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24805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中,其包括以下步骤:每天为试验小鼠给予含带鱼饲料以持续7~8天的造模试验;在造模试验的最后两天,每天分别给予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由于采用次黄嘌呤、氧嗪酸钾和带鱼为造模剂的组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造模剂的协同作用,制备出类似于人体高尿酸血症发病过程的模型,从而减少造模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鼠诱导
,尤其涉及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高尿酸血症是一类体内嘌呤代谢异常或肾脏排泄尿酸功能减弱,从而导致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进而导致血清尿酸水平过高的一类疾病,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L,女性高于360μmol/L,即称为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常会诱发肾脏的损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日益上升,高尿酸血症肾损害病例也在增加。目前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药物,毒副作用很大,患者适应性差。目前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方法主要采用增加尿酸前体物质、抑制尿酸酶活性及抑制尿酸排泄等方法,多采用大鼠进行造模。在专利申请号为201810751048.4的专利技术专利中,以增加尿酸前体物质酵母膏和抑制尿酸酶活性的氧嗪酸钾为造模剂,构建小鼠的亚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此方法耗时较长,而且往往会对模型动物的一般情况造成影响;在专利申请号为201810751049.9的专利技术专利中,以次黄嘌呤、乙胺丁醇和氧嗪酸钾作为造模剂,构建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此方法构建的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操作繁琐,模型间个体差异大,不适于用作筛选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以次黄嘌呤、氧嗪酸钾和带鱼为造模剂的急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解决了诱导小鼠模型耗时较长,操作繁琐,模型间个体差异大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每天为试验小鼠给予含带鱼饲料以持续7~8天的造模试验;在造模试验的最后两天,每天分别给予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可选地,在给予含带鱼饲料后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再给予。可选地,将带鱼煮熟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和饲料充分混匀制成饲料后饲喂小鼠。可选地,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的给与方式是分别制成悬液后绩效进行腹腔注射。可选地,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的给药剂量对应为250~500mg/kg、150~300mg/kg。可选地,带鱼给药剂量为0.4g/只/天。可选地,试验小鼠为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为30~40g。可选地,试验小鼠的饲养条件为:饲养环境温度22~24℃,饲养环境湿度40~70%。(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由于采用次黄嘌呤、氧嗪酸钾和带鱼为造模剂的组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造模剂的协同作用,制备出类似于人体高尿酸血症发病过程的模型,从而减少造模时间。其中,次黄嘌呤为尿酸前体物质,氧嗪酸钾为尿酸酶抑制剂,而带鱼为高嘌呤食物,在体内易氧化为尿酸,实现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不仅缩短了造模时间,还可使试验小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尿酸水平相当,且血清尿酸水平稳定、易重现。类似于人体高尿酸血症发病过程的模型,且符合人体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点,适于用作筛选抗高尿酸血症药物的模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各组小鼠相对体重的计算结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各组小鼠血清尿酸检测统计结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模型+带鱼组小鼠血清尿酸浓度SD值下降的结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各组小鼠成模率统计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本专利技术为缩短造模时间,提供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每天为试验小鼠给予含带鱼饲料以持续7~8天的造模试验;在造模试验的最后两天,每天分别给予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本专利技术的关键点在于:通过含带鱼饲料、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的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缩短造模时间,操作更简单。本专利技术采用含带鱼饲料使必须的,带鱼是嘌呤含量高的海产品,经试验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嘌呤含量高的海产品与本专利技术中的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之间具有协同作用,特别是应用于雄性小鼠的急性高尿酸血症的模型的构建。本专利技术通过观测试验小鼠的体重和血清尿酸水平,分析造模剂对试验小鼠高尿酸血症的作用。为提高含带鱼饲料、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之间的多种机制的协同作用,在给予含带鱼饲料后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再给予。由于次黄嘌呤为尿酸前体物质,氧嗪酸钾为尿酸酶抑制剂,而带鱼为高嘌呤食物,在体内可氧化为尿酸。【给药方式】一般建立动物模型时,造模剂的给药方式可以是将造模剂加入到饲料中进行饲喂,也可以采用药物灌服或者注射的方式进行。本专利技术为易于吸收,将带鱼煮熟干燥后,粉碎机粉碎成粉末和饲料充分混匀制成饲料后饲喂小鼠。带鱼的给药方式为加入到饲料中进行饲喂。采用饲料饲喂的给药方式,让小鼠自由饮食,相较于其他给药方式更易操作。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的给药方式为次黄嘌呤混悬液和氧嗪酸钾混悬液分别腹腔注射。本专利技术以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质量浓度为0.5%)为溶剂,分别将次黄嘌呤、氧嗪酸钾配制成次黄嘌呤混悬液和氧嗪酸钾混悬液。而采用腹腔注射的给药方式,能够精确控制造模剂的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定量的投喂含带鱼饲料,可以将小鼠分别独立饲养,便于定量控制饲料,并结合腹腔注射给药的方式,缩短三种造模剂的给药时间。相对于全部通过注射的方式,或者全部通过饲料喂养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两种给药方式减少了单一方式对小鼠基础身体的影响,便于小鼠对所述造模剂的吸收或利用,间接提高成功率,也简化了操作。本专利技术的两种给药方式只有在本专利技术的含带鱼饲料、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三种造模剂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投喂量】如果造模剂的给药剂量太低,使试验小鼠产生高尿酸血症的时间较长,或者,造模剂的给药剂量太大,不仅无法使所述试验小鼠产生效果更好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反而容易造成药物的浪费或者对试验小鼠产生其他的副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在造模期间,每天投喂,含带鱼饲料的饲喂剂量优选为0.4g/只/天(按照试验小鼠的日进食量计算,成年小鼠日进食量4-8g)。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分别以悬液的形式腹腔注射,在造模的最后两天每天注射,注射体积分别为:为0.1-0.2ml/10g(按照试验小鼠的体重计算,每10g体重的药物注射体积为0.1-0.2ml),每天一次。在造模期间,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的给药剂量对应为250~500mg/kg、150~300mg/kg。【试验小鼠】试验小鼠可选择生长状况良好、体质健康的小鼠作为试验对象,具有廉价易得、来源广泛且易于饲养的优点。为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体重为30~40g。SPF级昆明小鼠是医学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在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每天为试验小鼠给予含带鱼饲料以持续7~8天的造模试验;在造模试验的最后两天,每天分别给予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在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每天为试验小鼠给予含带鱼饲料以持续7~8天的造模试验;在造模试验的最后两天,每天分别给予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给予含带鱼饲料后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再给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带鱼煮熟干燥后,粉碎成粉末和饲料充分混匀制成饲料后饲喂小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次黄嘌呤和氧嗪酸钾的给与方式是分别制成悬液后进行腹腔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益槐李存勇邱安东郑春源
申请(专利权)人:安发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