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与通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
技术介绍
1、以光伏为代表的大规模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接入电网,为缓解传统化石能源衰竭等问题提供了方法,但与此同时也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管理带来了一定影响:分布式光伏信息化管控水平比例低,其大规模无序并网使得潮流出现反送、系统短路容量增大等问题,同时分布式光伏的波动性也容易导致电压波动和闪变。在电网调控方面,分布式光伏具有量大分散、波动性强、以及位于电网末端的调控盲区等一系列不利特征,且涉及到多主体利益协调分配问题,电网现有的调控方法难以实现分布式光伏的实时监控和高效有序管控。此外,目前分布式光伏不参与调峰、调频、调压等电网辅助服务,对于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电网存在动态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改进分布式光伏的并网方式并提升其调度控制技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促进分布式光伏健康有序发展。
2、然而,当前大部分可再生能源集群以集中式光伏电站或连接到配电网的中压部分的方式接入电
...【技术保护点】
1.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对齐机制包括如下内容:如果在节点A的循环a中发送的数据包将在下游节点B的循环b之前全部被接收,定义循环对齐关系为Φ(A,B)(a)=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整形机制是在网络边缘引入流量整形,使网络吞吐量最大化;所述分层网络利用循环移位来实现流量整形,循环移位表示基于Φ(·)的结果,用于重传的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对齐机制包括如下内容:如果在节点a的循环a中发送的数据包将在下游节点b的循环b之前全部被接收,定义循环对齐关系为φ(a,b)(a)=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分布式光伏业务跨域端到端确定性通信资源调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整形机制是在网络边缘引入流量整形,使网络吞吐量最大化;所述分层网络利用循环移位来实现流量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高思远,姜俊廷,孙树敏,程艳,王玥娇,吴鹏,朱亮,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