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2238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1:06
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整体安装在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包括基座、主轴、升降机构、充电接口平台、防护板;所述的主轴安装于基座的一侧,通过采用将主轴偏置的技术手段,使得充电接口平台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很容易的获得较大的回转半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占用公共面积,节约用地,简单可行,从根本上解决了充电桩的合理设置难题。决了充电桩的合理设置难题。决了充电桩的合理设置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充电技术,尤其是一种自动式车位充电装置技术,采用将充电装置直接设置在停车位置内的方案,能够与车辆底盘中设置的充电接口自动连接,实现安全、高效的充电;通过采用将主轴偏置的技术手段、使得装置结构更加紧凑且便于使用;属于电动车辆充电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辆的增加,如何实现方便的充电越来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而目前较普遍采用的用户手动插拔的充电模式在便利性、安全性、适应性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已有车企在开发或已开发出车辆自动行驶到停车位停车的功能和根据用户呼叫从停车位自动行驶到用户所在的指定位置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需要用户采用手动插拔的方式进行充电、既不方便操作、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0003]由此可见,“用户无感”的自动式充电替代手动插拔的充电模式,将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0004]我国专利“202210112258.5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和方法”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式车位充电装置,但在具体结构设计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0005]综上所述,如何设计一种更加结构紧凑、使用灵活简便的自动式充电装置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通过采用将主轴偏置的技术手段、使得车位充电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且便于使用;能够与车辆底盘中设置的充电接口自动连接,实现安全、高效的充电。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整体安装在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包括基座、主轴、升降机构、充电接口平台、防护板;其中:
[0009]所述的基座固定安装在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
[0010]所述的主轴安装于基座的一侧,充电接口平台与主轴活动连接;
[0011]所述的升降机构安装在基座上、并与充电接口平台活动连接,由升降机构带动充电接口平台升高或降低;
[0012]所述的充电接口平台中包括,旋转机构、伸缩移动机构、对接机构、充电插头;
[0013]充电插头安装在对接机构上,充电插头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
[0014]所述的防护板设置在车位充电装置的顶部;
[0015]当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处于收缩下沉状态时,通过防护板将车位充电装置整体封
闭于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由防护板起到防护作用;
[0016]当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处于升高状态时,由旋转机构带动充电接口平台在停车位的内部空间中做转动、由伸缩移动机构带动充电接口平台在停车位的内部空间中做伸缩移动,从而改变充电接口平台的位置;再由对接机构带动充电插头移动到电动车辆底部的车载充电接口对应位置并执行将充电插头与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接口连接的操作。
[0017]进一步的,还包括定位模块和控制系统;
[0018]所述的定位模块用于确定停泊在停车位之上的电动车辆底部安装的车载充电接口的位置;
[0019]所述的控制系统根据定位模块提供的位置数据驱动旋转机构、伸缩移动机构、对接机构,执行充电插头与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接口连接或断开的操作。
[0020]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轴的安装位置位于停车位的中间部或中线上,以适应不同车辆、不同停车状态,使得车位充电装置 尽可能覆盖更大的有效的充电连接区域范围。
[0021]进一步的,所述的升降机构为能升降的叉剪机构。
[0022]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板与充电接口平台滑动连接,充电接口平台中设有驱动机构;当车位充电装置闲置时,防护板处于充电接口平台的正上方,当车位充电装置工作时,由驱动机构驱动防护板相对于充电接口平台的位置向主轴的另一侧滑动展开。
[0023]进一步的,所述的防护板与充电接口平台相互接触的位置设有密封条,用于在车位充电装置闲置时对充电接口平台进行密封、对充电接口平台内部的部件起防护作用。
[0024]进一步的,当需要使用电动车辆车身上的充电接口进行充电时,由控制系统驱动旋转机构、伸缩移动机构、对接机构,将充电插头移动至电动车辆底部之外,用户通过带有适配接口的连接线缆进行手工连接、实现充电插头与电动车辆车身上的充电接口连通。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通过采用将主轴偏置的技术手段,使得充电接口平台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很容易的获得较大的回转半径,从而适应不同车辆、不同停车状态,使得车位充电装置尽可能覆盖更大的充电连接区域范围;
[0027]2、在设计防护板时采用类似于滑盖手机的结构形式,结构简单、实用,并且实现了在空闲状态下由防护板从上方对充电接口平台的内部部件进行密封防护的功能,防护效果更加可靠;
[0028]3、通过将充电插头移动至电动车辆底部之外的设计,使得本装置能够兼容现有的充电接口在车身上的结构,用户通过带有适配接口的连接线缆进行手工连接即可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初始的收缩下沉状态原理图(包含与外部的电源和控制系统的连接);
[0030]图2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升起准备充电状态的原理图;
[0031]图3是本技术的将充电插头插入车辆充电接口中充电状态的原理图;
[0032]图4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兼容使用现有的车身侧面的充电接口的原理图(俯视图、中间剖视);
[0033]图5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处于初始的收缩下沉状态的立体图);
[0035]图7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一(立体图);
[0036]图8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二(立体图);
[0037]图9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三(俯视图);
[0038]图10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四(立体图);
[0039]图11是本技术的车位充电装置的动作过程示意图五(立体图)。
[0040]其中,1:基座,2:主轴,3:升降机构(叉剪机构),4:充电接口平台,5:防护板,6:充电插头,7:带有适配接口的连接线缆;
[0041]叉剪机构包括,301:第一电机,302:第一丝杆,303:交叉臂;
[0042]旋转机构包括,400:挡水盒,401:第二电机,402:皮带;
[0043]伸缩移动机构包括,403:第三电机,404:第四电机,405:第四丝杆,406:第四螺母,407:平台底座;
[0044]对接机构包括,408:第五电机,409:第五丝杆,410:充电插头底座,411:第五光杆,412:充电接口保护盖,413:第六电机,414:伸缩臂。
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整体安装在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包括基座(1)、主轴(2)、升降机构、充电接口平台(4)、防护板(5);其中:所述的基座(1)固定安装在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所述的主轴(2)安装于基座(1)的一侧,充电接口平台(4)与主轴(2)活动连接;所述的升降机构安装在基座(1)上、并与充电接口平台(4)活动连接,由升降机构带动充电接口平台(4)升高或降低;所述的充电接口平台(4)中包括,旋转机构、伸缩移动机构、对接机构、充电插头(6);充电插头(6)安装在对接机构上,充电插头(6)通过电缆与电源连接;所述的防护板(5)设置在车位充电装置的顶部;当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处于收缩下沉状态时,通过防护板(5)将车位充电装置整体封闭于停车位之中的低于停车位表面的凹坑中、由防护板(5)起到防护作用;当所述的车位充电装置处于升高状态时,由旋转机构带动充电接口平台(4)在停车位的内部空间中做转动、由伸缩移动机构带动充电接口平台(4)在停车位的内部空间中做伸缩移动,从而改变充电接口平台(4)的位置;再由对接机构带动充电插头(6)移动到电动车辆底部的车载充电接口对应位置并执行将充电插头(6)与电动车辆的车载充电接口连接的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辆的车位充电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定位模块和控制系统;所述的定位模块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酷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