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
技术介绍
悬架零部件涉及金属、橡胶等诸多类型的零部件,在强度冲击试验中,锤头完成冲击后通常会反弹并对样件造成二次冲击,二次冲击时锤头对样件施加的冲击功是无法控制的,试验结果准确性会受到极大影响。相关技术的冲击试验台,尚无法简单、有效、可靠的实现对锤头运动的控制,无法防止锤头对试验样件的二次冲击,同时相关技术的冲击试验台的自动化收放功能较薄弱,对悬架零部件的强度冲击试验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可实现锤头机构的自动收放,同时也防止了锤头机构二次冲击悬架零部件。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包括基座、锤头机构、驱动电机、电磁离合器及锤头收放机构;锤头机构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锤头机构用于对悬架零部件进行冲击;驱动电机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力;电磁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连接;锤头收放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1);/n锤头机构(2),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锤头机构(2)用于对悬架零部件进行冲击;/n驱动电机(3),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3)用于提供驱动力;/n电磁离合器(4),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n锤头收放机构(5),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4)连接,所述锤头收放机构(5)用于通过线缆对所述锤头机构(2)实现自动收放、以防止所述锤头机构(2)二次冲击悬架零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锤头机构(2),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锤头机构(2)用于对悬架零部件进行冲击;
驱动电机(3),设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3)用于提供驱动力;
电磁离合器(4),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连接;
锤头收放机构(5),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4)连接,所述锤头收放机构(5)用于通过线缆对所述锤头机构(2)实现自动收放、以防止所述锤头机构(2)二次冲击悬架零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头收放机构(5)包括:
线滚结构(50),包括缠设有线缆的线滚主体(500)、设于所述线滚主体(500)两端的第一线滚端盖(501)和第二线滚端盖(502);
传动轴(51),包括连接于靠近所述电磁离合器(4)的所述第一线滚端盖(501)上的第一传动轴(510)、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3)的驱动轴通过所述电磁离合器(4)驱动连接的第二传动轴(511),所述第二传动轴(511)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510)中;所述第二传动轴(511)穿设于所述线滚主体(500)、第一线滚端盖(501)和第二线滚端盖(502);
回力弹簧(52),设于远离所述电磁离合器(4)的所述第二线滚端盖(502)上;
反转自锁结构(53),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11)上,并连接于靠近所述电磁离合器(4)的所述第一线滚端盖(501);
防二次冲击自锁结构(54),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11)上,并连接于远离所述电磁离合器(4)的所述第二线滚端盖(502);
所述反转自锁结构(53)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轴(511)带动所述防二次冲击自锁结构(54)转动、以使所述防二次冲击自锁结构(54)限制所述第二线滚端盖(502)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零部件冲击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滚端盖(501)内设有一第一凹槽(5010);
所述反转自锁结构(53)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轴(511)并设于所述第一凹槽(5010)中的第一棘轮(530)、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线滚端盖(501)的多个第一棘爪(531);所述第一棘轮(530)的圆周呈齿轮状,多个所述第一棘爪(531)设于所述第一棘轮(530)的圆周呈齿轮处。
技术研发人员:何洋,陈海滨,刘汉文,刘超,潘子安,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