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7604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2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电解液储罐包括罐体及若干功能管口,所述罐体的顶面设有开孔,所述罐体的侧面及底面均未设置开孔,所述功能管口插设于所述开孔,所述功能管口用于连通所述罐体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的顶面设置开孔、罐体的其他侧面不设置开孔,从而将功能管口集中在罐体的顶面,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罐体的复杂性,也能够提高罐体的完整性,能够提高罐体的强度。通过将开孔设置在顶面,能够有效地减少正极电解液或负极电解液对功能管口的腐蚀性,从而能够减少电解液储罐泄漏的风险,能够提高电解液储罐的可靠性及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流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技术较为年轻的新型储能电池,特别适用于大容量储能的应用场合,其基本原理为:将具有不同价态的钒离子溶液(正极VO2+/VO2+、负极V2+/V3+)分别储存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的电解液储罐中,通过外接泵单独向电池模块提供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在电池模块的内部由隔膜隔开,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各自返回电解液储罐,如此往复循环,完成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通常包括正极电解液或负极电解液,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均是一种具有腐蚀性,且价格昂贵的介质。为了满足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正常运行,电解液储罐需要设置各类的功能管口。除此之外,电解液储罐还需尽可能地避免电解液泄漏的风险,从而提高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目前,各类功能管口通常需要设置在电解液储罐的多个侧面,如此以来,则会出现以下不足:第一,由于各类功能管口通常需要设置在电解液储罐的多个侧面,则需要在电解液储罐的罐体多个侧面开孔,从而才能安装相应的功能管口。为了满足罐体的强度要求,则需要对罐体做出相应的补强,增加了罐体的制造成本。第二,由于各类功能管口通常需要设置在电解液储罐的多个侧面,则直接导致电解液储罐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从而增加了电解液储罐的制造难度,进而提高了电解液储罐的制造成本。第三,部分功能管口可能会位于电解液储罐内的液面以下,由于正极电解液和负极电解液均具有腐蚀性,则该部分功能管口极易被电解液腐蚀,从而增加了电解液储罐泄漏的风险,不利于提高电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各功能管口设置在电解液储罐的多个侧面,从而导致电解液储罐结构复杂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解液储罐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电解液储罐,其包括罐体及功能管口,其特点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面设有开孔,所述罐体的侧面及底面均未设置开孔,所述功能管口插设于所述开孔,所述功能管口用于连通所述罐体的内部。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罐体的顶面设置开孔、罐体的其他侧面不设置开孔,从而将功能管口集中在罐体的顶面,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罐体的复杂性,也能够提高罐体的完整性,能够提高罐体的强度。通过将开孔设置在顶面,能够有效地减少正极电解液或负极电解液对功能管口的腐蚀性,从而能够减少电解液储罐泄漏的风险,能够提高电解液储罐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较佳地,所述电解液储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电解液储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开孔,且所述连接件能够密封所述开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功能管口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功能管口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罐体相连通。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件,并将功能管口全部设置在连接件上,再将连接件可拆卸地安装于罐体的开孔,从而能够将连接件及功能管口作为标准化部件,再将该标准化部件安装至不同大小或形状的罐体上,进而能够提高电解液储罐的标准化程度,也能够提高电解液储罐的生产效率,降低电解液储罐的制造成本。较佳地,若干所述功能管口包括:出液管口、回液管口及注排液管口,所述出液管口用于连通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用于输出所述罐体内的电解液;所述回液管口用于连通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用于电解液回流至所述罐体;所述注排液管口用于连通注排液管。在本方案中,通过将功能管口设计为包括出液管口、回液管口及注排液管口,从而能够简单地将电解液注入电解液储罐,也能够实现电解液的循环流动。较佳地,位于所述罐体内的所述出液管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内底面。在本方案中,将出液管延伸至罐体的内底面,从而位于罐体底部的电解液能够顺利地进入出液管,从而能够避免罐体底部的电解液不能被有效地利用,能够提高电解液的利用率。较佳地,位于所述罐体内的所述注排液管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内底面。在本方案中,当注排液管用于排出罐体内的电解液时,延伸至内底面的注排液管能够有效地排出罐体内底部的电解液,避免电解液滞留在罐体内。较佳地,若干所述功能管口还包括:温度管口、液位管口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温度管口用于安装温度测量装置,所述温度测量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解液的温度;所述液位管口用于安装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测量所述罐体内的电解液的液位。在本方案中,利用温度管口安装温度测量装置,从而能够有效地监控罐体内的电解液的温度,避免罐体内的电解液的温度过高或过低。利用液位管口安装液位计,从而能够有效地监控罐体内的电解液的液位,避免罐体内的电解液的液位过高或过低。较佳地,若干所述功能管口还包括排气管口,所述排气管口用于安装呼吸阀,所述呼吸阀用于调整所述罐体内的压力。在本方案中,利用排气管口安装呼吸阀,能够保证罐体内的压力处于预设值范围内,从而能够避免罐体内的压力过高或过低造成电解液泄漏。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预设压力值可以为5kPa。较佳地,若干所述功能管口还包括气相平衡管口,所述气相平衡管口用于连通管道的一端,所述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通另一所述电解液储罐。在本方案中,利用气相平衡管口连通两个电解液储罐,从而实现两个电解液储罐内气相压力平衡。较佳地,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板,若干所述连接孔均开设于所述连接板,若干所述功能管口均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罐体相连通。在本方案中,将连接件设计为连接板,进一步简化了连接件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提高连接件的标准化程度,降低连接件的制造难度,提高连接件的生产效率。一种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解液储罐。在本方案中,通过将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设计为包括电解液储罐,从而能够有效地简化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的设计形式,能够提高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可靠性及安全性。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专利技术各较佳实例。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罐体的顶面设置开孔、罐体的其他侧面不设置开孔,从而将功能管口集中在罐体的顶面,进而有效地降低了罐体的复杂性,也能够提高罐体的完整性,能够提高罐体的强度。通过将开孔设置在顶面,能够有效地减少正极电解液或负极电解液对功能管口的腐蚀性,从而能够减少电解液储罐泄漏的风险,能够提高电解液储罐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电解液储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电解液储罐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解液储罐100罐体11开孔12顶面13连接件14连接孔15功能管口20出液管口21出液管211回液管口22注排液管口23注排液管231温度管口24液位管口25排气管口26气相平衡管口2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液储罐,其包括罐体及功能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面设有开孔,所述罐体的侧面及底面均未设置开孔,所述功能管口插设于所述开孔,所述功能管口用于连通所述罐体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液储罐,其包括罐体及功能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顶面设有开孔,所述罐体的侧面及底面均未设置开孔,所述功能管口插设于所述开孔,所述功能管口用于连通所述罐体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储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储罐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开孔,且所述连接件能够密封所述开孔,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功能管口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孔,所述功能管口均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罐体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储罐,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功能管口包括:
出液管口,所述出液管口用于连通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用于输出所述罐体内的电解液;
回液管口,所述回液管口用于连通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用于电解液回流至所述罐体;
注排液管口,所述注排液管口用于连通注排液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液储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罐体内的所述出液管延伸至所述罐体的内底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液储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罐体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斌杨霖霖申华胡永清余姝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