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290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属于黑斑蛙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培养单元,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滑动连接有筛分网,所述筛分网将培育池分隔为两个区域。多个所述培养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筛分网连接,所述筛分网相对培育池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连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连接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养殖中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蝌蚪幼苗的区别投喂,有利于提高蝌蚪幼苗在变态发育中的存活率及后期在稻田中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属于黑斑蛙养殖

技术介绍
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us),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喜群居,栖息于沼泽、池塘、稻田等水域及附近的草丛中,蝌蚪期为杂食性,体型肥大,体绿色且散有不规则的深色小斑纹,变态成幼蛙后,以节肢动物昆虫纲为主要食物。黑斑蛙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极佳,其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肌酸和肌肽等营养成分,是上等的绿色食品和滋补佳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黑斑蛙肉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补肾益精、养肺滋肾的功效。随着黑斑蛙总体种群数量的下降,人工养殖黑斑蛙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对于蛙类的养殖,主要包括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几个阶段,目前,主要采用分区域养殖的方式,使不同阶段的蛙集中于不同区域,以便于投喂和管理,但易造成空间资源的浪费。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9527595U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石蛙蝌蚪与石蛙幼蛙高效养殖池,该养殖池内划分有用于养殖蝌蚪的水槽和用于养殖幼蛙的养殖区,待蝌蚪成长发育至幼蛙时,从水槽上岸进入幼蛙养殖区。这样虽然实现了对养殖池空间的充分利用,但对于蝌蚪期和变态期的蝌蚪而言,饲料的植物性成分和动物性成分不同含量比例对其生长发育有不同方向的影响:较高的植物性成分比例会延缓变态发育,较高的动物性成分会促进变态发育。变态期是蛙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最虚弱的阶段,如果统一对蝌蚪投喂植物性成分比例高的饲料,会延缓变态期蝌蚪的发育时间,易导致变态期蝌蚪的发育周期延长、死亡率升高;如果统一对蝌蚪投喂动物性成分比例高的饲料,会促使部分仍处在蝌蚪生长期的蝌蚪提前进入变态期,过早进入变态期意味着其在蝌蚪期的营养积蓄有限,往往难以顺利通过变态期,增大了变态期的死亡率,即使成功发育为幼蛙,也是体型极小的幼蛙,在环境复杂的稻田养殖过程中,存活率极低。尤其对于较大规模的养殖而言,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蝌蚪幼苗分开培养,不仅会浪费较大的养殖空间,也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对蝌蚪挑拣和筛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培养单元,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培育池,所述培育池内滑动连接有筛分网,所述筛分网将培育池分隔为两个区域。多个所述培养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筛分网连接,所述筛分网相对培育池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连接件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连接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通过在池体内设置筛分网,将培育池内培养的黑斑蛙蝌蚪期幼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型较小、处在蝌蚪生长阶段的生长期幼苗,另一部分是体型较大、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变态发育阶段的变态期幼苗,以实现对生长期幼苗和变态期幼苗的区别投喂。在培养过程中,将黑斑蛙蝌蚪期的幼苗投放入培育池内,在喂食前,将筛分网从培育池的端部向中部移动,筛分网与其移动起点之间是没有蝌蚪苗的生长培育区,筛分网另一侧是投放幼苗的变态培育区。然后向生长培育区投放适合蝌蚪生长阶段的饲料,促使变态培育区内体型较小的生长期幼苗在食物和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双重刺激下穿过筛分网的网孔,进入生长培育区内并摄食饲料,剩余体型较大的变态期幼苗则留在变态培育区,一段时间后,生长培育区的摄食进入尾声,再向变态培育区内投适合变态期幼苗食用的饲料,完成对不同阶段蝌蚪的区别投喂,有利于提高黑斑蛙变态发育的成活率和变态后的幼蛙在稻田养殖中的存活率。由于生长期幼苗的活动能力有限,为了避免生长期幼苗的体力不足、无法游过筛分网的情况出现,培育池的面积不能过大,为了适应较大规模的培养和养殖,以培育池作为一个培养单元,组成培养系统,并通过连接件分别与多个培育池中的筛分网连接,统一驱动多个筛分网的移动,简单方便,有利于节省投喂黑斑蛙幼苗所耗费的人力。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主动件和辅助件,所述主动件带动连接件沿辅助件移动,所述辅助件为两个垂直于连接组件延伸方向的圆角矩形框,两个所述圆角矩形框分别位于连接件的两端,且所述圆角矩形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筛分网的滑动方向。