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蒸汽发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5624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槽塔结合的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双源蒸汽发生系统,包括熔融盐储热系统,导热油储热系统和蒸汽发生系统。其中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再热器,过热器,蒸发器,预热器;熔融盐储热系统包括热盐罐和冷盐罐;导热油储热系统包括热油罐和冷油罐。熔融盐储热系统和导热油储热系统的设计负荷按照储热时长和其在系统中承担的热负荷进行匹配。此系统将槽式和塔式集热相结合,把塔式集热作为蒸汽发生器的高温热源,加热蒸汽发生器的高温段,把槽式集热作为低温热源,加热蒸汽发生系统的预热段。双源蒸汽发生系统减小整个换热系统的火用损失,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太阳能热发电站的投资成本,提高运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源蒸汽发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发电领域,特别是以熔融盐为传热工质的塔式光热电站、以导热油或熔盐为传热工质的槽式电站中。
技术介绍
当前,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90GW,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25GW。而风光资源的间歇性,为其利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收纳这种随意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因此造成严重的弃风弃光问题。搭配储热系统的太阳能热发电站不仅可以在融合多种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系统中平抑输出,而且可以充当调峰电站,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槽式和塔式太阳能集热耦合的双源蒸汽发生系统,成功的解决了槽式太阳热发电系统集热温度低,循环效率低的缺点。同时,通过槽塔结合,有效降低了塔式集热场的面积,减少了塔式集热场的大气衰减损失和溢出损失,提高了塔式集热系统的效率。本专利技术将有效降低太阳能热发电初投资和运维成本,对太阳能热发电的商业化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太阳能热发电中上述问题,将槽式热发电和塔式热发电结合起来,应用到光热发电系统中,组成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槽塔结合光热电站双源蒸汽发生系统包括:预热器、蒸发器、过热器、再热器,另外包括导热油储热系统和熔融盐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高压加热器的230℃左右的给水进入预热器,被来自槽式镜场(或槽式高温储油罐)的390℃导热油加热;加热到330℃左右接近饱和状态后,进入蒸发器,过热器,被来自塔式集热系统(或高温熔融盐储罐)的熔融盐加热,过热器出口温度达到540℃,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进入再热器,再次加热到540℃进入汽轮机中压缸。蒸发器熔盐出口温度达到340℃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熔盐在进口处进行分配,熔盐流量按照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热负荷进行分配。在多云或阴雨天气,由熔融盐储热系统和导热油储热系统向蒸汽...

【技术特征摘要】
1.槽塔结合光热电站双源蒸汽发生系统包括:预热器、蒸发器、过热器、再热器,另外包括导热油储热系统和熔融盐储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高压加热器的230℃左右的给水进入预热器,被来自槽式镜场(或槽式高温储油罐)的390℃导热油加热;加热到330℃左右接近饱和状态后,进入蒸发器,过热器,被来自塔式集热系统(或高温熔融盐储罐)的熔融盐加热,过热器出口温度达到540℃,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进入再热器,再次加热到540℃进入汽轮机中压缸。蒸发器熔盐出口温度达到340℃进入蒸汽发生器的熔盐在进口处进行分配,熔盐流量按照过热器和再热器的热负荷进行分配。在多云或阴雨天气,由熔融盐储热系统和导热油储热系统向蒸汽发生器系统供给热量,保持低负荷运行(最低可达25%THA工况运行),根据储热时长、天气预测结果、用电负荷需求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运行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源蒸汽发生器系统,在其工作过程中,由槽式镜场(或热储油罐)的390℃以下的导热油,进入预热器。由于给水流量和温度随机组运行工况的变化而变化,双源蒸汽发生系统充分利用了导热油介质低凝固点温度的特性,扩大了机组的变工况范围,有利用机组的深度调峰;利用槽式集热系统获取的热能作为蒸汽发生系统的低温热源,有效避免了为了追求高的循环效率,而迫使槽式集热系统运行在导热油的临界温度区域,导致导热油发生裂解变质,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二树张强杜小泽王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