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机及轧机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636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8:03
一种轧机,具备: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将所述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相对地移动,所述轧机的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中的对所述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被设定于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所述轧机具备:距离传感器,构成为计测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中的至少一方的辊的所述轧制部分的辊挠曲量;以及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轧机及轧机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机和轧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的轧机具备: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第一辊的两端将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第一辊相对于第二辊相对地移动。并且,当使用轧机对条钢进行轧制时,存在有产生条钢的截面的形状精度不良、条钢的长度方向上的弯曲等问题,该轧机中的设定于上述轧机的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中的对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被设定于从第一支撑部至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第二支撑部至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将在这样设定的轧制部分进行轧制的上述轧机称为“非中心轧机”)。因此,在以往的非中心轧机中,在轧制前检测轧制部分的位置,基于该位置信息分别设定辊两端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从而进行用于提高条钢的截面形状精度的控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6-465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以往的非中心轧机所使用的形状控制的方法中,存在有轧制的条钢的截面形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使用非中心轧机的条钢的轧制中,实现高精度的形状控制。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专利技术为一种轧机,具备: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将所述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相对地移动,所述轧机的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中的对所述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被设定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所述轧机具备:距离传感器,构成为计测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中的至少一方的辊的所述轧制部分处的辊挠曲量;以及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通过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来明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使用非中心轧机的条钢的轧制中,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形状控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10的正面概略图。图2是表示轧机10的控制部40与其它装置的关系的图。图3的上图是表示在辊对挠曲的状态下夹持条钢1进行轧制的状态的图,图3的下图是用于说明第一辊14a的辊挠曲量的说明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10的正面概略图。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10的正面概略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以下事项。一种轧机,具备: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将所述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相对地移动,所述轧机的特征在于,设定于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中的对所述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被设定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所述轧机具备:距离传感器,构成为计测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中的至少一方的辊的所述轧制部分处的辊挠曲量;以及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根据这样的轧机,在使用非中心轧机的条钢的轧制中,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在该轧机中,也可以是,所述轧制部分在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设定有多个。根据这样的轧机,即使使用任意的轧制部分来进行条钢的轧制,也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在该轧机中,也可以是,设定于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所述轧制部分的每一个轧制部分分别具备至少一个所述距离传感器。根据这样的轧机,能够省略使距离传感器移动的机构,因此能够简化距离传感器所涉及的结构。在该轧机中,也可以是,具备可动支撑装置,该可动支撑装置将所述距离传感器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根据这样的轧机,与多个轧制部分的每一个轧制部分分别设置距离传感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距离传感器。在该轧机中,也可以是,所述可动支撑装置具备:安装部,安装有所述距离传感器;轨道部,供所述安装部能够滑动地卡合;以及驱动装置,使所述安装部沿所述轨道部移动。根据这样的轧机,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实现可靠的可动支撑。在该轧机中,也可以构成为能够计测所述轧制部分的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所述辊挠曲量。根据这样的轧机,能够根据轧制部分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辊挠曲量来把握条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能够使条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的厚度均等地接近。在该轧机中,所述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条钢的轧制的执行期间,实时地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根据这样的轧机,在使用非中心轧机的条钢的轧制中,能够实现更高精度的形状控制。在所述轧机中,也可以是,在所述轧制部分,在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分别设有轧辊型缝。根据这样的轧机,由于在使用了设有轧辊型缝的辊对的轧制中,通常作为非中心轧机来进行轧制(频繁地进行),因此本专利技术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一种轧机的控制方法,所述轧机具备: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将所述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相对地移动,所述轧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设定于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的对所述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设定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计测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中的至少一方的辊的所述轧制部分处的辊挠曲量;以及基于所述辊挠曲量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根据这样的轧机的控制方法,起到与所述轧机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10===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10是对成为轧制对象的条钢1进行轧制的装置,被用作非中心轧机。该非中心轧机是指在进行轧制时的条钢1的位置具有特征的轧机10,详细情况见后述。作为条钢1的例子,能够列举扁钢、型钢、棒钢、线材、钢轨等,是指相比截面积的大小程度而言长度非常大的形状的钢材。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扁钢作为条钢1来进行轧制。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轧机10的正面概略图。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机,具备:/n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n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将所述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相对地移动,/n所述轧机的特征在于,/n设定于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中的对所述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被设定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n所述轧机具备:/n距离传感器,构成为计测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中的至少一方的辊的所述轧制部分处的辊挠曲量;以及/n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7 JP 2018-0595501.一种轧机,具备:
辊对,包括用于对轧制对象的条钢进行轧制的第一辊以及第二辊;以及
第一液压压下装置和第二液压压下装置,分别与在所述第一辊的两端将所述第一辊支撑为能够旋转的第一支撑部以及第二支撑部连接,使所述第一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相对地移动,
所述轧机的特征在于,
设定于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局部连续的区域中的对所述条钢进行轧制的部分即轧制部分被设定在从所述第一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与从所述第二支撑部至所述轧制部分为止的距离互不相同的位置,
所述轧机具备:
距离传感器,构成为计测所述第一辊以及所述第二辊中的至少一方的辊的所述轧制部分处的辊挠曲量;以及
控制部,构成为基于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控制所述第一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和所述第二液压压下装置的压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轧制部分在所述辊对的长度方向上的不同的位置设定有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
设定于不同的位置的多个所述轧制部分的每一个轧制部分分别具备至少一个所述距离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轧机具备可动支撑装置,所述可动支撑装置将所述距离传感器支撑为能够沿所述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支撑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谷力造丸山恭彦工藤友弘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普蓝特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