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困工具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2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困工具和具有其的车辆,脱困工具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所述卡接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所述锁扣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脱困工具,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通过卡接头与卡槽卡接,通过挂钩与锁扣连接在一起,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离,通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挖沙或垫路,救援时可能作为担架,避免延误救援时机,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困工具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困工具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越野汽车是人们户外旅行、探险、跋山涉水的重要工具,其使用工况经常在户外、山路、泥地、沙地等恶劣路况,通常会遇到陷车等困境,尤其在沙地中,车辆一旦陷进沙坑较深,就无法通过驾驶技术和车辆本身的越野性能进行脱困,只能通过人工挖沙垫板进行脱困,一般所用铲沙脱困板仅仅具备铲沙、垫路的功能。另外,人们在越野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极端危险的状况,比如脱困和通过难度较大,操作不慎或其他原因导致翻车等恶性事故,救援时可能会用到担架,但通常车辆无法携带担架这类工具,极端情况下,恐会延误救援时机,造成更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困工具和具有其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脱困工具,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所述卡接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所述锁扣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头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端部,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接头,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槽,每个所述卡接头对应一个所述卡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板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把手,两个所述第一把手沿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把手,两个所述第二把手沿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内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二空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一注入孔,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的第二注入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注入孔的第一盖体,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注入孔的第二盖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第一太阳能电池和第一灯体,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与所述第一灯体连接;所述第二板体上设有第二太阳能电池和第二灯体,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与所述第二灯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脱困工具。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所述卡接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所述锁扣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本专利技术中的脱困工具,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通过卡接头与卡槽卡接,通过挂钩与锁扣连接在一起,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分离,通过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可以挖沙或垫路,救援时可能作为担架,避免延误救援时机,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脱离时的一个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脱离时的另一个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脱离时的又一个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脱离时的又一个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中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脱离时的又一个示意图。附图标记第一板体10;卡接头11;挂钩12;第一把手13;第一加强筋14;第一太阳能电池15;第一灯体16;第二板体20;卡槽21;锁扣22;第二把手23;第二加强筋24;第二太阳能电池25;第二灯体2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包括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具体而言,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板体10的一端设有卡接头11,第一板体10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12,第一板体1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13;第二板体20的一端设有卡槽21,第二板体20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22,卡接头11可拆卸地卡接在卡槽21中,锁扣22可拆卸地挂接在挂钩12上,第二板体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23。也就是说,脱困工具主要由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构成,其中,第一板体10的一端可以设有卡接头11,卡接头11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板体10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12,挂钩12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板体10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13,第一把手13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比如两个;第二板体20的一端可以设有卡槽21,卡槽21与卡接头11的位置相对应,卡槽21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二板体20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22,锁扣22具有一个或多个,锁扣22与挂钩12的位置相对应,卡接头11可拆卸地卡接在卡槽21中,锁扣22可拆卸地挂接在挂钩12上,第二板体20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23。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将卡接头11卡接在卡槽21中或者从卡槽21中脱离,可以将锁扣22挂接在挂钩12上或者从锁扣22上脱离,以便将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分离开或连接在一起;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连接在一起时可以作为担架使用,可以通过第一把手13和第二把手23抬起板体;车辆陷进沙坑较深时,可以将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分离开,利用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进行人工挖沙或垫板进行脱困,使得板体具备铲沙、垫路的功能。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困工具,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可以通过卡接头11与卡槽21卡接,通过挂钩12与锁扣22连接在一起,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分离,通过第一板体10和第二板体20可以挖沙或垫路,救援时可能作为担架,避免延误救援时机,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具备节省车内储藏空间,易携带、易组装,能应急等特点,为越野者提供便携的、多用途集成的应急保障工具。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接头11可以位于第一板体10的一端的端部,卡槽21位于第二板体20的一端的端部,便于卡接。可选地,第一板体10的一端设有多个卡接头11,第二板体20的一端设有多个21卡槽,每个卡接头11对应一个卡槽21,便于卡接时第一板体10与第二板体20稳定地连接在一起。具体地,第一板体10的至少一侧表面可以设有第一加强筋14,增强第一板体10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困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n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所述卡接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所述锁扣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困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接头,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挂钩,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把手;
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设有锁扣,所述卡接头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所述锁扣可拆卸地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头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的端部,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卡接头,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卡槽,每个所述卡接头对应一个所述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板体的至少一侧表面设有第二加强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困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另一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把手,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磊王璋张璇田志远陈荣华席玉岭赵静赵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