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注塑机本体以及粉碎装置;所述注塑机包括进料口;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基架、安装于所述基架上的粉碎机以及传送组件;所述粉碎机出料端与所述传送组件连通,所述传送组件将粉碎后的料粉传送至所述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具有的效果是:无需使用其他设备破碎之后进行筛选然后再进行回料,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公告号为CN2041235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塑机,一种注塑机,由液压机、熔料筒和模腔组成,熔料筒内设有螺杆,螺杆左端连接外部的液压机,另一端设在模腔进口处,熔料筒上方设有放料口,放料口通在熔料筒内,熔料筒外部设有两层,从内到外分别为加热层和隔热层,加热层为电磁线圈,隔热层材质为玻璃纤维棉板,螺杆材质为高温合金,模腔底面设有一扇门,模腔底面往下30cm处设有传送带,模腔四周设有水循环冷却装置,传送带右端设有放置箱。使用该注塑机的时候,开启电机,放料口放入物料,物料落入熔料筒内,通过加热层电磁加热,使熔料筒内迅速升温,物料融化,通过液压机作用,使螺杆旋转,将熔化的物料挤进模腔内,模腔外围的水循环冷却装置使熔化的物料降温,在模腔内成型,打开模腔底面的门,门开到最大,成型模块落在传送带上,传送带将模块送入放置箱,完成操作。注塑机使用时,难以避免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报废模块,成型模块报废之后,通常将报废的成型模块粉碎成料粉然后重新注塑,现有注塑机不具备粉碎功能,需将报废的模块使用其他设备破碎之后进行筛选然后再进行回料,操作不便,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具有的效果是:无需使用其他设备破碎之后进行筛选然后再进行回料,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以及粉碎装置;所述注塑机包括进料口;所述粉碎装置包括基架、安装于所述基架上的粉碎机以及传送组件;所述粉碎机出料端与所述传送组件连通,所述传送组件将粉碎后的料粉传送至所述进料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注塑机的时候,当出现不符合要求的报废模块,将报废的模块放进粉碎机内进行粉碎,然后粉碎后的料粉被传送组件传送至进料口处重新注塑,无需使用其他设备破碎之后进行筛选然后再进行回料,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管、驱动件、驱动轴以及螺旋片;所述传送管最低位置与所述粉碎机出料端连通,所述传送管最高位置位于所述进料口上方且设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部,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传送管内,所述螺旋片设于所述驱动轴上呈螺旋状用于带动料粉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驱动轴转动,从而带动螺旋片转动,当粉碎后的料粉掉落进传送管之后,在螺旋片的带动下向上传送至出料部,从而实现将粉碎后的料粉传送至进料口。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部为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孔径为0.8mm-1mm,所述出料孔正对所述进料口,所述传送管远离粉碎机的一端连通有回料管,所述回料管远离传送管的一端连通至粉碎机的进料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料传送至出料孔的位置,小于出料孔孔径的粉料掉落进进料口内,大于出料孔孔径的物料经回料管滑落至粉碎机内重新粉碎,保证重新注塑的粉料满足注塑要求且生产效率较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碎机的下端面开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传送管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粉碎机粉碎后的料粉掉落进传送组件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粉碎机底壁沿周边朝向所述出料口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粉碎后的粉料从出料口掉落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塑机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下端面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抬升组件以及安装于所述抬升组件上的万向轮,所述抬升组件用于驱动万向轮在竖直方向上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现有技术的注塑机需要移动的时候,需要大型机械对其进行移动,成本较高,通过设置抬升组件以及万向轮,需要移动注塑机的时候,通过抬升组件将万向轮从收纳槽中移动出,将注塑机顶起,通过万向轮移动注塑机,节约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抬升组件包括两组支撑件、两根连接杆、两个驱动块、两块底板以及驱动杆;两组支撑件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与底板之间,所述支撑件包括两根分别设置于所述收纳槽内顶壁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上铰接杆,以及两根分别设置于底板两侧的相互平行的下铰接杆,所述上铰接杆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下铰接杆与所述底板铰接,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驱动块两侧,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上铰接杆下端与所述下铰接杆上端使得所述上铰接杆下端与所述下铰接杆上端铰接,所述驱动块侧面贯穿设置有螺纹孔,所述驱动杆与所述驱动块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贯穿所述基座且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块上螺纹孔内螺纹线的旋向相反,所述驱动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底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万向轮安装于所述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移动注塑机的时候,旋转驱动杆,驱动杆带动两个驱动块相互靠近或远离,通过连接杆带动上铰接杆以及下铰接杆移动,进而推动万向轮向上运动或向下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握持的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把手带动驱动杆转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转动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底板下端面安装有四个万向轮且四个万向轮均匀分布于所述底板的周向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注塑机移动时支撑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无需使用其他设备破碎之后进行筛选然后再进行回料,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2.传送管的出料部为出料孔,小于出料孔孔径的粉料掉落进进料口内,大于出料孔孔径的物料经回料管滑落至粉碎机内重新粉碎,保证重新注塑的粉料满足注塑要求且生产效率较高;3.需要移动注塑机的时候,通过抬升组件将万向轮从收纳槽中移动出,将注塑机顶起,通过万向轮移动注塑机,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粉碎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塑机本体;11、进料口;12、基座;121、收纳槽;2、粉碎装置;21、基架;22、粉碎机;221、出料口;222、出料管;23、传送组件;231、传送管;2311、出料孔;2312、回料管;232、驱动件;233、驱动轴;234、螺旋片;3、抬升组件;31、支撑件;311、上铰接杆;312、下铰接杆;32、连接杆;33、驱动块;34、底板;341、万向轮;35、驱动杆;35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包括注塑机本体1以及粉碎装置2;注塑机包括进料口11;粉碎装置2包括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本体(1)以及粉碎装置(2);所述注塑机包括进料口(11);/n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基架(21)、安装于所述基架(21)上的粉碎机(22)以及传送组件(23);所述粉碎机(22)出料端与所述传送组件(23)连通,所述传送组件(23)将粉碎后的料粉传送至所述进料口(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本体(1)以及粉碎装置(2);所述注塑机包括进料口(11);
所述粉碎装置(2)包括基架(21)、安装于所述基架(21)上的粉碎机(22)以及传送组件(23);所述粉碎机(22)出料端与所述传送组件(23)连通,所述传送组件(23)将粉碎后的料粉传送至所述进料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组件(23)包括传送管(231)、驱动件(232)、驱动轴(233)以及螺旋片(234);
所述传送管(231)最低位置与所述粉碎机(22)出料端连通,所述传送管(231)最高位置位于所述进料口(11)上方且设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部,所述驱动件(232)带动所述驱动轴(233)转动,所述驱动轴(233)位于所述传送管(231)内,所述螺旋片(234)设于所述驱动轴(233)上呈螺旋状用于带动料粉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部为多个均匀分布的出料孔(2311),所述出料孔(2311)孔径为0.8mm-1mm,所述出料孔(2311)正对所述进料口(11),所述传送管(231)远离粉碎机(22)的一端连通有回料管(2312),所述回料管(2312)远离传送管(231)的一端连通至粉碎机(22)的进料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22)的下端面开有出料口(221),所述出料口(221)连通有出料管(222),所述出料管(222)与所述传送管(23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粉碎装置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22)底壁沿周边朝向所述出料口(221)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有志,李红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智鸿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