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块式进液板和液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69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和液流电池。该分块式进液板包括进液A板与进液B板,其中:所述进液A板的侧面开设有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腰形的第一主流孔和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一主流孔;所述进液A板的厚度面开设有四个流道口;四个第一主流孔和四个流道口分别通过直通孔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进液B板的侧面开设有四个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二主流孔;所述第二主流孔与所述第一主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该分块式进液板,结构简单,利用形状为腰形的主流孔实现引流,从而减小打孔难度,易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块式进液板和液流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和液流电池。
技术介绍
液流电池通常由若干单电堆串联组成,通过两侧进液板与系统管路连接,实现电堆的电解液供给循环。此外,为提高电解液流动均匀性与减小旁路电流损失,通常会采用多子堆结构,液流电池内的进液板数量将相应增加。进液板上通常有流道口、主流孔与两者之间的连通流道。若流道口设置在进液板厚度面上,流道口尺寸受限于进液板厚度,大功率液流电池需较厚进液板,增加液流电池的成本、尺寸与厚度。若通过一块进液板实现正、负极电解液进液与出液,进液板厚度面上需要有四个流道口,而因电极框上的主流孔高度一致,进液板上的流道口与主流孔之间的流道两个为直线,两个为L型,增加打孔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液流电池进液板的流道口设置在进液板厚度面上时打孔难度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和液流电池。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其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进液A板与进液B板,其中:所述进液A板的侧面开设有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腰形的第一主流孔和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一主流孔;所述进液A板的厚度面开设有四个流道口;四个第一主流孔和四个流道口分别通过直通孔一一对应地连通;所述进液B板的侧面开设有四个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二主流孔;所述第二主流孔与所述第一主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本技术中,较佳地,所述进液A板和所述进液B板的厚度比为(5~10):1。本技术中,所述进液A板的厚度可为20~100mm,较佳地为50mm。本技术中,所述进液B板的厚度可为5~15mm,较佳地为10mm。本技术中,较佳地,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外侧设有密封线槽,并装有密封线。所述密封线与所述进液B板平面配合,实现密封,防止电解液的泄漏。所述密封线较佳地为O型密封线。本技术中,较佳地,两个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长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与所述进液A板的长边平行。本技术中,较佳地,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内端与所述直通孔连通,形成L型流道;相应地,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外端与所述第二主流孔对应。所述内端是指所述第一主流孔靠近所述进液A板的中心的一端;所述外端是指所述第一主流孔远离所述进液A板的中心的一端。本技术中,较佳地,所述直通孔包括浅直通孔或深直通孔。本技术中,较佳地,四个所述流道口均位于所述进液A板的同一厚度面。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小进液板的长度,材料成本降低。本技术中,在四个所述流道口中,两个所述流道口分别为正、负电解液的进口,其余两个所述流道口分别为正、负电解液的出口。当所述流道口均位于所述进液A板的同一厚度面时,较佳地,在四个所述流道口中,从下至上,第一个流道口和第二个流道口分别为正、负电解液的进口,第三个流道口和第四个流道口分别为正、负电解液的出口。本技术中,当所述流道口均位于所述进液A板的同一厚度面时,较佳地,在四个所述流道口中,从下至上,第一个流道口与所述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二个流道口与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三个流道口与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四个流道口与所述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更佳地,在四个所述流道口中,从下至上,第一个流道口通过浅直通孔与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二个流道口通过深直通孔与腰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三个流道口通过深直通孔与腰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四个流道口通过浅直通孔与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在一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流道口均位于所述进液A板的同一厚度面,从下至上,第一个流道口通过浅直通孔与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二个流道口通过深直通孔与腰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三个流道口通过深直通孔与腰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第四个流道口通过浅直通孔与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连通;其中,第一个流道口和第二个流道口分别为正、负电解液的进口,第三个流道口和第四个流道口分别为正、负电解液的出口。在上述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分块式进液板中电解液的流通方式如下:正电解液首先进入所述进液A板厚度面上的由下至上的第一个流道口,通过浅直通孔进入对应的圆形的第一主流孔,进入所述进液B板下侧对应的第二主流孔,然后分流过各电池碳毡后回流汇合至所述进液B板上侧的第二主流孔,通过所述进液A板上侧的腰形的第一主流孔与深直通孔形成的L型流道,从所述进液A板厚度面上的由下至上第三个流道口流出;负电解液首先进入所述进液A板厚度面上的由下至上的第二个流道口,通过深直通孔与所述进液A板下侧的腰形的第一主流孔形成的L型流道,进入所述进液B板下侧对应的第二主流孔,然后分流过各电池碳毡后回流汇合至所述进液B板上侧的第二主流孔,进入所述进液A板上侧对应的圆形的第一主流孔,通过浅直通孔从所述进液A板厚度面上的由下至上第四个流道口流出。本技术中,所述分块式进液板在使用时,所述进液A板与端板相邻,所述进液B板与电极框相邻,所述第二主流孔的主轴线与电极框的主流孔分别对应。其中,所述端板一般为与所述进液A板长度和宽度相同、具有一定厚度的铁板,与螺杆螺母共同起夹紧锁紧作用。所述进液B板的主要作用是将电极框与进液A板隔开,防止电极框内的电解液流到所述进液A板上除第一主流孔以外的结构中。一种液流电池,其包括所述分块式进液板。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流道口设置在进液板厚度面上的分块式进液板,结构简单,利用形状为腰形的主流孔实现引流,从而减小打孔难度,易加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分块式进液板。附图标记:1、进液A板;2、进液B板;3、流道口,由下至上分别为第一个流道口31、第二个流道口32、第三个流道口33和第四个流道口34;4、第一主流孔,包括圆形的第一主流孔41和44,腰形的第一主流孔42和43;5、直通孔,包括浅直通孔51和54,深直通孔52和53;6、第二主流孔,包括61、62、63和64;另外,实线箭头表示正电解液的流通方向,虚线箭头表示负电解液的流通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分块式进液板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进液A板1(厚度为50mm)与进液B板2(厚度为10mm),其中:进液A板1的侧面开设有第一主流孔4,包括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腰形的第一主流孔42和43和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一主流孔41和44;腰形的第一主流孔42和43的长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与进液A板1的长边平行;腰形的第一主流孔42和43外侧设有密封线槽,并装有O型密封线;进液A板1的同一厚度面开设有四个流道口3,由下至上分别为第一个流道口31、第二个流道口32、第三个流道口33和第四个流道口34;第一个流道口31和第二个流道口32分别为正、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进液A板与进液B板,其中:/n所述进液A板的侧面开设有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腰形的第一主流孔和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一主流孔;所述进液A板的厚度面开设有四个流道口;四个第一主流孔和四个流道口分别通过直通孔一一对应地连通;/n所述进液B板的侧面开设有四个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二主流孔;所述第二主流孔与所述第一主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块式进液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长度和宽度相同的进液A板与进液B板,其中:
所述进液A板的侧面开设有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腰形的第一主流孔和两个非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一主流孔;所述进液A板的厚度面开设有四个流道口;四个第一主流孔和四个流道口分别通过直通孔一一对应地连通;
所述进液B板的侧面开设有四个贯穿的、形状为圆形的第二主流孔;所述第二主流孔与所述第一主流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式进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A板和所述进液B板的厚度比为(5~1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式进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外侧设有密封线槽,并装有密封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式进液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长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且与所述进液A板的长边平行;
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内端与所述直通孔连通,形成L型流道;所述腰形的第一主流孔的外端与所述第二主流孔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块式进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孔包括浅直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姝媛杨霖霖潘国梁严波林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