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齿状转轴孔的叶片泵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421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采用齿状转轴孔的叶片泵转子,包括叶片泵转子主体,叶片泵转子主体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叶片槽,叶片泵转子主体包括径向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环部、中间环部以及外环部;外环部的轴向长度大于内环部的轴向长度,内环部的轴向长度大于中间环部的轴向长度;外环部轴向上的两端超出中间环部轴向上的两端;内环部的轴向上的一端与中间环部的端面齐平,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端外突出于外环部的端面;转轴孔开设在内环部,转轴孔的内侧设有周向排布的齿状突起。本专利避免了过盈配合的不易于拆卸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键容易丢失的问题。此外,便于保证油量容纳空间的同时,保证与转轴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齿状转轴孔的叶片泵转子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是叶片泵转子。
技术介绍
叶片泵,是转子槽内的叶片与泵壳(定子环)相接触,将吸入的液体由进油侧压向排油侧的泵。现有的叶片泵的转子的转轴孔内穿过转轴,进而实现转轴对转子的传动。现有转轴与转子的传动往往是通过键和键槽的配合或者过盈配合连接来实现。1)采用键和键槽的方式配合,容易导致的是键这一小零件在进行叶片泵拆装维修时,拆完后,容易丢失。键和键槽易于产生切口效应,影响工件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2)过盈配合连接,由于拆开过盈连接需要很大的外力,往往要损坏连接中零件的配合表面,不便于叶片泵的拆装维修。针对于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0965181.6的中国专利,一种变量叶片泵转子,其包括圆柱形的转子本体,所述转子本体的中心贯穿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内壁端下端设有内花键,所述转子本体的顶面设有与所述中心孔同轴的环形凹槽,所述转子本体的侧壁中心对称地设置有两组叶片安装槽组,每组所述叶片安装槽组由至少三个叶片安装槽组成,两所述叶片安装槽组之间设有弧形凹孔。该专利虽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用齿状转轴孔的叶片泵转子,包括一叶片泵转子主体,所述叶片泵转子主体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叶片槽,所述叶片泵转子主体上开设有一转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泵转子主体包括径向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环部、中间环部以及外环部;/n所述外环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内环部的轴向长度,所述内环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中间环部的轴向长度;/n所述外环部轴向上的两端超出所述中间环部轴向上的两端;/n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中间环部的端面齐平,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端外突出于所述外环部的端面;/n所述转轴孔开设在所述内环部,所述转轴孔的内侧设有周向排布的齿状突起,所述齿状突起的断面呈圆弧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齿状转轴孔的叶片泵转子,包括一叶片泵转子主体,所述叶片泵转子主体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叶片槽,所述叶片泵转子主体上开设有一转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泵转子主体包括径向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环部、中间环部以及外环部;
所述外环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内环部的轴向长度,所述内环部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中间环部的轴向长度;
所述外环部轴向上的两端超出所述中间环部轴向上的两端;
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中间环部的端面齐平,所述内环部的轴向上的另一端外突出于所述外环部的端面;
所述转轴孔开设在所述内环部,所述转轴孔的内侧设有周向排布的齿状突起,所述齿状突起的断面呈圆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齿状转轴孔的叶片泵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意内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