通过设置主动件和辅助件,使主动件带动连接件连接件沿与之垂直的圆角矩形框移动,即连接件的移动方向为:向前(带动筛分网从培育池端部朝向中部)-向上(筛分网从培育池中部上升离开培育池)-向后(筛分网从培育池中部上方回到端部上方)-向下(筛分网从培育池端部下降进入培育池内)。这样每次喂食前,驱动连接件向前移动,蝌蚪幼苗完成摄食后、下次喂食前,将连接件向上、向后、再向下移动,使筛分网从培育池端部进入培育池内,并再次向前移动,以确保每次在生长培育区摄食的蝌蚪均为仍处在生长期的、体型仍较小的蝌蚪。进一步的,所述主动件包括两个链条,两个所述链条分别位于两个圆角矩形框内,每个所述链条由四个链轮支撑,所述连接件与链条之间通过链节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位于链条与圆角矩形框之间,所述链条与圆角矩形框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相配合,且至少有一个链轮由驱动源驱动转动。通过在主动件与辅助件之间留出容纳连接件的空间,使链条转动带动连接件的移动,从而实现连接件上多个筛分网的移动。这里相配合是指链条与圆角矩形框之间的距离正好等于连接件的宽度或直径,在圆角矩形框与连接件之间还可以增设配套的滑槽与滑块结构,以提高连接件移动的稳定性。这里的驱动源可以采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套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沿连接件的延伸方向与连接件滑动连接,所述筛分网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套相配合的耳板。通过在连接件上设置连接套,连接件与筛分网之间通过连接套实现连接固定,这样在需要更换筛分网或进行相关维护时,只需滑动连接套,使耳板从连接套内离开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的,所述筛分网与培育池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培育池内壁的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固定连接有插接件,所述筛分网上开设有与插接件相配合的插槽。在筛分网移动时,筛分网与滑动座之间通过插接件和插槽插接配合,带动筛分网移动的连接件和与筛分网插接的滑动座均沿固定轨道移动,有利于提高筛分网移动的稳定性,避免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导致筛分网底部与池底之间出现空隙、漏过部分蝌蚪幼苗的情况出现。这里滑动座与滑轨相配合是指滑动座上开设有与滑轨形状、大小一致的凹槽,使滑轨能够嵌入滑动座的凹槽内,导向滑动座的移动。这里插接件与插槽相配合是指插接件的形状、大小与插槽一致,使插接件正好能够嵌入插槽内,实现筛分网与滑动座之间的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座沿垂直于滑轨的方向延伸,所述插接件沿滑动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插接件为端面呈等腰三角形的三棱柱,所述插接件上与等腰三角形底边相对应的侧面与滑动座固定连接。通过将插接件上与等腰三角形底边相对应的侧面与滑动座固定连接,使插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培养单元,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培育池(1),所述培育池(1)内滑动连接有筛分网(2),所述筛分网(2)将培育池(1)分隔为两个区域;多个所述培养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分别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筛分网(2)连接,所述筛分网(2)相对培育池(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连接件(3)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件(3)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连接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培养单元,所述培养单元包括培育池(1),所述培育池(1)内滑动连接有筛分网(2),所述筛分网(2)将培育池(1)分隔为两个区域;多个所述培养单元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分别与多个所述培养单元的筛分网(2)连接,所述筛分网(2)相对培育池(1)的滑动方向垂直于连接件(3)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件(3)的端部设置有驱动连接组件移动的驱动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主动件和辅助件,所述主动件带动连接件(3)沿辅助件移动,所述辅助件为两个垂直于连接组件延伸方向的圆角矩形框(41),两个所述圆角矩形框(41)分别位于连接件(3)的两端,且所述圆角矩形框(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筛分网(2)的滑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件包括两个链条(42),两个所述链条(42)分别位于两个圆角矩形框(41)内,每个所述链条(42)由四个链轮(43)支撑,所述连接件(3)与链条(42)之间通过链节(4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位于链条(42)与圆角矩形框(41)之间,所述链条(42)与圆角矩形框(41)之间的距离与连接件(3)相配合,且至少有一个链轮(43)由驱动源(45)驱动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稻田养殖的黑斑蛙幼苗的规模化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上套设有连接套(31),所述连接套(31)沿连接件(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件(3)滑动连接,所述筛分网(2)上固定连接有与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玉唐洪张小丽黄小丽陈德芳袁晓梅王恒程东进郭云建李世春王定国苏中海仇美红廖敏吴谦吴艳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