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4703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闭式空气循环系统,首先对电池模块进行封闭隔热,再通过封闭的通风管道将空气循环输送到各个电池模块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和气流的均匀性、增强了对储能电站中的电池的热交换性能;该系统的连接顺序依次是:空调主机、送风管道、送风管道的分支、送风接口、送风口、电池模块、回风口、回风接口、回风管道的分支、回风管道、空调主机;由空调主机对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再由循环流动的空气与电池模块进行热交换并对电池模块进行冷却或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设计了一种闭式空气循环系统,首先对电池模块进行封闭隔热,再通过封闭的通风管道将空气循环输送到各个电池模块进行热交换;能够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和气流的均匀性、增强了对储能电站中的电池的热交换性能;属于储能电站

技术介绍
电池热管理是电池设计、使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尤其在高倍率充电或放电时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过热导致的电池衰减、损坏、热失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整个行业;因此,电池热管理主要是以散热为主,主流的技术手段包括自然冷却、风冷、水冷、制冷剂直冷。其中,自然冷却效果较差、目前使用量逐渐减少;制冷剂直冷虽然效果较好,但面临着结构复杂、成本极高、不易于维护等问题应用较少。因此,比较常用的技术手段是风冷和水冷,两者相比而言,“风冷”结构简单、但效果相对较差;“水冷”结构复杂、但效果相对较好。对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应用,由于储能电站中密集的存储大量的电池,安全性是首要的;若采用“水冷”,则能够获得更好的热管理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储能电站中包括空调主机(3)、若干个电池机架(1),各个电池机架(1)上分别放置有若干个电池模块(2),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空调主机(3)与送风管道(4)、回风管道(5)连接,送风管道(4)和回风管道(5)与各个电池机架(1)对应的位置分别延伸设置分支回路、即送风管道的分支(401)和回风管道的分支(501);送风管道的分支(401)和回风管道的分支(501)上再分别设置若干个送风接口(6)和回风接口(7)、并与各个电池模块(2)的安装位置分别对应;/n各个电池模块(2) 的外部由隔热壳体(8)进行封闭,在隔热壳体(8)内部与电池模块(2)之间形成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储能电站中包括空调主机(3)、若干个电池机架(1),各个电池机架(1)上分别放置有若干个电池模块(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空调主机(3)与送风管道(4)、回风管道(5)连接,送风管道(4)和回风管道(5)与各个电池机架(1)对应的位置分别延伸设置分支回路、即送风管道的分支(401)和回风管道的分支(501);送风管道的分支(401)和回风管道的分支(501)上再分别设置若干个送风接口(6)和回风接口(7)、并与各个电池模块(2)的安装位置分别对应;
各个电池模块(2)的外部由隔热壳体(8)进行封闭,在隔热壳体(8)内部与电池模块(2)之间形成一个空腔;隔热壳体(8)上设有两个局部开口、分别为送风口(801)和回风口(802);
该系统的连接顺序和封闭式空气循环的气流方向依次是:空调主机(3)、送风管道(4)、送风管道的分支(401)、送风接口(6)、送风口(801)、电池模块(2)、回风口(802)、回风接口(7)、回风管道的分支(501)、回风管道(5)、空调主机(3);
由此形成封闭式空气循环、由空调主机(3)对循环流动的空气进行冷却或加热、再由循环流动的空气与电池模块(2)进行热交换并对电池模块(2)进行冷却或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储能电站的闭式热管理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送风接口(6)和回风接口(7)均为前窄后宽的形式;使得送风接口(6)、回风接口(7)的连接位置错开,前端分别与送风管道的分支(401)、回风管道的分支(501)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