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4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包括养殖大棚、庭院围栏、隔离板、养殖区、进水管、水泵、出水管和连接水管,所述养殖大棚外围地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庭院围栏,所述庭院围栏为石棉瓦材质,所述养殖大棚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隔离板,所述养殖大棚内设置有四个养殖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将林蛙每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区分到不同的区域饲养,有助于林蛙饲养的管理,避免了较小体格的林蛙无法争抢到食物导致死亡的问题,同时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管和出水管,有效的将养殖池内的水不停的流动,提高了水池内水的质量,不仅增加了林蛙养殖的存活率,而且可以保证林蛙饲养的质量,减少疾病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养殖池,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属与可食用动物的人工饲养

技术介绍
林蛙属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商品名哈士蟆,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朝鲜等也有分布,各地区个体变异较大,头体和四肢较细长,行动敏捷,跳跃力强,鼓膜部有三角形黑褐色斑,体背多为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背侧褶在鼓膜上方向外侧弯曲,以陆栖为主,常在没有强烈光照、湿润凉爽的环境中生活,以多种昆虫为食。随着人们对野生环境的保护,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养殖林蛙,然而现有的养殖池均为一体式结构,使生产在不同阶段的林蛙,由于体型大小的差异,造成一些较小的林蛙无法抢获得食物,长时间不进食导致发育不良甚至死亡,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现有的养殖池内水均为死水,长时间由于林蛙各种排泄物造成的水污染,导致林蛙的疾病以及传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包括养殖大棚、庭院围栏、隔离板、养殖区、进水管、水泵、出水管和连接水管,所述养殖大棚外围地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庭院围栏,所述庭院围栏为石棉瓦材质,所述养殖大棚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隔离板,所述养殖大棚内设置有四个养殖区,四个所述养殖区内分别开设有产卵池、卵化池、变态池和饲养池,所述卵化池分别位于产卵池和变态池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所述变态池位于饲养池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所述庭院围栏外侧开设有一个水渠,所述水渠与产卵池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水管,所述水渠和饲养池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且位于庭院围栏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位于养殖区内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拦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产卵池、卵化池、变态池和饲养池底部均为弧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产卵池、卵化池、变态池和饲养池一侧进水口均位于水面上方,所述产卵池、卵化池、变态池和饲养池的出水口位于水面下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养殖大棚设置有内外两层,所述养殖大棚内层为固定透明塑料薄膜,所述养殖大棚外层为可移动防水油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板竖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隔离板较小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有效的将林蛙每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区分到不同的区域饲养,有助于林蛙饲养的管理,避免了较小体格的林蛙无法争抢到食物导致死亡的问题,同时通过进水管、连接水管和出水管,有效的将养殖池内的水不停的流动,提高了水池内水的质量,不仅增加了林蛙养殖的存活率,而且可以保证林蛙饲养的质量,减少疾病的传播。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拦网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饲养池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大棚;2、庭院围栏;3、隔离板;4、养殖区;5、产卵池;6、卵化池;7、变态池;8、饲养池;9、水渠;10、进水管;11、出水管;12、水泵;13、连接水管;14、拦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包括养殖大棚1、庭院围栏2、隔离板3、养殖区4、进水管10、水泵12、出水管11和连接水管13,养殖大棚1外围地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庭院围栏2,庭院围栏2为石棉瓦材质,养殖大棚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隔离板3,养殖大棚1内设置有四个养殖区4,四个养殖区4内分别开设有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卵化池6分别位于产卵池5和变态池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13,变态池7位于饲养池8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13,庭院围栏2外侧开设有一个水渠9,水渠9与产卵池5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水管10,水渠9和饲养池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水管11,进水管10上且位于庭院围栏2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12,有效的将林蛙每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区分到不同的区域饲养,有助于林蛙饲养的管理,避免了较小体格的林蛙无法争抢到食物导致死亡的问题,同时通过进水管10、连接水管13和出水管11,有效的将养殖池内的水不停的流动,提高了水池内水的质量,不仅增加了林蛙养殖的存活率,而且可以保证林蛙饲养的质量,减少疾病的传播。连接水管13、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位于养殖区4内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拦网14,拦网14有效的防止了林蛙通过连接水管13进入到相邻的养殖区4,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底部均为弧形结构,由于水深区和水潜区水温不同,可以使林蛙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活动区域,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一侧进水口均位于水面上方,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的出水口位于水面下底部,进水口高于出水口有利于养殖池内的水流动,所述养殖大棚1设置有内外两层,所述养殖大棚1内层为固定透明塑料薄膜,所述养殖大棚1外层为可移动防水油布层,透明塑料薄膜不仅可以对养殖大棚1内进行保温,同时不会阻挡太阳光的照射,防水油布可以在下雨天盖上,有效的防止了雨水的积累,导致养殖大棚1的倒塌,隔离板3竖截面为梯形结构,隔离板3较小端固定连接在地面上,上端较大的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了林蛙攀爬跳跃进入到相邻的养殖区4。具体的,通过固定连接在养殖大棚1内的两根相互垂直的隔离板3,将养殖大棚1内分隔成四个养殖区4,在投食过程中,根据不同生长状态养殖区4的林蛙投放不同剂量的食物,有效的避免了在同一个养殖区4内不同生长状态下的林蛙,由于体型差异,导致的较小体型的林蛙无法争抢到食物而营养不良或者死亡,同时开启固定连接在进水管10上的水泵12,使水渠9内的水在进水管10、连接水管13和出水管11中流动,使水依次从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流动,最后通过固定连接在饲养池8和水渠9之间的出水管11回到水渠9内,提高了水池内水的质量,不仅增加了林蛙养殖的存活率,而且可以保证林蛙饲养的质量,减少疾病的传播。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大棚(1)、庭院围栏(2)、隔离板(3)、养殖区(4)、进水管(10)、水泵(12)、出水管(11)和连接水管(13),所述养殖大棚(1)外围地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庭院围栏(2),所述庭院围栏(2)为石棉瓦材质,所述养殖大棚(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隔离板(3),所述养殖大棚(1)内设置有四个养殖区(4),四个所述养殖区(4)内分别开设有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所述卵化池(6)分别位于产卵池(5)和变态池(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13),所述变态池(7)位于饲养池(8)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13),所述庭院围栏(2)外侧开设有一个水渠(9),所述水渠(9)与产卵池(5)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水管(10),所述水渠(9)和饲养池(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水管(11),所述进水管(10)上且位于庭院围栏(2)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林蛙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大棚(1)、庭院围栏(2)、隔离板(3)、养殖区(4)、进水管(10)、水泵(12)、出水管(11)和连接水管(13),所述养殖大棚(1)外围地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庭院围栏(2),所述庭院围栏(2)为石棉瓦材质,所述养殖大棚(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的隔离板(3),所述养殖大棚(1)内设置有四个养殖区(4),四个所述养殖区(4)内分别开设有产卵池(5)、卵化池(6)、变态池(7)和饲养池(8),所述卵化池(6)分别位于产卵池(5)和变态池(7)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13),所述变态池(7)位于饲养池(8)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水管(13),所述庭院围栏(2)外侧开设有一个水渠(9),所述水渠(9)与产卵池(5)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进水管(10),所述水渠(9)和饲养池(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出水管(11),所述进水管(10)上且位于庭院围栏(2)外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水泵(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振财邰志娟蔡凤坤李承刚张德文张睿宋志国刘凤霞李卓邴贵平李冰岩肖影沈露巩雨桥
申请(专利权)人: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