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456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包括有外壳(16),真空泵(17),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靶炉(3),其内设有放置铅靶片(1)的石墨盒(2);靶炉(3)与长传输管(10)相通,其上设有测量热电偶(5);长传输管(10)上设有测量热电偶(15),其末端设有收集器(11)及制冷装置(1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超微量元素的分离装置,尤其涉及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气相热色谱分离的一般方法是呈气相的多种低沸点元素混合体,在微弱气流带动下沿一具有负温度梯度分布的传输管输运,可依各元素不同的凝结温度而沉积在传输管内壁的不同位置。但是,如要分离包含在固体金属块内的元素,只有设法使其从金属载体中脱出。如对块状金属内的超微量元素进行高纯度分离并以高效率将之收集,是现有的气相热色谱分离技术的基本方法尚无法实现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包括有外壳(16),真空泵(17),其主要特点是还包括有靶炉(3),其内设有放置铅靶片(1)的石墨盒(2);靶炉(3)与长传输管(10)相通,其上设有测量热电偶(5);长传输管(10)上设有测量热电偶(15),其末端设有收集器(11)及制冷装置(12)。所述的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靶炉(3)内设有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氦气的进气毛吸管(6),其与外壳(16)上设有的气量控制针阀(7)连接。靶炉(3)包括在炉体(3-2)内设有钨丝绕制的加热器(3-1)。在靶炉(3)的外部设有不锈钢套(19)或不锈钢屏蔽板。炉体热辐射的有效屏蔽,加上传输管冷点温度的精确测量与控制,保证了热色谱管的稳定工作。高效加热炉的设计及加热箱温度的精确测量和控制保证了微量元素从大块金属载体中脱出以及与高溶点杂质的成功分离。-->所述的制冷装置(12)包括有液氮(14)、紫铜浴棒(13)、冷却环(12-1)或制冷器。控制液氮面高度使传输管冷点温度保持在-3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超微量汞元素(即被分离的元素原子数与可融化的金属块载体原子数的比在1∶1016至1∶1012之间)的高灵敏度、高效气相热色谱分离。2.特别适合于放射性汞的分离和收集,具有快速、高灵敏、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所示之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主视剖面示意图。一种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有外壳16,真空泵17,靶炉3,其内设有放置铅靶片1的石墨盒2。靶炉3与长传输管10相通,其上设有测量热电偶5。长传输管10上设有测量热电偶15,其末端设有收集器11及制冷装置12。制冷装置12由液氮14、紫铜浴棒13、冷却环12-1组成。靶炉3内设有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氦气的进气毛吸管6,其与外壳16上设有的气量控制针阀7连接。靶炉3包括有在炉体3-2内设有钨丝绕制的加热器3-1。在靶炉3的外部设有不锈钢套19。在长传输管10与靶炉3的接口处设有石英纤维填料8,其管内壁上设有钽箔内衬9,长度为60-70cm。使用时,将由12C束轰击的铅靶片1放入超微量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中的石墨盒2,在2×10-3-5×10-4mmHg真空环境中,在靶炉3内加热,加热温度为700-720℃。通过气量控制针阀7、毛吸管6输入流量为5ml/min微弱惰性保护气体He。固体金属载体铅靶片1融化,微量元素从金属载体中脱出,通过靶炉3的接口处石英纤维填料8进入长传输管10。在长传输管10的末端设有制冷装置12,控制液氮面高度使传输管冷点温度保持在-30--10℃。由于在靶炉3的外部设有不锈钢套19和长传输管10管内壁上设有的钽箔内衬9的屏蔽,所以长传输管10形成负温度梯度,保证了收集器11的收集温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包括有外壳(16),真空泵(17),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靶炉(3),其内设有放置铅靶片(1)的石墨盒(2);靶炉(3)与长传输管(10)相通,其上设有测量热电偶(5);长传输管(10)上设有测量热电偶(15),其末端设有收集器(11)及制冷装置(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靶炉(3)内设有通入惰性保护气体氦气的进气毛吸管(6),其与外壳(16)上设有的气量控制针阀(7)连接。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超微量汞元素气相热色谱分离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赵进华郑继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