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3855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包括闸栏、载重传感部件和限重控制器;载重传感部件用于检测载货车辆前车轮压力和载货车辆后车轮压力;限重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载重传感部件的检测信号并控制闸栏动作;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依次设置在每层电梯的厅门前方,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之间设置有载货车辆的检测缓冲区域;限重控制器分别与载重传感部件和闸栏连接;限重控制器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进行联合控制,实现当检测载货车辆的载重量低于预设值时,限重控制器控制闸栏打开,并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联合控制进行呼梯操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检测将进入电梯的载重重量,并实现自动禁止超重的载重进入电梯以保护电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和物流中载货电梯的应用越来越多。用于载货的电梯由于其特殊运载工况,会有载货车进入,会有碰撞、过重载入梯等情况而造成电梯机构损坏,安全运行也必须十分重视。现有用于载货的电梯对于载货车载货入梯时没有防止过重的规定方法。电梯轿厢内只有超载检测,进入电梯轿厢内超过110%额定载重时电梯不关门不运行。由于载货的电梯面积空间和重量不能成比例,若是载入钢块之类密度较大的物件,可能同样的空间超过150%额定载重,超过了电梯最大静载重量,电梯可能会出现失控溜车的危险和造成损坏。对此目前只能靠人工管理进行防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的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该自动检测装置可有效检测将进入电梯的载重重量,并实现自动禁止超重的载重进入电梯以保护电梯,解决了电梯入货超重的安全保护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栏、载重传感部件和限重控制器;所述载重传感部件用于检测载货车辆前车轮压力和载货车辆后车轮压力;所述限重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载重传感部件的检测信号并控制闸栏动作;所述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依次设置在每层电梯的厅门前方,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之间设置有载货车辆的检测缓冲区域;所述限重控制器分别与载重传感部件和闸栏连接;所述限重控制器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进行联合控制,实现当检测载货车辆的载重量低于预设值时,限重控制器控制闸栏打开,并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联合控制进行呼梯操作。在上述方案中,本技术的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可通过载重传感部件对载货车辆进行载重检测,限重控制器对检测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后,判断载货车辆是否超重来对闸栏进行控制,实现自动禁止超重的载重进入电梯以保护电梯,解决了电梯入货超重的安全保护问题。所述载重传感部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载重传感器;两个所述载重传感器均与限重控制器连接。本技术设计了两个载重传感器,则可依次对载货车辆的前后四个车轮进行压力检测,从而可全面检测载货车辆的载重。所述闸栏包括栏杆和用于驱动栏杆动作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栏杆连接,并与限重控制器连接。本技术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载货车辆通过的车辆感应模块;所述车辆感应模块为设置在闸栏与检测缓冲区域之间的光电对射传感器一和光电对射传感器二;所述光电对射传感器一和光电对射传感器二相对设置,并与限重控制器连接。所述车辆感应模块与闸栏的距离小于车辆感应模块与检测缓冲区域的距离。本技术车辆感应模块感应到的信号传送至限重控制器,是用于控制闸栏复位动作的。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发出载货车辆放行信号或禁止信号的警示部件;所述警示部件与限重控制器连接。所述警示部件为声光报警器、警示灯或警示灯带。所述警示部件设置在闸栏的侧部。所述闸栏与电梯之间设置有便于电梯内部的载货车辆离开的出口。本技术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是这样工作的:当载货车辆需要进入电梯时,首先要接收到来自电梯的轿厢在本层和空载的信号,由此信号激活限重控制器开始工作。载货车辆的前车轮和后车轮依次分别压过载重传感部件后,被闸栏拦停在检测缓冲区域,此时,限重控制器将载重传感部件检测的值与预先学习设定的预设值(基准值)作比较:若检测到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四个车轮压力值均不超过预设值(基准值),则控制闸栏打开,同时控制警示部件发出可放行信号(例如警示灯的绿灯亮),并与电梯联控对电梯进行呼梯操作(呼梯到达此层并开门),对载货车辆放行进入电梯。在载货车辆放行过程中,当车辆感应模块的检测信号有变化,则表示有载货车辆通过,此时,限重控制器控制闸栏打开后不放下,待车辆感应模块的检测信号无信号持续N秒后再控制闸栏复位,放下闸栏。