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毛涤精纺面料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毛涤精纺面料的主要纤维组成为羊毛纤维和涤纶。由于鳞片层的存在,羊毛纤维和涤纶纤维的表面均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能,但是干燥低温条件下毛制品纤维之间的摩擦容易产生带电现象,电荷长时间积聚在羊毛纤维表面,进而导致服用过程中的静电现象。静电现象所带来的进一步问题是吸附灰尘,产生电击感。纺织品的抗静电技术主要包括:一、用表面活性剂等方式对纤维进行亲水化处理;二、在纺纱中混入导电短纤维。CN109853241A中公开了一种耐久性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方法,整理过程依次包括烧碱预处理涤纶,使纤维表面酯键水解产生羟基,在以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和漆酶处理,使涤纶纤维上的羟基转化为醛基,最后通过醛基与抗静电剂端氨基聚乙二醇中的氨基反应,实现涤纶织物抗静电整理。上述方案中在涤纶面料表面所形成的抗静电层耐久性较差,由于分子结构中的胺类基团,高温处理后织物容易泛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碱减量处理毛涤精纺面料;/nS2:制备抗静电整理液,所述抗静电整理液的主要组成包括双端羧基聚乙二醇、次亚磷酸钠、C2~C5多元醇和水;/nS3:将S1所得碱减量毛涤精纺面料置于40~60℃的抗静电整理液中浸轧整理,然后轧液取出毛涤精纺面料,烘干,在145~165℃下焙烘1~3min,得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碱减量处理毛涤精纺面料;
S2:制备抗静电整理液,所述抗静电整理液的主要组成包括双端羧基聚乙二醇、次亚磷酸钠、C2~C5多元醇和水;
S3:将S1所得碱减量毛涤精纺面料置于40~60℃的抗静电整理液中浸轧整理,然后轧液取出毛涤精纺面料,烘干,在145~165℃下焙烘1~3min,得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碱减量处理的工艺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百分比为4~7%,碱减量处理温度为80~95℃,处理时长3~9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毛涤精纺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2~C5多元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芬,丁巧英,杨海军,桂明胜,许文菊,秦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阳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