与缸体部121的后端侧开口接触。在保护罩122的后方的中央形成有贯通孔122a。压缩弹簧123是配置在保护罩122的周围的螺旋状的施力部件,以其前侧与缸体11的后端抵接、后侧接近保护罩122的贯通孔122a的方式被缩径。保护罩122的后端和压缩弹簧123的后端与操作杆10a结合。压缩弹簧123将操作杆10a向后方施力。输入活塞13是与制动踏板10的操作对应地在盖缸12内滑动的活塞。输入活塞13是在前方具有底面且在后方具有开口的有底大致圆筒状的活塞。构成输入活塞13的底面的底壁131与输入活塞13的其他的部位相比直径较大。输入活塞13以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的方式且液密性地配置在缸体部121的后方部位121b,底壁131进入缸体部121的前方部位121a的内周侧。在输入活塞13的内部配设有与制动踏板10连动的操作杆10a。操作杆10a的前端的枢轴10b能够将输入活塞13向前侧按动。操作杆10a的后端通过输入活塞13的后侧的开口和保护罩122的贯通孔122a而向外部突出,与制动踏板10连接。在制动踏板10被踩下操作时,操作杆10a一边在轴向上按动保护罩122和压缩弹簧123一边前进。伴随着操作杆10a的前进,输入活塞13也连动地前进。第一主活塞14以能够在轴向上滑动的方式配设在缸体11的内壁部111。在第一主活塞14中,加压筒部141、凸缘部142和突出部143从前方侧依次地一体形成。加压筒部141形成为在前方具有开口的有底大致圆筒状,在与缸体11的内周面之间具有间隙,与小径部位112滑动接触。在加压筒部141的内部空间中,在与第二主活塞15之间配设有螺旋弹簧状的施力部件144。通过施力部件144而将第一主活塞14向后方施力。换言之,第一主活塞14被施力部件144朝向所设定的初始位置施力。凸缘部142与加压筒部141相比为大径,与缸体11的内周面滑动接触。突出部143与凸缘部142相比为小径,配置为相对于内壁部111的贯通孔111a液密性地滑动。突出部143的后端穿过贯通孔111a而向缸体部121的内部空间突出,从缸体部121的内周面分离。突出部143的后端面构成为从输入活塞13的底壁131分离,该分离距离能够变化。这里,通过缸体11的内周面、第一主活塞14的加压筒部141、和第二主活塞15而划分出“第一主室1D”。另外,在第一主室1D的后方,通过缸体11的内周面、小径部位112、内壁部111和第一主活塞14而划分出“后方室1Z”。第一主活塞14的凸缘部142对后方室1Z进行前后区分,在凸缘部142的前侧划分出“第二液压室1C”,在凸缘部142的后侧划分出“伺服室1A”。第二液压室1C的容积由于第一主活塞14的前进而减少,第二液压室1C的容积由于第一主活塞14的后退而增加。另外,通过缸体11的内周面、内壁部111、缸体部1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具备:/n储液器,经由第一流路与液压室连接,其中,该液压室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输出制动液;/n行程模拟器,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和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的第二流路,从所述液压室被供给制动液,由此对所述制动操作部件施加反作用力压力;/n储液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比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连接部分更靠所述储液器侧,在非通电状态下开阀;/n操作判定部,将所述制动操作部件处于被操作的状况设为操作执行状况,判定现状是否为所述操作执行状况;以及/n电流控制部,在由所述操作判定部未判定现状是所述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所述储液截止阀供给第一电流,在由所述操作判定部判定现状是所述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所述储液截止阀供给比所述第一电流大的第二电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30 JP 2018-0691351.一种制动控制装置,具备:
储液器,经由第一流路与液压室连接,其中,该液压室与制动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地输出制动液;
行程模拟器,经由所述第一流路和与所述第一流路连接的第二流路,从所述液压室被供给制动液,由此对所述制动操作部件施加反作用力压力;
储液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比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的连接部分更靠所述储液器侧,在非通电状态下开阀;
操作判定部,将所述制动操作部件处于被操作的状况设为操作执行状况,判定现状是否为所述操作执行状况;以及
电流控制部,在由所述操作判定部未判定现状是所述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所述储液截止阀供给第一电流,在由所述操作判定部判定现状是所述操作执行状况的情况下,向所述储液截止阀供给比所述第一电流大的第二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操作判定部判定所述制动操作部件被操作的盖然性是否高,
所述操作执行状况包括所述制动操作部件被操作的盖然性高的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制动控制装置具备模拟截止阀,其中,所述模拟截止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流路中的比所述连接部分更靠所述液压室侧,在非通电状态下闭阀,被供给的电流越大则该模拟截止阀的开度越大,
所述电流控制部配合定时来执行减小对所述模拟截止阀的供给电流的节流控制,其中,在上述定时将对所述储液截止阀的供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胁邦博野村润石田康人小林达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德克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