闸栏打开时,限重控制器输出信号给电梯呼梯使电梯门打开。闸栏关闭时,对应的电梯层不能呼梯,电梯门不能打开,防止从出口进入电梯。若检测到前车轮或后车轮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基准值),即四个车轮中只要有一个车轮的压力值超过预设值,则不控制闸栏打开,同时控制警示部件发出禁止信号(例如警示灯的红灯亮),禁止载货车辆进入电梯。本技术的基准值是可以由自学习取得:将限重控制器设置为自学习状态,载货车辆事先装载法码或等同物到外部地磅秤重,调整载物重量使得载货车辆的车重到达电梯轿厢限重的上限值,再将该载货车辆开至检测缓冲区,前车轮和后车轮压过载重检测部件,此时检测到的值作为基准值,并存在限重控制器的EROM内,自学习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有益效果:本技术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可有效检测将进入电梯的载重重量,并实现自动禁止超重的载重进入电梯以保护电梯,解决了电梯入货超重的安全保护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其中,1为闸栏、2为限重控制器、3为电梯、4为检测缓冲区域、5为载重传感器A、6为载重传感器B、7为警示灯、8为出口、9为光电对射传感器一、10为光电对射传感器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包括闸栏1、载重传感部件和限重控制器2(MCU),其中,载重传感部件是用于检测载货车辆前车轮压力和载货车辆后车轮压力的,限重控制器2是用于接收处理载重传感部件的检测信号并控制闸栏1动作的。从图1的安装示意图和图2的模块连接示意图所示,闸栏1和载重传感部件依次设置在每层电梯3的厅门前方,闸栏1和载重传感部件之间设置有载货车辆的检测缓冲区域4,限重控制器2分别与载重传感部件和闸栏1连接,载重传感部件包括相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载重传感器A5和载重传感器B6,载重传感器A5和载重传感器B6均与限重控制器2连接。本技术的限重控制器2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3进行联合控制,实现当检测载货车辆的载重量低于预设值时,限重控制器2控制闸栏1打开,并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3联合控制进行呼梯操作。本技术的闸栏1包括栏杆和用于驱动栏杆动作的电机,该电机与栏杆连接,并与限重控制器2连接。本技术还包括用于检测是否存在载货车辆通过的车辆感应模块,该车辆感应模块为设置在闸栏1与检测缓冲区域之间的光电对射传感器一9和光电对射传感器二10,该光电对射传感器一9和光电对射传感器二10相对设置,并与限重控制器2连接。车辆感应模块与闸栏1的距离小于车辆感应模块与检测缓冲区域4的距离。本技术还包括用于发出载货车辆放行信号或禁止信号的警示部件;所述警示部件与限重控制器连接,该警示部件为设置在闸栏1侧部的警示灯7。该警示部件还可为设置在闸栏侧部的声光报警器或设置在地面的警示灯带。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栏、载重传感部件和限重控制器;所述载重传感部件用于检测载货车辆前车轮压力和载货车辆后车轮压力;所述限重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载重传感部件的检测信号并控制闸栏动作;所述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依次设置在每层电梯的厅门前方,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之间设置有载货车辆的检测缓冲区域;所述限重控制器分别与载重传感部件和闸栏连接;所述限重控制器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进行联合控制,实现当检测载货车辆的载重量低于预设值时,限重控制器控制闸栏打开,并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联合控制进行呼梯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栏、载重传感部件和限重控制器;所述载重传感部件用于检测载货车辆前车轮压力和载货车辆后车轮压力;所述限重控制器用于接收处理载重传感部件的检测信号并控制闸栏动作;所述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依次设置在每层电梯的厅门前方,闸栏和载重传感部件之间设置有载货车辆的检测缓冲区域;所述限重控制器分别与载重传感部件和闸栏连接;所述限重控制器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进行联合控制,实现当检测载货车辆的载重量低于预设值时,限重控制器控制闸栏打开,并与电梯控制器对电梯联合控制进行呼梯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重传感部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载重传感器;两个所述载重传感器均与限重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限载自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栏包括栏杆和用于驱动栏杆动作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栏杆连接,并与限重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限载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雍然刘向民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